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總復習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10:25:00

導語:高三化學總復習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三化學總復習研究論文

摘要:高三化學復習課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在復習各環節是否做到有針對性。本文從五個方面對此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針對性;化學復習;關鍵

作者簡介:溫榮貴,任教于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江北高級中學。

高三化學總復習怎樣做,自從高考考化學開始就有人在研究,雖是老生常談,但筆者在理科綜合考試背景下通過多年高三教學中體會到復習應在全面中講求重點,在重點中突破難點,其中最關鍵就在于做有針對性地復習,歸納出以下幾點是筆者個人的體會供同行參考:

針對性一:研究試題、提取信息、找準方向

1.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的穩定性確定復習的重點:回顧近十年高考試題,不難看出它的特點是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活,但穩定是主體,主干知識、重點知識依然重點考察,把握其連續性、穩定性,從中不難看出試卷結構、試題類型、考查方式、考察重心、能力要求的穩定,雖然2009年全國一卷試題由原來31題改為34題,實際上僅僅增加試卷長度、增加試題數目、降低分值,其本質未改變。若在復習中運用高考題,或與其相似試題為例題、為練習使學生適應了高考考察方式、考點、命題角度,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的變化性把握復習的前瞻:回顧近五年各省市命題的變化,復習中重點研究上海卷、江蘇卷,不難看出考察角度越來越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在復習中不是單一講這些試題而是找出它與課本知識結合點,感受考察的新動向,研究以課本知識為載體、為落腳點,還會怎樣考察,挖掘課本知識與能力結合點這樣使學生在處理高考新題時會胸有成竹。

3.研究高考化學試題趨向尋找命題走向:從各省市多年試題不難看出有總的規律,多年考察重要知識點、考察方式、考察角度的空白下幾年考察幾率越來越大,比如說:化學計算在2007以及2007年以前陜西理科綜合科考察一直是輕描淡寫,但2008年全國一卷卻描上重重的一筆,而2009年的全國一卷化學計算也未少考,有兩個選擇型計算題、第二卷27題和29題都考查了計算,這說明化學計算的考察在近幾年有所增加。我們不提倡對試題具體猜壓,但命題方向可以做大膽猜想,這對做針對性復習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應對高考有四兩撥千斤之效果。

針對性二:依托大綱、抓好課本、把握復習深廣度

1.題在課外,根在課本: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追根源于課本,是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知識要求體現課本內容,大凡化學成績不好的,肯定是課本知識不熟、不準,必須引導學生精讀教材、字斟句酌。另外全國許多省市今年高考恰是新課標與舊教材接替年,新課標在內容上的調整是由充分理由的,筆者認為這也是近幾年高考一個方向所在,如實驗比重大、知識傳授重科學方法、增加了新科技、化學史,在近幾年復習中注意新教材這些變化是有利于把握復習方向、復習深廣度,增強了復習針對性。

2.兩個大綱、命題依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考試說明)是高考的指揮棒,特別是《考試說明》傳出考試目標、考試范圍、命題指導思想、題型比例、題目難易比例、組卷原則等重要信息,認真研究“兩綱”就把握了高考命脈,但是有人說考試說明每年出來的遲,這樣不是太晚了你如何去把握。我們想想考試說明是依據教學大綱而編寫,它沒變考試說明理所當然是穩定的,因而下一年可以依據上一年考試說明(如2009年是可以依據2008年考試說明)進行復習,當然等待新的考試說明出爐后再對復習方向作以調整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復習效率。

針對性三:擺正關系、用好資料、尋求實效

1.處理好教材與復習資料的關系:在復習中不以資料代替教材,但也不僅是課本復習簡單的重復,應精選一本資料作為主要參考書,在復習中把握復習資料為課本復習做好服務的目標,把資料中問題在課本中找落實點,多年來高考質量分析表明學生答卷失誤其根本原因恰是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缺失或偏差,復習從試題中找出課本知識支撐點、延伸點,駕馭教材和資料是非常有利于學生對雙基的掌握和消化。

2.重視基礎與能力的關系:能力是建立在基礎之上的,基礎不牢能力成為海市蜃樓。所以,復習中尤其不能對優秀學生只講難題只練難題,況且不僅僅只有難題才能體現能力,復習中應全面系統梳理五大塊基礎知識,規范語言、規范表達適當講練點綜合性強試題,使基礎、能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3.正確對待學科內與學科外的關系:化學科的考察主要是以理科綜合形式命題,雖然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物理、生物等領域考察有體現,但學科內拼盤依然是高考命題的主流、主干知識考察是主體,即便考察這些領域它依然是這些領域最常識性知識,雖然材料在課外但落腳點依然在課本內,在復習中以化學學科為主干向其他領域略有延伸和擴展,切不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即便是新教材也是如此。。

4.注意習題量與效果的關系:復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問題中學在學中發現問題,練習是提高能力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適當的練習是保證質量的前提,但跳入“題海”只能事倍功半。在復習中把握知識重點、難點,找針對性的練習,在練習中思考,在測試后反思,特別是單元測試、月考、統考,試后回頭看一看、想一想,自己哪些地方知識不熟練哪些地方能力不到位,而且每隔一段時間要總結,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頑疾”還未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教師在復習中這樣不斷指導學生消除復習中難點、疑點,從而使彌補有針對性、實效性,決不可讓學生一做了之,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針對性四:重視實驗復習、融會貫通、提升學科能力

實驗復習是各地化學復習難點、疏忽點,尤其是在普通中學更是這樣,僅僅是將實驗內容依照資料講述一遍,然后做一做練習、講一講練習就草草收場,這僅僅只是停留在復習的表面,沒挖掘實驗內涵,很難適應高考考察要求。實驗考察實質是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知識點實際應用能力的考察,在復習中應明確大綱對實驗考察的要求、明確高考實驗試題的特點是裝置基于課本又不同于課本,也就是原理在課內、形式在課外,考察問題情景新、看似容易得分難,考察內容上為方程式書寫、實驗步驟、說明原因、方案評價、方案設計、現象描述、數據記錄處理,所以要對課本每一個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原理、步驟、操作、裝置做以歸納、延伸、拓展、改造、綜合,重視異常現象解釋和探究,同時重視不同實驗類型的不同考察側重點,如中和熱測定重裝置要點、氣體氣密性檢原理要點、硫酸銅晶體結晶水含量測定重步驟要點、物質性質實驗重現象要點、制備實驗重方案設計、平衡速率實驗重理論研究等,在常見教材實驗的原理剖析、步驟的規范性、操作的準確性、結論的科學性等方面下功夫。指導學生在復習所有學生實驗、演示實驗時多問為什么?是否用其他可以代替,把動腦與動手相結合,把按原理設計與安全操作結合,掌握一套多用、一儀多用,同時學會正確簡練表述現象、過程、結論,重視探究性、開放性試驗的訓練。

針對性五:搜集新信息、把握新動向、敏銳洞察、集眾人智慧

在進行完第一二論復習之后各地模擬試題鋪天蓋地而來,我們應該在此時開始隨時有步驟地看看各地模擬題是怎樣命的,有多少值得自己借鑒、又有多少新命題角度,取眾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尤其在最后來依據獲取的信息從組幾套模擬題進行查漏補缺似的考查學生,這樣借他人之力移它山之石定有事半功倍之效。因為全國各地都在不惜余力研究每年高考會怎樣考、可能不會怎樣考、估計會從哪個角度考察這些知識點,都有一些新構思、新猜想、新觀點。中國論文聯盟

總之,化學總復習要為高考做好精神、知識兩方面的準備,復習要結合實際、明確目標、科學計劃、講求方法、突出重點、覆蓋全面、突破難點、解決關鍵、注重落實就一定能取得滿意效果。

Abstract:Theeffectofchemistryreviewingradethreeofseniorhighschooldependsonwhetherreviewhasdirection.Thispaperexpoundsitsdirectionofchemistryreviewingradethreeofseniorhighschool.

Keywords:direction;chemistryreview;decisive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