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有效性分析

時間:2022-03-31 03:06:19

導語: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有效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有效性分析

雖然新課程改革在持續(xù)進行中,但在當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課堂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因為教師過多地主導課堂,從而使一節(jié)課45分鐘全是教師一人在講授,而學生學得怎么樣,是否已經(jīng)消化了這些知識點,都無從知曉。課堂下,又有大量的作業(yè)堆積。因而,學生學習的過程完全是被動地進行,這種被動性學習,必然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感和痛苦感。

一、被動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無法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在被動學習的情況下,高中生學習化學大致經(jīng)歷的階段為:聽課,記筆記,背概念,做習題。在聽課方面,45分鐘的全程講課,會使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也有可能會錯過重點。記筆記可以說是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筆記對復習起著重要作用。但如果課堂上老師只是一味地講,學生也只是一味地記,那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找不到重點,難點,也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的疑點。學習的過程就變成了為了記筆記而記筆記。此外,化學這門課程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又是特別多的。如果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是被動的,那么他們記憶知識點就是死記硬背,而死記硬背只會帶來痛苦感。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有快速遺忘痛苦的功能,這是人類長期進化的結果。因此,靠死記硬背記住的化學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忘得一干二凈,因而被動學習無法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二)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所在的高中,所有的課程都是教師在課堂上起著主導作用,化學更是如此。筆者通過對高中一些學生的訪問發(fā)現(xiàn),近些年自主學習并未成為主流,依然是被動學習占據(jù)主導地位。而被動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學生的積極性。筆者發(fā)現(xiàn),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一直在講知識點,講到重點的時候會讓一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回答問題,如果答案正確了,那就說明大多數(shù)同學沒問題了。而事實是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卻不知所云。因為不知道老師的著重點,不知道自己的疑點,再加上高中繁重的學業(yè)任務導致的睡眠不足,很容易使他們在課堂上進入夢鄉(xiāng)。教師填鴨式的教育只會泯滅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而再嚴厲的教師也無法將學生培養(yǎng)成學習的機器。因此,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腦海中產生學習只會帶來痛苦這種觀念,使其成績無法再取得進步。(三)增加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對于學生而言,被動性的學習只是一個機械灌輸知識的過程。而這種機械的教育和學習方式,只會徒增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因為學生無法在課堂上掌握知識,所以課下,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做大量的習題。而高中,課程本就很多。如果學生課下需要挪出大量的時間學習化學,自然也需要挪出大量的時間學習其他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增加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被動式學習的弊端就在于其加重了學生學業(yè)的負擔,從而導致學生沒有時間預習新的內容。而沒有預習新的內容就會導致學生上課不知所云。因為課上不知所云,課下又瘋狂刷題,從而占用大量時間,于是形成惡性循環(huán)。自主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得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明確下一節(jié)課的知識與上一節(jié)課知識的關聯(lián)性以及不同點,標出自己認為的重點和自己不懂得疑點,從而在下一節(jié)課上有側重點地去聽。學生一旦通過自主學習感受到了快感,自然會逐漸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二)有利于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因為學生自主地進行了課前預習,所以在聽課的時候就會有側重點。對于自己的疑點,也會仔細聆聽教師的講解,對于難點和重點,也會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應鼓勵學生發(fā)言,這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化學課堂少不了實驗,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應將實驗引入課堂,使學生通過實驗掌握知識,而不是只顧記筆記,背筆記。只有使學生融入課堂,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三)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學生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只是被動地聽課,盲目地記筆記,一味地刷題,而忽略了查漏補缺的重要性。通過自主學習,有了課前的預習,抓住教師的側重點,知道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通過理解記憶化學公式,通過實驗掌握原理,而不是死記硬背。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就可以不再依賴于題海戰(zhàn)術,而是將一套題做透做精,全面地掌握知識。

作者:鄭孝明 單位:山東省濟陽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