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8-06 02:54:41
導語: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肋骨骨折伴氣胸手術患者護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以2018年1—12月我院胸外科接診的86例肋骨骨折伴氣胸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觀察組實施風險管理。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花費,并就患者住院期間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做比較。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住院花費和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風險管理的實施對提高肋骨骨折伴氣胸手術患者護理質量,減少風險事件,從而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消費,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風險管理;胸外科;肋骨骨折;風險事件
氣胸是胸外科就診率較高的一種疾病,指因多種原因導致肺和支氣管中的氣體進入胸膜腔,并在胸腔內形成積氣情況。氣胸是肋骨骨折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因骨折導致患者肺組織、臟層破裂,再加上外傷、出血等情況相互作用,導致肋骨骨折伴氣胸圍術期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更高[1]。風險管理是我院針對胸外科護理管理工作提出的一種措施,目的在于減少胸外科護理中的風險事件,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本文以2018年1—12月我院胸外科接診的86例肋骨骨折伴氣胸患者為例,探討風險管理的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8年1—12月我院胸外科接診的86例肋骨骨折伴氣胸患者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明確肋骨骨折者;(2)有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經X線片檢查發現氣胸;(3)本人或家屬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肺內器質性病變者;(2)溝通障礙、意識障礙者;(3)中途轉院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中男女21∶22,平均年齡(40.76±12.49)歲;觀察組43例中男女23∶20,平均年齡(41.55±10.48)歲。本組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認可,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1.2方法。兩組患者均行手術處理病情。對照組實施我院胸外科傳統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入院指導、加強病情觀察、階段性健康教育、積極處理并發癥等[2]。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行風險管理,具體如下:(1)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組織胸外科醫師、護士長、護理人員建立風險管理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結合護理經驗和我院胸外科護理日常情況,提出肋骨骨折伴氣胸患者護理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風險事件。壓瘡、皮膚損傷、感染,胸管脫落、受壓或引流不暢,急性肺水腫、誤吸等風險事件是肋骨骨折伴氣胸中常見的風險事件,因此針對患者的護理要注重輸液、巡視、排痰、并發癥預防及處理和早期康復護理等幾個方面[3]。(2)評估風險因素。壓瘡的發生是因為長期臥床或皮膚受壓所致,因此要特別注意術后長時間臥床靜養的患者;皮膚損傷可能是因為術中固定體位的時間太長,皮膚受壓或高頻電刀使用過程中造成的皮膚灼傷,另外術后輸液等操作也可能引發皮膚損傷[4]。肋骨骨折氣胸患者感染可能是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切口感染等,這與臥床時間過長,呼吸道痰液堵塞、切口過大、無菌操作不嚴格等多種原因有關。胸管脫落、受壓或引流不暢是因為術后忽視了對胸管引流情況的觀察和巡視,護士責任心不足所致;急性肺水腫的發生可能與補液過快、患者肺表面張力不足等因素有關;誤吸的發生與體位、呼吸道護理不嚴謹等因素有關[5]。(3)實施風險管理。①輸液護理。肋骨骨折伴氣胸患者輸液速度不能過快,為避免急性肺水腫的發生還要嚴格限制輸液量,伴有心腎功能不全者還要給予利尿、強心等治療措施。一旦發現急性肺水腫情況,要及時減慢輸液速度,報告醫師進行處理。②嚴密監測。加強對患者呼吸頻率、心率及脈搏等生命體征的密切監測,必要時可連接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加強巡視,觀察患者尿液、尿量情況,防止無尿或少尿、尿潴留引起泌尿系統感染。③臥床護理[6]。④胸管護理。肋骨骨折伴氣胸患者往往因創傷大、身體一般情況差,治療期間需要長時間臥床,為避免壓瘡、便秘等情況發生,要定時協助患者翻身,選擇舒適的體位,定時檢查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狀況,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四肢進行按摩,防止深靜脈血栓。⑤呼吸道護理。患者清醒后要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以促進肺復張,促使氣體及引流液順利排出;同時,患者有痰時要指導患者,用一手按壓傷口,一手按壓胸骨上窩咳嗽,如果不能順利排痰的,必要時可行壓縮霧化吸入及機械深度排痰[7]。定時檢查患者呼吸道情況,臥床患者要將頭偏向一側,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或者引起誤吸。⑥早期康復護理。符合下床指征的要積極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一般如無其他臟器合并損傷情況的,術后24h即可下床活動。下床活動必須要由家屬或醫護人員陪同,針對行動不便的要為其提供輔助工具,活動量要循序漸進,切勿因活動量過大造成活動性出血、氣胸情況加重等[8]。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花費,并就患者住院期間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做比較。滿意度評價由患者或其家屬在出院當天完成,認為整個住院前間護理工作、護理人員態度、護理人員素質滿意的在選項下打鉤。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x±s)為計量資料并做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做χ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2結果
2.1住院指標比較。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花費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2.2風險事件發生率對比。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2.3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67%(42/43)高于對照組86.05%(37/43),差異顯著(χ2=3.8879,P<0.05)。
3討論
肋骨骨折時患者往往同時存在軟組織損傷、臟器損傷等情況,因骨折導致肺組織和臟層胸膜破裂,靠近肺表面的氣泡破裂,導致肺及支氣管內的氣體進入胸膜腔,引起患者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咳嗽等情況。氣胸不僅加重了骨折的治療難度,更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從而延長患者住院時間,住院消費更高。同時,在肋骨骨折伴氣胸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對于護理的需求更高,而傳統護理的嚴謹性和細節護理不足,護理過程存在著多種風險,這也無疑增加了患者風險事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此,我院提出針對胸外科的風險管理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9]。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花費及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實施風險管理組患者住院時間更短、住院花費更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更低。這是因為風險管理模式通過組建風險管理小組,通過商討明確胸外科患者常見的護理風險事件,并對造成這些風險事件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護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以提高護理人員識別肋骨骨折伴氣胸患者風險事件的能力,更好地實施風險護理措施,控制風險因素、預防風險事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也顯然說明,風險管理的實施對于提高肋骨骨折伴氣胸的護理工作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積極意義。這與齊冰等人[10]的研究結果有相同之處,針對收治的120例自發氣胸手術患者為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結果顯示,實施風險管理的患者胸管留置時間(1.8±0.3)d、住院時間(8.1±1.7)d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且風險管理組患者滿意度100.00%、護理事故發生率3.3%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83.3%、15.0%(P<0.05)。再次證明,風險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控制氣胸患者多種不安全因素,提高護理質量。另外,從風險因素分析上可以看出,很多風險事件發生的原因屬于人員因素。比如:因輸液引起的皮膚損傷,因無菌操作不嚴謹引起的切口感染,因護士責任心不足導致的胸管脫落等。因此,在實施風險管理的同時,還應加強對相關護理人員責任心及風險意識的培養。可通過加強對醫護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舉辦技能大賽,加強對專業技能的考核,制定風險事件責任追責制度,獎懲制度等方法,以進一步提升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意識,提高其專業水平,從根本上減少人員因素引起的風險事件。綜上所述,風險管理的實施對提高肋骨骨折伴氣胸手術患者護理質量,減少風險事件,從而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消費,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有積極意義。
作者:張華麗 單位:河南省鎮平縣人民醫院
- 上一篇:細節護理對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觀察
- 下一篇:如何提升基層外科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