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

時間:2022-08-08 05:01:14

導語: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相關并發(fā)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將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研究組行規(guī)范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負性情緒、護理滿意度,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研究組壓瘡、體液外漏、低體溫等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率均較對照組低(χ2=12.256、13.520、10.879、11.250、7.901,均P<0.05),研究組SCL-90各項指標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較低(t=22.728、19.974、20.676、18.347、18.076,均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97.7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22%(χ2=4.444,P<0.05)。結論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中應用規(guī)范化護理干預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輕負性情緒,促進預后提升,具推廣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食管癌根治術;并發(fā)癥;負性情緒

食管癌為臨床一種多見消化道疾病,且常見于40歲以上男性人群,臨床對于早、中期食管癌常用治療方案為手術切除。由于手術治療時間較長且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易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心理,使得應激反應增加;而且該手術過程涉及頸部多個臟器,術后并發(fā)癥較多,不利于患者預后提升[1]。因此,臨床治療過程中需予以科學有效護理干預,緩解患者恐懼、擔憂等不良情緒,促進手術順利進行并減少并發(fā)癥,從而提升患者療效與預后[2]。為明確護理干預應用于食管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中,對相關并發(fā)癥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本研究對收治的90例患者資料予以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納入及排除標準

[3]納入標準:經術后病理檢查確診,年齡≥40歲,自愿進行研究;排除標準:術前體溫不穩(wěn)定者,糖尿病者,眼部疾病者,不配合治療、護理者。

1.2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的方案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男女比例30:15,年齡40~67歲,平均(55.61±4.38)歲;其中下段食道癌20例,中段10例,中下段15例。研究組男女比例31:14,年齡41~68歲,平均(55.84±4.42)歲;其中下段食道癌22例,中段9例,中下段14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3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包括協助完成術前準備,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健康教育等。研究組予以護理干預,具體為:護理人員在患者入手術室前30min進行室內溫度調節(jié),依據季度不同進行合理調整,保持手術室內適宜溫濕度;將沖洗水加至37℃,并將血袋至于恒溫箱(37℃),半小時后取出進行輸注;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向其介紹手術相關知識,包括手術大致過程、目的及意義,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緩解負性心理;語言鼓勵安慰患者,提升其治療信心;護理人員進行靜脈通路建立時需避免關節(jié)部位,利用8-16號套管針予以穿刺,然后進行有效固定,并旋緊靜脈留置針、管路、輸液器之間街頭處,防止藥液外漏;對患者體位進行護理,檢查其支撐部位,并于支撐處墊一柔軟物,減輕該部位壓力;在不影響手術狀況下對受壓部位予以適當按摩,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患者處在側臥位后,應用敷料包好并固定患者下側手臂于托手架上,注意調節(jié)松緊、力度;確保患者脊柱生理彎曲適當,并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前將金霉素眼膏擠入患者眼瞼,應用浸濕的無菌紗布覆蓋雙眼。

1.4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情況,包括壓瘡、體液外漏、低體溫、角膜炎、臂叢神經損傷等;比較兩組負性情緒,采取SLC-90癥狀自評量表進行評估,分成偏執(zhí)、恐怖、焦慮、抑郁、精神病性等方面,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負性情緒越嚴重;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應用自制調查問卷,對護理人員態(tài)度、操作及責任心等方面進行評估,得分<60分為不滿意,60~85分為滿意,>85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滿意+非常滿意[3]。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情況比較研究組壓瘡、體液外漏、低體溫等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率均較對照組低(t=12.256、13.520、10.879、11.250、7.901,均P<0.05),見表1。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77%(44/45)高于對照組的82.22%(37/45)(χ2=4.444,P<0.05)。

3討論

食管癌為胸外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由于食管癌根治術切口多、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較長,術中易出現較多并發(fā)癥,影響患者心肺功能,導致手術質量與預后受到影響。傳統手術室護理多為基礎護理,護理工作盲目性較大,護理質量較低;而規(guī)范化護理干預措施的實行,能夠有效促進護理質量提升,護理全面性、科學性及針對性增強,有助于臨床治療效果提高[4]。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壓瘡、體液外漏、低體溫等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較對照組低,研究組SCL-90各項指標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較低,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此次研究結果與張永珍[5]相似,表明護理干預在食管癌根治術中,通過對體位、溫度、眼角膜等方面護理,可有效減少術中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升患者療效與生活質量。食管癌根治術中患者易出現低體溫征得原因在于:麻醉后,患者血管出現擴張,使得熱量散發(fā)加快;而且手術時間較長、術野暴露時間過長,從而導致體溫下降[6]。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進行溫度調節(jié),并將術中所用沖洗液加熱到體溫水平、血袋置于37℃恒溫箱內、對手術不需暴露位置用暖被遮蓋,而且應用輸液加溫器進行適當加溫操作。一系列護理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預防出現低體溫現象[7]。患者術中出現眼角膜炎是由于眼瞼受麻藥影響造成松弛,其機械性閉合遭到破壞,而眼瞼長時間于空氣中暴露,易出現眼痛、畏光流淚等癥狀,從而導致暴露性角膜炎的出現[8]。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用無菌紗布覆蓋雙眼,并在眼瞼處擠入金霉素眼膏,能夠有效預防角膜炎。術中出現壓瘡、臂叢神經損傷多與手術時長、體位等相關,局部組織因長時間壓迫,導致血液循環(huán)出現障礙[9]。護理干預措施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體位護理,于支撐部位墊軟物墊,并予以適當按摩,增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情況;而且,護理人員將患者頭墊位置進行適當高度調節(jié),使其保持合理脊柱生理曲度,進而有效預防神經損傷及壓瘡癥狀出現。此外,食管癌根治術中出現靜脈套管藥液外滲情況,主要與患者翻身、多次經留置針給藥相關。護理干預過程,護理人員在選擇留置靜脈輸液管時,主要挑選彈性好、固定容易的套管,術中對靜脈通路、輸注部位進行密切觀察,對輸液狀況予以掌握,從而預防出現輸液不良事件,或當輸液不良事件出現后予以及時處理。研究受各種因素影響,未對臨床護理效果作詳細分析,需再行進一步研究。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應用于食管癌根治術中能夠有效減少術中相關并發(fā)癥,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具臨床推廣價值。

作者:趙威 單位:阜新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手術室

參考文獻

[1]王玉紅,王芳,劉衛(wèi)華.舒適護理在食管癌根治術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8):251-253.

[2]陳秋蓮,龔臘梅.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相關護理并發(fā)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9):1023-1024.

[3]羅慧,潘燕.術中護理在預防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相關護理并發(fā)癥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22(21):108-109.

[4]楊雪玲.臨床護理路徑在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0):24-25.

[5]張永珍.護理干預措施降低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6,27(4):535-536.

[6]楊琴,周昭華,周鳳瓊,等.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中相關護理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8):989-991.

[7]韓曉霞,韓萍,楊玉倫.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感染預防性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2):3006-3007,3010.

[8]劉德敏,劉紅.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麻醉蘇醒期躁動及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6,22(8):1361-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