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有效教學方法分析
時間:2022-07-30 10:38:22
導語:初中化學有效教學方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必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并以此提高教學有效性,為制定教學方案的起點。本文主要探討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有效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化學;有效教學
1初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方法陳舊。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的主體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較低,導致教學效果一直未得到明顯的提升。甚至,還有一些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片面認為學生要取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與學生背誦化學概念與化學公式的時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沒有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差距,對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的了解還不夠全面,制定的教學方案缺少層次,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應用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不利于對其探究式能力的培養。1.2實驗教學設備不齊全。縱觀我國中學的教學條件,大部分學校普遍存在化學實驗中所需設備不齊全與現有設備使用率低的問題。在初中教學中,化學與其他學科最明顯的區別,是其需要通過實驗驗證化學概念的學科,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供教師使用的實驗設備不多,導致教師常要通過制作圖片的方式代替實驗設備。就算實驗設備齊全,一些化學教師仍習慣演示實驗,沒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化學實驗機會,忽視了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導致實驗教學的實效性一直未得到明顯的提升。1.3教學評價單一。以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雖然一些學生會在加入與和化學實驗相關的考試內容,但過于形式,沒有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且很多學校普遍存在執行實驗標志不統一的問題。教師評價缺少立體性與多樣性,關于社會、家長、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內容較少,很多學校,在評價初中化學教學效果的過程中,還是采用傳統的評價方式,這對于培養學生自主能力非常不利。
2新課標下要堅持的初中化學教學原則
(1)堅持自主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包含了學生自主學習、師生間的互相影響、開展雙向活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堅持自主性原則,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重視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2)堅持探究性原則,加強對學習交流信息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動手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力度[1]。比如在講溶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發問:你們在家時有做過酸辣湯嗎?學生在聽到老師的提問后,立即會想學化學與做酸辣湯有什么關系?在學生疑惑不解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向學生講透溶液的概念。在試驗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提問產生興趣,并帶著疑問探究知識,享受學習化學帶來的樂趣,在實驗中,學生的發散思維、創造與動手能力均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3)堅持實踐性原則,明確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在教學內容中引入生活事例。在新課標下,新的初中化學教材中加入了許多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因此,要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初中化學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4)堅持層次性原則,重視學生個性差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3構建初中有效教學的途徑
3.1引入有效教學理念。改變學生的身份是新課標的重要內容。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本,扮演引導與組織者的角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其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以新課標的要求為教學的起點,加強教學目標意識,重視對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基于課堂教學內容,引入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營造有效的教學環境,為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奠定良好的基礎。3.2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縱觀以往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狀況,發現教室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比較被動,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對等,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一直未得到明顯提升的關鍵原因[2]。因此,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構建平等的課堂關系,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新課標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則是組織者與引導者,學生與教師都有權維護課堂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看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有效開發與利用現有教學資源,設計互動性強的化學小實驗,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教師要實現學生全面發展,需要不斷探索與嘗試應用新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采用層次教學法,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水平。3.3優化教學資源。針對初中化學內容涉及范圍廣、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要進一步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優化資源,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展現學校區域優勢與學生個性的方式,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3]。比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應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代替實驗設備與化學藥品,并提高廢品的利用率,教師可以通過舉辦實驗技能操作的比賽,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與化學公式的理解及認知,使學生的化學素養得到明顯提升。3.4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養成關注生活的習慣。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根據化學學科與其每一個環節的特點,結合實例,進行具體指導,讓學生形成化學學科的思維方式,也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尤其要重視原理的教學。比如在實驗操作順序與檢查裝置氣密性等很多實驗原理均與熱脹冷縮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在原理教學中,一定要深入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了解學生思維的過程與習慣,唯有這樣才能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此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灌輸化學源于生活的概念,讓學生養成關心生活的習慣。
4結語
在新課標下,要進一步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質量,不僅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加強化學思維的培養力度。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扮演好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給予學生正確的自主學習思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實現初中化學的有效教學,要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與創新教學模式,有效開發與利用現有的課程教學資源,并促進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使化學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為學生學好化學,營造了一個和諧活躍的學習環境,這對于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陳加林.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的方法[J].中學時代,2014(24):37.
[2]李珂鑫.淺析初中化學教學對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5(6):191.
[3]張云芬.初中化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淺談[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10):75.
作者:張小克 單位:龍海市程溪中學
- 上一篇:初中化學有效教學原則與方式
- 下一篇: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