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治療監護思考
時間:2022-05-28 10:21:00
導語:肺心病治療監護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病程長,且反復發作,難以根治,易并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預后不良情況,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不少患者喪失治療信心,情緒低落,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1]。因此,加強肺心病的防治與護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筆者根據多年工作體會,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肺心病患者66例,護理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肺心病患者66例,男41例(62.12%),女25例(37.88%);年齡56~81歲,平均63.4歲;心肺功能:心功能代償12例(18.18%),心功能不全Ⅰ級24例(36.5%),Ⅱ級27例(41.0%),Ⅲ級15例(22.72%);呼吸功能不全Ⅰ級2例(3.03%),Ⅱ級30例(45.45%),Ⅲ級34例(51.52%);其中農村患者34例,城市患者32例;高中以下文化35例,高中以上文化31例。
2.護理方法
①心理護理:首先,患者入院后對醫院環境、住院規則、作息時間、陪護制度、探視制度、主管醫生和護士都比較陌生,他們難免會產生壓抑的情緒;其次,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病程長,需經過長期的治療,且反復發作,難以根治,患者經濟負擔大,特別是危重患者,往往悲觀失望,喪失治療信心,情緒低落,甚至拒絕治療。面對這些情況,護理工作者首先要主動熱情地接待并介紹病區環境、住院規則、作息時間、陪護制度、探視制度、主管醫生和護士,增加其安全感、親切感,消除因環境陌生而帶來的緊張情緒;其次,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開展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恐懼情緒,安慰、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2]。
②一般護理:首先,做好病情觀察及護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做好記錄,注意皮膚的溫濕度、心律、心率的變化,呼吸深淺度、頻率、節律、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紺情況,觀察咳嗽、咳痰,注意痰的顏色、性質和量;嚴格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觀察靜脈輸液,注意配伍禁忌和輸液滴速;其次,做好氧療護理。缺氧為肺心病患者常見癥狀,如何做好氧療護理直接關系到病情的轉歸。在使用氧氣濕化瓶及吸氧管時均需要消毒,濕化瓶用滅菌蒸餾水每天換1次,氧氣連接管每周更換2次,鼻塞每天更換1次。做好濕化呼吸道護理,采用霧化吸入,濕化痰液等方法以促進痰液排出,避免口咽、呼吸道分泌物積聚導致的不良影響。在病情許可時鼓勵患者飲水,每30分鐘1次,30~50ml/次;再次,做好飲食指導。肺心病是慢性疾病,應限制鈉鹽攝入,同時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鼓勵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暢。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做到合理營養,均衡膳食。
3.結果
經過醫護工作者的精心治療與護理,治療效果良好。治療顯效26例,有效3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9%。
4.討論
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病程長,且反復發作,難以根治,易并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不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因此,一方面要加強肺心病的預防工作,減少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肺心病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提高治療效果[3]。
- 上一篇:滑石行業稅收征收意見
- 下一篇:區政辦放心肉工程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