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在生物化學的作用

時間:2022-05-05 03:36:34

導語:醫學教育在生物化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教育在生物化學的作用

1立足新醫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

為適應新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教育體系[2],我教研室認真研究臨床醫學專業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合理設置課程,以整體教學更適應醫學基礎教育的延續性為立足點,消除基礎課程教育內容與臨床實踐聯系不夠緊密的弊端,適當簡化繁瑣的推導、分析和解釋過程,有選擇地擴展專業知識,增加與專業相關的臨床知識。如“糖代謝血糖”一節,首先明確血糖的含義,從血糖的來源和去路入手,探討血糖升高、降低的調節機制;并引入糖尿病病例分析,啟發學生及時運用所學生物化學理論探尋臨床糖尿病“三多一少”癥狀的發病機理,學會解釋胰島素的降糖機制;圍繞中醫臨床特色,引入中醫對“消渴”的病機認識和治療原則,適時穿插健康教育,教育學生注重合理均衡的膳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保證充足的睡眠,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增強新陳代謝和免疫能力。再如,介紹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時,引入臨床上治療高膽固醇血癥的洛伐他汀類藥物(是一種競爭性抑制劑),可以競爭性抑制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而由于這種酶的活性具有晝夜周期性改變,在午夜催化合成膽固醇的含量最多,因此選擇在晚上服藥的降脂效果最佳,這也符合中醫“天人相應”理論基礎和“擇時用藥”的用藥原則。通過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運用的相互滲透,使學生真正意識到生物化學理論在臨床工作中就像一把鑰匙,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中西醫學思維體系,能應用所學理論揭示生命活動現象和病理變化規律,從而更好地適應新醫學模式。

2緊密聯系實踐,滲透基本臨床醫學技能

生物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整個生物化學及相關學科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臨床醫學經常運用生物化學的理論和方法診斷、治療與預防疾病。在實驗安排上,選擇臨床醫學上常用的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技術,如臨床上血清蛋白質的分離,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的測定,激素對血糖的影響,PCR技術等,并結合本教研室生物化學科研課題,圍繞專業特色開設開放性實驗,指導學生撰寫研究性實驗報告。在實驗考核上,我教研室建立形成性實驗量化考核體系[3],以動態、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實驗態度、實驗思維、操作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另外,可擇機安排學生參加臨床診斷或見習活動,加深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及時將所學的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技術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增強與臨床的聯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滲透臨床醫學基本技能,使學生認識到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臨床診斷的基本要求,在臨床診斷中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檢和與患者愉快的交流、溝通是提高診斷率的必要步驟,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創造性思維,以利于將來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

3加強教師醫學知識拓展,適應專業教學要求

教師醫學專業知識水平的提高,是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保證。不少生物化學教師畢業于生物化學、化學甚至藥學專業,他們的生物化學和化學知識專業性與系統性較強,而醫學臨床知識普遍匱乏,難以將生物化學知識在醫學中的應用進行拓展,授課時往往對醫學專業性知識缺乏有效的銜接。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容易造成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割裂,無法認識生物化學的重要性。加強教師醫學知識拓展可以從多渠道入手,首先,教師要有自我學習的意識,關注與生物化學相關的醫學知識;其次,通過與臨床課程教師幫帶互助、師承培訓等方式討教醫學方面的知識;再次,可以通過校內外學術交流、專題講座、視頻網絡學習,安排非醫學專業教師到醫學院進修培訓等[4],普及生物化學教師的相關醫學知識,更好地完成醫學基礎課程向臨床課程的過渡。

4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滲透臨床醫學專業知識

教師的正確引導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滲透式教學是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基礎上,綜合運用啟發式、實驗式、參觀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并以現代化教學設備為依托的一種開放式的新型教學方法,在培養某種能力的教學中滲透著與之相關的其他能力培養,并能達到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5,6]。如學習“膽色素代謝與黃疸”一節,采用案例式和啟發式教學方法,以黃疸臨床案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案例,探討膽色素的正常代謝過程,并及時運用所學知識,鑒別臨床黃疸的類型;再如學習“嘌呤核苷酸代謝”一節時,引導學生解釋痛風患者為什么在吃了海產品后會加重病情;還有如何運用尿素合成的相關知識啟發學生探討肝性腦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案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聯系實際,讓學生明白生物化學不是一門空洞的學科,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并最終服務于臨床。通過這些臨床醫學知識的滲透,學生逐漸體會到生物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性,感到學而有趣,學而有用,主觀能動性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滲透式教學更多的是一種教育理念。醫學知識滲透不能生搬硬套,要以生物化學基本理論知識服務臨床為目的[7]。滲透式醫學教育著眼點不在于給學生以明確的、系統的知識,而在于“潤物細無聲”,通過一點一滴的醫學滲透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通過臨床實踐技能滲透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有利于其及時融入醫學理念,形成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提高知識運用能力,成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本文作者:朱潔蔡標劉長安汪遠金工作單位: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