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9 04:11:00

導語:化學教學方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一、中學化學史教育的內容

二、中學化學史教育的形式

1.集中形式與分散形式

集中形式,是把一個單元里有關的一些知識(理論或概念)集中在一起,按歷史發展的順序排列起來,組成新的知識體系來講授的教學形式。

集中形式的化學史教育,應本著“有論、有史、有人、有事”的原則組織內容,即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有令人信服的化學史資料,有科學家追求真理的動人事跡,有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選的內容應是化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近代化學史上的兩座豐碑:原子分子論的建立和元素周期律的發現,都可采用集中形式講授。

分散形式是結合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適當、靈活地穿插引入化學史的形式。

2.單元起始課和單元總結課

課外活動是除課堂教學之外,進行化學史教育的另一種有效形式,并經常采取如下活動內容:①開設化學史選修課;②開設化學史專題講座;③介紹化學最新發現及發展遠景;④組織閱讀有關資料,看科技電影;⑤參觀科技展覽等。課外活動開展化學史教育的優點,一是內容可以相對系統,二是形式可以活潑多樣。

三、中學化學史教育的方法

1.重視學生學習心理,設計有效學習循環。

教師構思教案時,應注意以下學生學習心理:

①學習目的、動機、興趣——即動力因素。

②激情、自信感、欲鉆研——即狀態因素。

③成績、成果、成功愉快感——即成果因素。

充分發揮化學史作用,設計有效學習循環:

2.采用啟發式

中學化學史教育也應以啟發式作為整個教學法的指導思想,運用各種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獨立性。

3.嘗試發現法

在化學史教育中,只要有可能,就應以實驗和假說為中心,以學習自然科學方法論為重點。應使學生了解以下基本過程。

4.教學手段問題

進行中學化學史教育時,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幻燈、電影、錄像、電視、廣播、電子計算機等。

5.語言問題

由于化學史的教學,絕大部分還需靠講授法進行,所以務求“語言美”。

化學教育中美育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化學教育中美育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給予充分的重視。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情感

化學學科中涉及許多大自然的天然景觀和豐富礦藏,他們所展示的壯麗河山,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自然的情感,其效果遠遠超過單純的說教。

2.激發學生興趣、促進智能培養

許多調查表明,由于不少化學變化具有艷麗多采、現象奇特的特點,所以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而這種強烈的興趣和探求的欲望,一旦保持下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足以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促進智能的培養。

3.使學生受到藝術的教育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化學成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據有關方面統計,僅直接與人們生活有關的化工產品,每年就有成千上萬種問世。其中不少產品除了實用以外,還具有五光十色的圖案美和造型美。我們在化學教育中注意融合這些內容,就可以使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

4.激發學生追求美的良好愿望

許多化工生產的工藝管理和實驗的操作技能技巧,蘊含著布局巧妙的工藝美和高超嫻熟的表演美。讓學生參觀現代化工廠中的廠房設計、工藝流程的安排、生活環節的銜接、管道的婉蜒起伏、物料的吞吐、儀表的控制、環境的安排,會使他們感到整齊、對稱、調和、勻稱、節奏、和諧、舒坦。觀看教師演示實驗操作中所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能夠激發學生向往和追求良好的愿望,久而久之,就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那末,如何使化學教育中的美育進行得更為有效呢?我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以化學教師自身的美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誘發美感,激發求知欲,啟迪思維;

3.運用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培養學生的審美創美能力。

作業批改的德育功效淺談

作業批改作為常規教學的重要環節,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消化、吸收及至進一步升華所必需的手段,也是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在貫徹實施《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時,應該賦予作業批改新的內容和功效,使其成為科任教師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通過作業批改,能及時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和個性特點,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學生作業中流露出的個性特點是鮮明的,不加掩飾的,無論是從字體、字形、作業完成情況,還是作業、作業本的整潔程度,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都應能大致把握。所以通過作業批改的有效途徑,從而為進一步把握其思想脈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通過作業批改,能加強師生間的心靈交流與信息交流,增進師生間的了解、信任與理解。作業的及時批改與分發,架起了師生課外交流的橋梁,從中可以互通信息。教師批改作業時鮮紅的“√”號,既是對學生莫大的鼓勵,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肯定;教師批改作業時醒目的“×”號,既是對學生無聲的批評,也促使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正確評定作業成績,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1.“數字分值”評定;

2.“語言分值”的評定。

三、充分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師德修養的輻射作用

教師批改作業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師批改作業放任、偏向,是不可能培養學生正直、求實的良好品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