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習題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3 03:04:00
導語:新教材習題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作為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課題“高中化學新教材最優化教學研究”子課題研究內容,站在課改對習題教學的要求這一角度闡述了作者對高一新舊教材習題對比、高一化學新教材習題存在的問題、如何實現習題教學等的看法。
關鍵詞:習題對比問題優化教學
化學習題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等都可通過答題的形式反映出來。傳統的“題海”戰術制約著學生的各方面潛質的發展,也適應不了當今課改和高考的要求,而要真正擺脫“題海”戰術,必須加強對習題及教學的研究,為此,由武隆縣教育學會化學專業委員會承擔的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課題“高中化學新教材最優化教學研究”課題組對高一化學新教材的習題及教學進行了系統研究,在兩年的研究與實踐中,我們對新舊教材的習題對比、新教材習題存在的問題、如何實現習題的優化教學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了一些發現和思考。
一.新舊教材習題對比
高一新教材與舊教材對比,在內容和編排上作了較大的調整,習題也作了相應的增刪。高一化學舊教材共有326個習題,其中填空題68個,選擇題114個,簡答題(包括寫方程式、判斷、推斷等)94個,計算題50個;新教材共471個習題,其中選作題23個,討論題43個,選擇題163個,填空題117個,簡答題98個,計算題54個。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增加了討論題、研究性問題、開放性問題。新舊教材題量的變化主要基于兩點:一是教材內容的調整,新教材對知識點的安排既考慮了知識體系的有序性,同時更突出了難度分布的合理性,這必然伴有相應的習題調整;二是教學目標的調整引起的題量的變化,舊教材各種題目更加注重基礎,絕大部分習題答案可以直接在書本上找到答案,這就形成了學生聽得懂課,作得起課本上的作業,而經不起考試的情況,以致教師和學生都不得不拋開課本去做大量習題而陷入題海戰術,而新教材在重視基礎的同時重視學生思維和學習的過程,注重能力的培養,新教材的習題答案絕大多數需學生對教材進行總結、提煉后才能得出,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遷移,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特別是新教材增加了討論題,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的過程即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在師生的討論中取長補短,訓練了思維的靈活性、全面性、創造性等品質。而一些開放性的試題,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利于學生真正擺脫“題海”戰術。以《氧化-還原反應》一節的習題為例,舊教材將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與化合價、電子轉移的關系進行分別安排(舊教材P21-22頁3.4.5.6大題),而新教材將此安排為一道題(新教材13頁三.1題)這樣既避免了舊教材題目重復而練習的知識面窄,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如,《元素周期律》一節,舊教材三個問題機械地考察周期律的三個周期性變化,而新教材安排了11個題,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提煉和遷移,加深了學生對元素周期律的理解與應用。
二.新教材習題存在的問題
新教材習題體現了新理念、新內容、新目標,但由于試用的時間還不長,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習題描述不嚴密
⑴新教材65頁四7題,求化學式卻未告訴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盡管這里解出的最簡式就是化學式,但容易跟學生的學習產生誤導,因此建議將化學式改為最簡式或實驗式。
⑵新教材166頁四.2題,“一定量鹽酸”可能鹽酸不足,此時則無法計算,應改為“足量鹽酸”。
2.習題考慮欠周全
⑴新教材27頁四.2沒考慮到硫酸鈣是微溶物且也不溶于稀硝酸;教材136頁關于硫酸根的檢驗,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鋇,沒考慮到亞硫酸根的離子的干擾。
⑵新教材64頁.11題,質量分數、溶解度、物質的量濃度的字母型換算問題,若無單位,會令師生都無所適從。
3.習題詞義不明確
⑴新教材145頁七.2題中“消除”二氧化硫,而轉化率為97%,根據“消除”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1262頁)是使不存在;除去(不利事物),SO2未轉化完就未被消除。
(2)教材64頁二.6題,“與6gCO(NH2)2的含氮量相同的物質”與題目備選項不副符,“含氮量”應是含氮的質量分數,此題應改為含氮的質量或含氮的物質的量。
4.印刷錯誤
新教材64頁三.10題,題干中0.24mol硫酸鈉應為0.24mol硫酸鉀。
另外,從高一的整體知識結構來看,第三章學了物質的量后,在第四章的第三節安排了物質的量應用與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而第五章沒有一道關于物質的量的計算,這樣不利于學生對有關物質的量知識的掌握及應用。因此,建議在第五章的第一節和第二節各安排一道與物質的量有關的計算。
三.新教材習題優化教學
傳統的教學理念重視習題教學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應用,重視習題解答的結果,而忽視了習題教學的過程,忽視了教學過程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我們認為,習題教學的過程不只是習題的解答過程,應該在習題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對學生思維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的熏陶。高一化學習題的教學既要考慮學生只有一年學習化學的經歷而基礎尚差的現實,又要著眼于為未來的學習奠定知識、方法、思想的基礎。
1.分層教學,各取所需
高一是基礎年級,而一個班的學生的基礎知識及智力水平都層次不一,要讓每一個同學都打好基礎,就必須分別對待,分層教學,避免“部分吃不飽,部分吃脹倒”的現象。要進行分層教學,首先教師得摸清學生的情況,把握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精選習題,區別對待學生和習題。傳統的分層教學是將教學的目標定位到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當的層次,而我們認為,在教學中應樹立一種讓學生“跳起摸得著”的思想,即選有一定量的經過學生反復思考,提煉才能得出答案的習題進行訓練,學生只有在這樣的訓練中才能發揮出潛質,才會有所突破和創造。
2.注意思維品質的訓練
解題過程是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的最佳途徑,教師要將“通過習題教學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的觀點貫穿在教學中,從而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發散性、綜合性等。如:在講完濃硫酸與碳反應后,可以安排一個實驗設計題,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濃硫酸與碳反應的各種產物,再采用討論的方式對學生設計的實驗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得到多種思維品質的訓練。又如:我們采取學生自由發言的方式來回答鑒別濃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學生回答出的方法竟有17種之多,充分訓練了思維的發散性和創造性。高一化學中有相當一部分與實際生活、生產或其它學科聯系的知識,在習題選擇上,可適當設計一些聯系生活、生產或學科相互參透的習題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3.加強解題方法的訓練
化學解題方法有其明顯的學科特征,也有公共學科所共有的一些解題思維,在高一化學習題中涉及到的解題技巧有:關系式法、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守恒法、平均值法、極限思維等,這些技巧在高一的習題教學中都應得到加強。另外,具有化學特征的一些解題要領還有很多,如:概念型計算(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等)抓計算公式的分子分母;所有定量實驗的誤差分析方法都可以先把待求量的算式找出來,然后判斷不當的操作導致分子或分母怎樣變化,從而引起結果怎樣變化;實驗的設計與評價習題,都應從原料是否易得,操作是否簡單,是否造成污染等方面予以考慮。一些公共學科的解題思維,如抓“題眼”、找關系、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法等都應該在化學習題教學中得到重視。
4.注重情感投入
新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科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而這種情感應該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習題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方式很多,除了選擇一些與生活、環保、科技化學史(如道爾頓的原子學說、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侯氏制堿法、張青蓮與相對原子質量)有關的題外,加大教師的情感投入非常重要,教師情感的投入可以激活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在樂中學。加強情感投入的的方式主要有:多給學生回答問題或討論的機會;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肯定學生的哪怕是錯誤的回答;多與學生交流學習感受、學習方法;在學生作業中批注指導性或激勵性評語等。
5.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單一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對學習乏味,也制約著學生的思維,甚至性格,習題教學也需要綜合運用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在兩年的實踐中,我們提出了多種教學模式并存,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的思想,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⑴開放式教學
開放式教學包括兩種含義:即課堂開放和習題開放。課堂開放是將習題教學的課堂定位為互動式課堂,師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批駁,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而又形成共識。習題開放包括試題內容開放和答題形式開放,如:用盡可能多的方法證明Cl與S的非金屬性強弱;設計實驗測定Na2CO3與Na2O2的混合物中Na2O2的純度;采用那些方法可以測定不溶于水的氣體的體積等問題都是一些開放性問題,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討論與解答,得到了多種能力的訓練。
⑵“嘗試錯誤”教學
在學生進行習題解答過程中,往往會忽略某些隱含條件,在看似清晰的思路中步入陷阱,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類題,讓學生“犯錯”而又引導其發現“錯”,從而改“錯”,學生在“錯”中摸索而走向“對”的過程會讓學生所學的知識根深蒂固,而又培養了思維的批判性。例:使一定量的Zn與100mL18.5mol/L硫酸充分反應,同時生成標況下氣體33.6L,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1L,測得溶液中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求Zn的質量及反應后溶液中SO42-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很多學生在做這道題時,考慮到H2SO4為濃H2SO4直接將33.6L氣體當作SO2,很快就得出了答案,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考察氣體與實際消耗的H2SO4的量,學生自然會發現上述思路存在問題,再引導學生從反應的本質分析,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硫酸被消耗,濃H2SO4變為稀H2SO4,此時,學生自然會明白氣體為SO2和H2的混合氣體,從而認識了自己思維上的局限性。
⑶“實驗”教學
某些試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實驗說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要盡可能用實驗來說明問題,實驗既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有效途徑,也是突破難點的最好方法。
⑷“常委會”教學
“常委會”教學是我們借用行政管理模式,提出的一種培養尖子生的教學方法,即將每個班的化學基礎最好、興趣濃厚的學生組成“化學常委會”,常委會的職責有:隨時了解班上同學對本學科的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集體討論重難題型,評改作業及考試試卷;在教師指導下組織上課等。某次單元測試后,教師指出重難習題讓“常委會”討論,再又學生常委上臺評講。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常委會”學生在當教師的過程中得到了各種能力的培養,給枯燥的習題課堂增添了新鮮感和靈活性,同時還減輕了教師的很多負擔,從兩年的實踐來看,“常委會”學生成績遙遙領先,說明了這是培養尖子生的有效方法。
總之,習題教學是學科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重視課程教學而忽視習題教學的后果不只是造成學生無法適應高考而是造成學生能力和素質的低下,我們對習題研究的初衷也不只是基于教會學生會解題,而是希望通過習題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 上一篇:國家價格聽證制度論文
- 下一篇:聯社會計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