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安全隱患在基層手術室護理的措施

時間:2022-11-18 10:11:36

導語:潛在安全隱患在基層手術室護理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潛在安全隱患在基層手術室護理的措施

【摘要】目的探討潛在安全隱患基層手術室護理中的應對措施。方法選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療的60例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展開分析,按照隨機分配方式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各30例。對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展開對應的處理措施,試驗組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展開對應處理措施,參照組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這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非安全事件發生率。結果在手術治療期間,參照組患者中有3例出現了體位擺放不正,占總人數10.00%,而出現了手術物品清點錯誤1例,占總人數3.33%,其余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試驗組的患者手術過程中未出現錯誤情況,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基層手術室中潛在安全隱患實施對應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減少安全事件發生,保證了手術順利進行,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關鍵詞】潛在安全隱患;基層;手術室;應對措施

手術室護理工作比較繁雜,且對護理人員技術要求較高,在手術室中護理需要長時間留意手術動向及患者的身體情況,存在著很多的安全隱患,一旦手術過程中出現失誤都會造成手術效果不佳,嚴重者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引起醫療糾紛等情況,給醫院和患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臨床中關于如何降低安全隱患事件,并實施對應的有效措施,以此來保證患者以及醫護人員的安全是目前基層手術室護理重要關注點[1-2]。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逐漸提高,醫療安全逐漸在臨床中受到關注,將其運用到手術室的護理管理中,主要是將安全第一和風險意識等理念運用到手術過程中,將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提前預防,建立相應的差錯機制,確保患者生命安全[3-4]。手術室的潛在風險在醫院所有科室相對較大,因此需要營造一個安全有效的環境,只有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夠確保手術更加安全高效[5-6]。本文對60例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展開分析,對手術中的潛在風險采取對應措施,觀察其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療的60例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展開分析,按照隨機分配方式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各30例。試驗組女12例,男18例,最小年齡患者21歲,最大年齡患者74歲,平均年齡(48.33±4.31)歲。參照組女13例,男17例,最小年齡患者22歲,最大年齡患者75歲,平均年齡(48.62±4.53)歲。比較兩組的基本資料差異較小,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輔助醫師順利完成手術。試驗組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對潛在安全隱患定制相應解決措施。具體內容為:①在手術前進行檢查校對。護士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需要準確檢查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床號、年齡、性別、姓名以及手術類型和病癥基本情況等;檢查患者配血報告,手術前用藥情況及藥物過敏試驗結果等。所有檢查無誤之后等待手術開始。患者進入手術室時需要避免患者的身體受到碰撞,接送患者進入室內時需要2名護士共同完成接送工作。在整個與患者接觸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證消毒工作進行,避免與患者接觸時感染。②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手術進行前,與患者進行一對一談話,對患者情緒進行評估,并采取一定措施進行干預。在與患者的談話過程中,重點講述手術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整個過程中,涉及到患者的隱私性話題,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到嚴格保密,避免因為談話內容泄露,引發患者不滿,產生不必要的糾紛。③加強對護理人員培訓。護理人員專業程度能夠對手術造成影響,且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會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依從性產生一定作用,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定制專有的培訓方案是臨床改善安全隱患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培訓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對一訓練,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而且需要加強她們對風險的敏感度。幫助護士學習掌握手術配合、手術解剖部位和手術中潛在的安全隱患等進行應急處理的方法等。定期檢查護士對儀器管理和使用的情況,一旦出現了錯誤操作就需要加強對儀器使用的練習,直到完全掌握為止。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多次練習操作,加強訓練的實施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水平,保證能夠掌握手術室規范操作,防止在手術過程中因為技術問題導致錯誤情況出現[7-8]。除了對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要求以外,還要加強醫院整體制度的完善。在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健全合理的制度可以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提高執行力。醫院應根據護理人員管理條例制定崗位要求及崗位職責手冊,要求護理人員認真學習落實每項內容。并根據制定內容,每個季度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設定獎懲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學習意識。④體位的擺放。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體位糾正時需要做到緩慢柔和,防止因為方式不當對患者產生損傷,在整個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細心認真,確保患者的體位調整到正確位置。保證患者在接受手術時不會出現呼吸困難、輸液不暢等情況。⑤物品準備。在手術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做到頭腦清晰,操作嚴謹。護理人員在手術前需要詳細檢查手術中需要使用的物品種類,保證物品經過滅菌處理,若出現了不符合手術物品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嚴格核對手術物品的數量,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出現手術物品缺少的情況發生,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9-10]。⑥儀器管理。為了避免在手術中出現儀器故障,護理人員在手術前需要加強對儀器的管理工作,平時注意對儀器進行調試、保養以及定期檢查等,若儀器出現故障,及時聯系相關維護人員進行維修。使用前也需要檢查儀器的運作情況并進行消毒處理,保證手術能夠順利展開,盡可能降低患者因為儀器出現身體損傷[11-12]。⑦消毒處理。醫護人員在手術開始之前保證手部衛生,認真洗手,對手術室的環境進行嚴格檢驗,觀察消毒情況是否符合規范。在手術結束以后需要對使用過的手術物品進行浸泡擦拭,然后進行消毒滅菌處理,若物品污染嚴重可以將其銷毀。⑧用藥檢查。在用藥前、用藥中以及用藥后都需要進行檢查,嚴格校對藥品的名稱、質量、使用方法、生產時間、保質期等。在藥物使用后需要詳細記錄用藥情況。對于瓶裝的液體藥劑需要檢查瓶口是否出現松動現象,瓶身是否存在裂紋,液體是否渾濁,以及是否含有絮狀物等情況。袋裝的液體藥劑需要認真檢查包裝袋是否出現了滲漏和脹氣[13-14]。護理人員一定要仔細觀察藥品上的標簽,防止錯誤用藥,造成患者身體損傷。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接受護理以后的安全事件發生情況,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滿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總分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本組人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輸入SPSS221.0系統軟件中進行計算,以(%)進行計數統計,χ2檢驗,P<0.05則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的安全事件發生情況

試驗組未曾出現安全事件,參照組中有3例出現了體位錯誤,手術物品缺失1例,其安全事件的發生率為13.33%,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67%明顯高于參照組80.00%,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現代醫療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患者對醫療安全的判斷影響著醫院服務水平等因素,促使臨床中對于安全隱患的排除越來越嚴格。手術室是醫院重要的科室,且環境較為開放、涉及人群眾多、人員來往復雜、工作節奏快等,是臨床中公認的安全隱患多發地。手術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影響著手術的結果和質量,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醫院的名譽等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臨床中對于如何解決基層手術室的安全問題有各種各樣的方式,這些方式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臨床一致認為,繼續加強對基層手術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這是保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確保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步驟,避免因為安全管理問題出現醫患糾紛等。在醫院中,各個診斷的步驟以及科室中,手術室是安全隱患多發地,且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對患者的影響巨大,嚴重時甚至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傳統護理存在著很多不足,如第一手術室護理和病房護理之間出現了脫節現象,導致手術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對患者情況無法完全掌握,使得治療中存在很大失誤;第二護理工作的局限性過大,僅局限在手術室內的護理,整個護理過程均以工作為中心,輔助配合手術操作,如輔助麻醉師監護患者,檢查手術所需要的器具和藥物,做好器械準備工作等。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醫院逐漸重視基層手術室的護理工作,對手術過程中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提前預防,定制出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術室風險,減少安全事件發生,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5-16]。其中,在整個安全隱患消除的過程中,重要的就是對護理人員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素質的提高,這是減少基層手術室護理安全事件的基礎。有報道指出,很多基層手術室的安全事件的發生,與護理人員的專業度存在一定關系。護理人員在手術中的操作不當、對儀器的不了解、手術中未遵循無菌操作要求、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不到位、態度不端正等均是誘發基層手術室安全事件的因素。因此,加強對于護理人員專業素質以及專業能力的提高是減少基層手術室安全事件發生的基礎。同時,除了對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提升的培訓以外,還應設置一定的考核制度,這是檢驗護理人員工作標準是否合格的重要方法。獎懲制度可以讓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有所提升,對患者的治療以及醫院的整體護理工作有積極意義。本次試驗結果也對上述的觀點進行了佐證,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設置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發現,在手術的過程中,相關的安全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除此以外,基層手術中還存在潛在安全隱患,對于每項安全隱患,都要有應對措施等。其中,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護理人員應該對其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整個手術的步驟、手術中需要配合的事項、遇到突發情況時應該有的心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健康宣教是幫助患者在術中應對突發狀況以及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不安等心理的重要方式。本次試驗也驗證了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這是護理人員應該在術前對患者進行了護理措施。在術前對患者的護理中,還應該注意對其心理護理的干預,患者在術前會因為疾病等多種因素產生不良情緒,而這些情緒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緩解或消除,就會影響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性,降低患者在術中的配合度,對患者的治療結果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在術前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試驗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對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預后,發現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配合度提高了,而且在術后的護理中也能很好的配合,提升了治療的有效性,提升了護患之間的關系。本次試驗中,對基層手術中的多種潛在安全隱患都實施對應的護理措施,在手術期間,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檢查校對患者的病癥情況,提前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態,在接送患者進入手術室時由2名護士接送,減少患者在接送過程中出現碰撞,減少對患者的傷害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在手術前需要詳細檢查手術物品和設備,確保手術后不會出現物品遺留患者體內的情況發生,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因為儀器故障造成患者的身體損傷,并且對所需使用的物品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避免患者出現感染[17-18]。在用藥前嚴格檢查藥品的使用情況,注意藥物是否處于有效期,密切留意藥物狀態,避免出現用藥錯誤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而且在手術中確保患者處于正常體位,以免患者發生呼吸困難等情況[19-20]。上述的所有安全隱患解決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防止安全事件發生,本次試驗中,試驗組患者的安全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并且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也更高。綜上所述,經過本次分析能夠得知,對基層手術室潛在的安全隱患實施對應的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防止安全事件發生,確保手術順利進行,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得醫療服務水平提升,對臨床治療有著非常深刻的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張玲玲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