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式計算避免失誤的方法

時間:2022-02-15 09:02:33

導語:初中化學式計算避免失誤的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化學式計算避免失誤的方法

摘要:為了提高解題速率、解題能力,降低計算失誤率,需要加強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掌握一定的化學計算解題技巧.

關鍵詞:初中化學式計算;對策

一、初中化學式計算中常見的問題

1.對化學含義理解不足

一些學生不熟悉化學的基本概念,不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不明白化學式的意義,化學式計算時偏重于數學計算,甚至將化學式的計算等同于數學的計算,遇到綜合性化學式計算題時,不明題目中化學式的意義,從而無法準確審題,解題的錯誤率較高,導致一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2.化學式計算方法單一

大部分學生計算化學式時的第一想法為直接計算,不懂得化學式的演變或逆向運算等,長此以往,形成定向思維,尤其是計算綜合性計算題,如混合物某元素的質量時,常規方法解題步驟繁瑣,解題容易出錯.如果日常教學和訓練過程中,注重解題技巧的培養,如分析元素比或逆向運算可能比較容易推導出化學式,將提高計算效率和解題的準確度.

3.計算能力不強

新課標實行以來,對學生化學式的計算能力要求降低,化學式計算的教學時間減少,化學式計算題的訓練時間也相對減少,計算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避免化學式計算失誤的對策

1.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結合生活實際,尋求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教學的背景,如關于鐵生銹的問題,10g鐵在潮濕環境中存放一個月后,變成10.5g,求該物質中的鐵的質量分數,聯系生活實際,可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或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例如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演示鐵在氧氣中燃燒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悟,計算沒有完全燃燒的鐵,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對化學式的理解

化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基本概念和化學反應原理的教學,利用化學分子模型加深對化合物的理解.重點強調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將化學式的概念、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常見的化合物以及化合物中穩定的化合價為教學基礎,同時加強化學式的書寫的訓練,通過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理解化學式中反應物和生產物間的質量比的含義,有助于化學式計算正確率的提高.通過剖析典型的化學綜合題,引導學生利用化學基礎知識分析題意,分析解題思路,避免繁瑣數學運算.

3.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解題技巧

化學式計算過程中,培養學生解題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以下列舉兩種解題方法.(1)轉換法化學式計算有三種類型:即求相對分子質量、求元素質量比、求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轉換法就是對這三種計算進行綜合,提煉出來的一種方法.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之比×對應的原子個數之比.已知其中任意兩個量,都可求出第三個量.例如:某元素R的氧化物中,已知R∶O=1∶1,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求R氧化物的化學式.本題中,R的氧化物的組成元素是已知的,所以求化學式,實際上就是求出R元素和O元素的原子個數比.設R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xOy,求得R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O2.小結:利用轉換法,將比例式轉換成乘積式,只要將題中相關的已知量和待求量輸入公式,取可求出.(2)關系式法關系式法,就是尋求題中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其表達在相互關聯的兩個化學式之間,達到簡化解題步驟,節約解題時間的目的.例如求等質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質量比.根據題意,我們可以在SO2和SO3前配上適當的系數,以保證他們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相等,氧元素的質量比即為80×16×2∶64×16×3=5∶6.

4.重視化學式的練習

盡管化學式的計算在新課標的要求中所在的分值有所降低,為避免學生在化學式計算的失誤,還應重視化學式計算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新課標要求下,重視學生化學基礎知識的應用.化學式練習的題目不應難度過大,題量不易過多,避免偏、難的計算題,而應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化學計算練習時,注重化學與生活、社會以及學科間的聯系,樹立科學的計算方法,通過典型的練習題,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總之,化學計算在中考化學試題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并不算大,但計算過程往往會消耗學生大量時間,而且試題形式靈活多樣,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邏輯判斷能力都有了較高的要求.為了提高解題速率、解題能力,降低計算失誤率,需要加強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掌握一定的化學計算解題技巧.

參考文獻:

[1]周聲灶.淺談初中化學反應的順序[J].成功:教育,2009(10):78.

[2]羅令.簡析魯教版初中化學教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3):57.

作者:王慶越 單位:山東省鄒平縣青陽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