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實驗教學分析化學論文
時間:2022-08-06 10:34:36
導語:高職實驗教學分析化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實驗內容的選擇和安排是實驗課程改革的關鍵。分析化學實驗內容的安排一般是根據理論教材而定,包括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尤其強調“量”的概念[3],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刪除了一些陳舊過時的實驗,增加一些技能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內容,使實驗內容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即基本操作實驗、驗證性實驗和綜合設計實驗。基本操作實驗包括包括分析天平的稱重、容量儀器的檢定、移取和定量轉移溶液等基本操作,課時安排約占總課時20%。該部分主要使學生的操作規范化、標準化、熟練化,為后續的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每次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寫出預習報告;在教學過程中將每一項操作分解成若干個內容,并給學生講解演示實驗,給出每個操作的評分標準,要求學生反復練習,達到規范化的要求,并當堂課考核,根據所給的評分標準給出實驗成績。驗證性實驗包括酸堿滴定、配位滴定、氧化還原滴定、重量分析等部分的內容,課時安排約占總課時40%,該部分的教學應結合分析化學理論選擇實驗題目,著重培養學生形成“量”的概念,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在實驗中應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如配制某些標準溶液、指示劑、緩沖溶液等均可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這樣能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科學實驗的全過程。在實驗中應盡可能地選用一些實物樣品來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例如,在強酸滴定強堿的滴定分析中可采用工業鹽酸;水的總硬度測定可采用自來水等。所有定量分析實驗中只提示被測組分的大約含量,對標準物質的量均不給出,促使學生每次實驗前充分預習,并學會計算相關數據,從而強化學生對“量”的理解。對于學生的每次實驗結果,都有精密度和準確度的具體要求。要求學生當堂考核并交驗原始數據,不符合要求的,適當扣分后允許重做。綜合設計實驗主要選擇一些具有綜合性、設計性、實用性的實驗,如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含量的測定、胃舒平藥片中鋁和鎂含量的測定等,課時安排約占總課時40%。這部分實驗開展過程中應逐漸增加操作的綜合性和難度,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開設這類實驗,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分析化學實驗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4]。
2提高教師素質
高職高專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教師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高職高專的教學質量。校企合作是高職高專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長久之計,在寒暑假期間,我校要求教師到企業進行學習,了解企業的最新動態,掌握企業行業對人才的最新需求,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出適應企業發展的高技能性人才。在學期中,我們組建了由教研室主任、專業帶頭人和實驗主講教師組成的實驗教學小組,具體組織實驗教學,開展教學研究。每個實驗都要求教師在指導實驗前預作一遍,每周集體備課一次,在備課時根據預作實驗的結果和現象,總結實驗,制定評分標準;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并布置下次的實驗內容。實驗主講老師將每次實驗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實驗現象、思考題及評分標準等作詳細的講解,然后大家共同討論達成一致,做到統一要求、統一評分標準。通過集體備課、教師預做實驗,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大家也各自通過查閱文獻、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掌握學科前沿,促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
3改善實驗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改變了以往每次實驗前教師都逐點講解,學生機械操作的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尤其是對于綜合設計性實驗,我們實行開放式實驗教學方式,把實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允許學生在探索中犯錯誤,提倡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允許學生嘗試不同的實驗方法,這樣可以充分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的辯證思維方式,充分培養了學生查閱文獻能力、實驗設計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實現了高技能性人才的培養。除此之外,實行實驗時間開放。對于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任務的學生或有些學生自己想做某些實驗的,應給予充分肯定與支持。當然,為了確保安全,需要實驗室教師容許,并加以指導。對于部分優秀而貧困的學生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助,讓其參與實驗室管理,如發放儀器,配制溶液等,這樣不僅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動手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適當的考核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提高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5]。我們將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個部分,分別占總成績的60%和40%。平時考核從預習報告(10%)、課堂提問(10%)、實驗操作(30%)、原始記錄(10%)、實驗結果(20%)、實驗報告(10%)、實驗態度(5%)、紀律和衛生(5%)等八個方面考核,訓練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優良的實驗作風。期末考核當堂給出綜合設計實驗題目,讓學生自己擬定實驗方案,然后自己動手進行實驗,得出結果。其中實驗報告占30%,實驗操作占70%,主要考察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操作的準確性和精密度等。將平時表現計入實驗課成績,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認真做好每個實驗的熱情,培養其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避免了以期末成績一錘定音的局限性。學生不僅掌握了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其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通過技能大賽與技能考證強化實驗技能
高職以培養高技能性人才為目標,承擔著向企業輸送能直接持證上崗的人才。因此,高職高專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就業的重要措施。強化基本技能訓練,考取技能證,如化學檢驗工和化學分析工(中級)是高職分析化學教學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因此,我們在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技能化學檢驗工的考證培訓,理論知識培訓包括分析化學基礎知識和化驗室組織與管理、儀器分析及實驗、工業分析、定量化學分析、有機分析等知識;實驗培訓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實驗。通過組織學生實驗技能大賽開放實驗室,提供教師指導對學生進行訓練,由分析化學課程組教師組題并出任考評員,組織學生進行學生實驗技能比賽,獲勝者有三個等級獎項獎勵。考試分兩部分進行,理論考核與動手操作技能考核,滿分各100分。實踐證明此項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大大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大多數同學都能一次性獲得化學檢驗工(中級)技能證書。通過校內技能大賽選取成績優秀的人再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參加重慶市化學檢驗工技能大賽乃至全國化學檢驗工技能大賽。
6結語
由于我們對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順應了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要求,培養的畢業生在分析檢驗崗位就業率非常高,充分說明了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但是分析化學實驗課程要培養高質量一線應用型分析檢驗人才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作者:劉云霞1鄭軍委2工作單位:1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重慶八中
- 上一篇:高職精化無機及分析化學論文
- 下一篇:高校教學改革下的分析化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