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10-24 03:18:07

導語: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00例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中年齡最大的70歲,年齡最小的19歲,平均年齡(40.21±3.11)歲,所有患者均采用手術進行治療,有骨科手術10例,普外科手術18例,婦產科手術30例,腫瘤手術16例,泌尿外科24例,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間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包括遵守醫囑給藥,保證患者充分休息,密切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做好術前準備,術后觀察患者切口愈合情況等。觀察組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基礎護理。患者入院后,有專門的護理人員陪同,遵守醫囑對患者進行退熱治療,并向患者家屬介紹醫院內的相關環境,讓其適應。此外,在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著重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護理操作的目的以及和疾病相關的知識。另外,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環境,保持室內通風透氣,柔和的光線,保持室內安靜,讓患者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安心靜養。術前護理。在手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歷資料,詢問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教授患者術后切口疼痛的放松方法,如握拳、深呼吸等;邀請相關疾病的成功患者現身說法,增強患者的信心。術中護理。向患者詳細接受手術的目的、具體操作、麻醉方法等;針對患者所出現的不良心理,多和患者交流和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并積極引導患者,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手術時,對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遮擋,并安慰患者,分散其注意力,并詢問患者的感受,當患者難以承受時,立即向醫生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術后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加強病房巡邏,檢查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的執行情況,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個性化健康護理。定期對護理人員對各類疾病及患者的相關知識與護理方法進行考核,以使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及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1.3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后焦慮狀態、抑郁狀態進行評價,同時,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在患者臨出院前,對患者就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

2結果

2.1患者SAS、SDS評分觀察組

患者SAS評分(42.14±3.55)分,SDS評分(42.09±3.53)分,對照組患者SAS評分(50.34±5.35)分,SDS評分(52.14±5.76)分,觀察組患者不良情緒較對照組輕(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

觀察組護理滿意40例,基本滿意8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人數48例,護理總滿意率為96%,對照組護理滿意29例,基本滿意8例,不滿意13例,總滿意人數37例,護理總滿意率為74%,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X2=9.82,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手術是治療重大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在手術過程中,不僅手術醫生需要承受一定的壓力,而且患者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其不良情緒會對手術具有一定的影響。針對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其護理工作不容忽視。手術室護理工作是從常規單純的室內護理延伸至手術前對患者的訪視、術后指導等方面。人性化護理重視整體性、創造性、針對性,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就診環境,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改善其不良情緒,促進醫患和諧,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舒適的狀態,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進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綜上所述,從本次的研究結果來看,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手術,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利于護理工作的良好開展,在臨床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今后值得推廣和應用

作者:李春霞 單位:吉林省延邊州琿春市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