宮頸癌手術護理論文

時間:2022-01-08 09:55:00

導語:宮頸癌手術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宮頸癌手術護理論文

1臨床資料

自2007年6月~2009年6月采用介入治療宮頸癌25例,年齡在28~64歲,所有患者術前均經病理切片證實為宮頸鱗癌。按臨床分期,Ⅰb期3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例。

2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首次接受介入治療患者由于缺乏介入醫學知識,同時考慮到治療效果與手術費用等問題,往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恐懼與焦慮心理[2]。針對這種心態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有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工作,并詳細說明治療方法、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對擔心介入治療能否成功、擔心并發癥的患者,詳細介紹手術過程、方法及各種安全措施以及手術的安全性、可靠性,消除其恐懼心理,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手術能順利進行。

2.2術前準備配合醫師完善各種化驗檢查,如有漏檢項目或異常及時通知主管醫生,檢測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雙足背動脈搏動,并做好記錄。術前1天做好皮膚準備,以股動脈穿刺的備皮范圍,上至平臍、下至大腿中外三分之一、兩側至腋中線。應雙側備皮,以便一側插管困難時更換對側,并協助患者清潔皮膚,做好泛影葡胺及抗生素過敏試驗,術前6小時禁食、上導尿管。

3術后護理

3.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按時測量血壓脈搏,同時觀察有無造影劑副反應,如全身發冷、肢體發涼、面色蒼白,嘔吐,胸悶、心慌等癥狀,如有上述癥狀及時地給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或肌肉注射,密切觀察癥狀改善情況并做好記錄。

3.2臥位指導回病房后指導并協助患者平臥,術側腹股溝處壓沙袋8h,平臥制動24h。患者臥床期間,做好基礎護理。密切觀察局部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和周圍皮膚有無淤血或血腫,指導患者可左右挪動患肢,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做有效處理。觀察穿刺側足背動脈搏動及皮膚溫度、顏色,如有異常隨時報告醫師以便給予相應處理。

3.3尿管留置的護理術后需留置導尿管,一方面它解決了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期間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便于觀察記錄尿量,保持會陰清潔,每天會陰擦洗2次,并保持尿管通暢。

3.4發熱的觀察護理本組有20例患者在術后1-3天出現發熱,一般<38.5℃,系化療后癌體組織壞死重吸收所致,無需特殊處理。若體溫>38.5℃則應考慮存在繼發感染。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流量,注意保暖,合理使用抗生素。

3.5不良反應的處理及護理

3.5.1胃腸道反應患者介入治療常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納差等癥狀,這是由于術中使用化療藥物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所致,術前、后均應禁食6小時,術后給予思丹西酮8mg靜滴,或肌肉注射胃復安10mg。術后6小時可進清淡飲食,次日鼓勵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忌油膩、煎炸、辛辣食物。

3.5.2肝腎功能的損害化療藥物和造影劑,對肝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損害,注意觀察患者尿液顏色、性狀及尿量,嚴格記錄24小時出入量。定期復查肝、腎功能,根據醫囑術后水化利尿,連續三天每天液體量在3000ml左右。如使用鉑類藥物后每3小時尿量小于100ml,應調整輸液速度,加用利尿堿化尿液的藥物。鼓勵患者多飲水,使尿液稀釋,加速毒素和造影劑排出體外,減輕毒副作用。3.6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3.6.1臀部疼痛由于骼內動脈栓塞時,臀上動脈缺血引起部分患者出現臀部紅腫、硬結、疼痛,偶見皮膚破損。指導患者穿清潔棉質內褲,每2小時協助交替側臥,或給予局部熱敷,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痛劑。

3.6.2泌尿系感染做好衛生宣教,加強會陰部清潔護理,每日用0.5%碘伏棉球清潔外陰2次,并指導患者多飲水,飲水量>1000ml,以保證一定的尿量,發揮尿液自凈作用。根據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本組患者未發生泌尿系感染。

4體會

介入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可局限、縮小腫瘤病灶,降低癌細胞活性,藥物在腫瘤動脈內濃度高,療效好、患者恢復快。但對護理工作來說卻是一個嶄新的課題。為減輕患者的痛苦,更好地配合介入治療,護理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牢固掌握介入護理相關知識。及時觀察調整患者心理狀態,規范全面地做好介入治療圍術期的各項護理工作,及時發現并處理手術并發癥,對提高介入治療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開選,邱培嬡,孫亮,等.1385例子宮頸癌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1):2105-2106.

[2]邢乃玲.心理干預對子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狀況效果評價.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7,13(5):43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