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時間:2022-10-23 10:18:12

導語:高職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摘要]高職學校以培養技術人才為目的,通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因此,在高職學校開展化學教學,應該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增強學生的技術能力,并且掌握將知識應用到工作中的基本理念,敢于動手,敢于探索,將應用意識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工作中,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

[關鍵字]高職化學教學;教學模式;應用意識

普通高等學校對化學課程的教學重點一般是放在反應原理、基礎知識上,為學生后續的高級課程做好準備,但高職學生畢業后可能面臨就業,因此這種教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要求。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于高職學生的化學課程要求應該以培養技術為主,針對學生可能會面對的就業崗位開展教學,教學內容應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不過分脫離生活。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意識,主動鍛煉自身技能,為今后的就業做好準備。

一、應用意識在高職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職學生的學習目標是掌握一技之長,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當中去,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不能也不足以達到高職學生的培養目標,不能完成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貫徹這一基本理念,時刻注意培養學生應用意識,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原則,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應用化學知識,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養成主動分析的思考習慣,這樣對學生個人素質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再多,都不如幫助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使得在培養應用意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意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主動發現、思考生活中存在的化學問題。

二、如何在高職化學教學中培養應用意識

(一)在課程設計中突出應用意識

一些高職院校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自身的教學目標的獨特性,一味照搬傳統化學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能掌握足夠的應用在職業生活中的專業技能,同時又沒有后續的相關課程來深化學過的知識,不僅達不到高職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也對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費。面對高職學生的特殊學習目標,教師應該在課程學習中注意知識的實際應用,引申一些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積極主動地促使學生意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方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中理論與實踐所占據的比重,按照高職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課程。例如,書本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的教學內容可以安排在實驗室中,不僅讓學生有機會實際接觸到化學器材,而且也為教師的講解提供了方便;其他課程例如“金屬及其化合物”“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等章節,也需要安排足夠的實驗課,讓學生能夠親手做化學實驗,親眼看實驗現象。課程結構安排可以分為課程導入、課題研究、實驗觀察、研究總結等幾個部分,在教師的合理安排下,幫助學生對化學物質、化學儀器產生實際感知印象,而不是僅僅記住幾個化學方程式、背下幾個物質性質,高職學生需要學習實際經驗,為今后的職業生活做好準備。

(二)通過實踐活動培養應用意識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實踐活動對學習專業知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學生走出校門后緩沖時間較短,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走上就業崗位,因此,高職學校必須提前為學生做好準備,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工業等各方面的具體體現,感受到生活中真實可感的化學問題。在真實的情境中,實踐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范圍,還能夠營造更加新奇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比較真實、新奇的環境中,能夠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化學知識的接受度更高,印象更加深刻。這樣能讓學生在直接的生產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達到課堂學習中無法達到的效果。例如,學校可以與周邊與化學相關的工廠協商,組織學生開展勤工助學活動,學生自愿在工廠中實習,工廠負責對學生進行培訓,并且發放一定的酬勞,這不僅能夠幫助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減輕生活負擔,還能夠通過工廠專業化的生產模式使學生得到提升。學生提前接觸過化學專業工作環境后,對整個化學行業的就業方向、就業前景會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同時,在實際操作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也會成為學生的寶貴財富。

(三)建立實用的應用型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中將理論基礎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對實踐經驗一直不是很重視,這不僅僅是由于多年來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還局限于很多學校硬件設備不足,無法支撐學生完成足夠的實踐活動,但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首先需要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將應用意識的培養提高到首要位置上來。高職學校以培養技術人才為目的,首先需要考查的不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對專業技能的應用能力,將對學生的學習要求變成對技術人才的技術要求。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首先需要選擇適合高職學生的化學教材。傳統化學教材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專業性強而通俗性弱,存在一些學生難以理解記憶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阻力,考慮到高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教師應該選擇更加貼合實際的教材。其次,需要改變傳統的考查制度。以往的考核模式中,以筆試為主,實驗成績所占比重較小,這是學校、教師不重視應用實踐的具體體現,也是學生不重視應用實踐的根本原因,如果能提高實驗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據的比重,學生就能夠意識到實踐課程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得到加強。

(四)用課外活動強化學生應用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之余,學校和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各類課外活動,在豐富的趣味活動中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生活中也時刻感受到化學的樂趣,將化學知識生活化,將化學知識融入生活的各個方面,盡最大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生活場景中,學生能夠以輕松的心態學習化學知識,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學校定期舉辦一些課外活動,可以活躍班級的學習氣氛,有助于班級建設。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化學的顏色”趣味比賽,要求學生用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調配顏色,這些顏色可以是鐵銹的酒紅色,也可以是硫酸銅溶液的藍色,又或者是碳酸鈣的白色,它們可以附著在杯壁上,可以是一杯溶液,也可以是一塊固體物質。學生在尋找、發現顏色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學物質的性質,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將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對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地嘗試和失敗,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對化學的理解,從而學會如何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真正地用化學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

隨著高職化學教育的不斷發展,應用意識的培養一定能夠得到更多的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設計課程,同時注意提高應用部分在課堂中的比重,在課堂中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應用化學知識的興趣,并且在實驗課等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發現化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化學實驗中了解化學特性,增強專業技能,在豐富的課外活動中將化學知識簡明化,將應用意識生活化。此外,教師還應該調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真正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應用意識在化學學科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周建國,費學寧,蹤程,等.應用化學專業校企合作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天津城建大學學報,2018(2).

[2]夏其英,馬登學.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應用型化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16).

[3]劉金庫,張婧玉,盧怡,等.以應用型化學專業課為載體,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J].化工高等教育,2017(3).

[4]白全亮.高職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2016(3).

作者:徐正標 單位: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