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應把發言權交給學生
時間:2022-04-22 03:06:00
導語:化學教學應把發言權交給學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有一個關鍵性特征是“自主性”,即“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學生先遵循一定規程進行自主學習,逐步學會自主性學習并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在化學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堂基本策略,用以指導教學活動:一是把學習的自主權交還學生;二是把成功的機會送給學生;三是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架設橋梁;四是為學生創造力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F就在化學教學中把學習的自主權交還學生談一些粗淺的做法:
一、誘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爆F代心理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對象有興趣時,大腦中有關學習神經的細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而無關的則處于抑制狀態,可見學習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是發現創造的精神源泉。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有了興趣,才能誘發自主探索的意識。例如,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習目標,不搞統一要求,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實際情況,制定出分層次教學目標,同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使教學盡量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現實水平;在教學中,凡學生能發現的問題,我就引導學生去發現,凡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我就不輕易包辦代替,凡學生能歸納總結的知識,我就不急于下結論,誘發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索。
二、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
學生具有自主探索的意識后,還需教師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因此,教師要善于翻閱各種參考資料,精心設計教案,力求精講巧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被動接受”、“重復演練”等過重學習負擔,盡可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同時,我在教學中還經常設計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使他們能有時間、有精力去“自主選擇、主動參與”學習自己所需的東西,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
三、教給學生自主求知的方法
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自主與主動,必須以掌握學法為前提。國內外心理學家都贊同這樣一句格言:“學習就是學習如何學習?!币馑际钦f:學習重在掌握學習方法,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學習的過程。我在二十多年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常常不是因為他不努力,而是因為他不會學。因此我在教學中不光是教學生“學會”,而是要教學生“會學”,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如對培養學生記憶能力方面,我常采用以下方法:
1、要點記憶:對繁雜的概念、性質、操作步驟可概括為要點,使記憶簡化。如過濾實驗操作概括為:“一貼、二低、三靠”,天平的正確使用概括為:“平放、調平、稱量、復原”。
2、歌訣記憶:如一些需要記憶又無規律的化學知識,可編制歌謠,順口成誦,提高記憶興趣的效果。如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編成:
實驗開始先通氫,排盡空氣再點燈,
由黑變紅就撤燈,試管冷卻才停氫,
先點后通會爆炸,先止后撤要氧化。
3、對比記憶:對容易混淆相互干擾的知識,通過比較可分清異同,防止干擾,掌握實質。如: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煙、霧、氣”等,它們有什么區別?“煙”是各種小顆粒分散在氣體中形成的,“霧”是各種小液滴分散在氣體中形成的,“氣”是氣態物質,若無色氣體肉眼看不見,若有色氣體肉眼能看到。
四、培養學生自主質疑的習慣
思維起于疑問,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我根據教材的內容,首先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即使學生看看就懂的教材,也要精心設問,讓學生處于憤悱狀態,激發他的求知欲望,從而自覺、主動地到教材中去尋找解答和結論。如教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后,給學生留下一個問題,蔗糖晶體和食鹽晶體都不導電,為什么食鹽溶液或熔化狀態能導電?而蔗糖在這兩種情況下仍不導電呢?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自學“電解質的電離”,并在下次課前交流。然后,讓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上師生一起釋疑或指導學生通過看書、實驗釋疑。如,在鑒別氯離子時,先滴入硝酸銀溶液,再滴稀硝酸,有些同學提出加稀硝酸有什么作用(排除干擾離子)、哪些離子會干擾?啟發學生閱讀檢驗氯離子的方法和步驟,鹽的溶解性知識,增做碳酸鈉溶液中加硝酸銀再加稀硝酸的實驗,從而使學生明確:碳酸根離子、氯離子都能與銀離子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不排除它的干擾,就可能導致錯誤結論。
五、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在封閉的課堂教學中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在課堂結構上實行開放,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實行課內外結合,手腦并用,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在初中化學總復習中,我設計了實驗復習中心,如題為“廢電池的妙用”,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找廢電池將其拆碎,加些其他必須藥品,進行電解質導電,氫氣的制取與還原氧化銅實驗,混合物分離,制氧氣,燃燒實驗。在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自愿組織起來,參觀訪問,看教學錄像,研究學法,召開化學游藝會,撰寫小論文等。
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于終身受用無窮。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使學生在未來工作中不斷自我更新知識,達到以師生的最少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 上一篇:鄉區煤礦安全工作方案
- 下一篇:在化學考試中怎樣讓學困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