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原理分析
時間:2022-07-16 10:42:42
導語:初中化學實驗原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也隨之不斷改進。初中化學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有一定難度。因為,要求學生背誦的知識點很多。如,元素周期表、化學方程式及現象描述等。化學科的知識點較為零碎,不適合成塊記憶。所以,給教學增添了難度。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探究新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提出探究,以期讓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更高效。
關鍵詞:走出實驗室;初中化學;理解實驗原理
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一直提倡讓學生親動做實驗。可進入實驗室做實驗時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實驗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對學生造成危險。某些實驗結束后還會產生有害環境的氣體。同時,實驗課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如,我們經常用到的酒精。這些弊端使通過做實驗來學習理解化學知識已漸漸不被接受。本文筆者要介紹的是走出實驗室中的實驗,更好地理解實驗原理。
一、學以致用,應用于現實生活
當前,學生學習化學這門學科的目的是為了在學生階段考出好成績。從長遠來看,學好這門課程,是為了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需要科技的推動,而科技是依賴于物理和化學這些基礎學科。我們只有讓實驗走出實驗室,才能讓化學理論應用到實踐中,讓它發揮自身的優點,推動科技進步。所以,這便是我們大力提倡化學走出實驗室的理由。讓化學走出實驗室可以節約資源。比,在實驗中需要用到的酒精燈、碘酒。走出實驗室,可以有效的節約這些不必要浪費的資源。走出實驗室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現在提倡的綠色化學理念,培養他們形成健康的理念。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有一定的幫助,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
二、讓實驗真正地走出實驗室
(一)小組合作,共同進步。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時教師會給學生分好小組。這樣,同學們會各自分工,齊心協力完成實驗,這一方法在走出實驗室的實驗中也同樣適用。因為,學生既然在一個班級里學習,那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合理的小組學習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積極的影響,對課堂效率的提高也有顯著的作用。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學習成績、小組內成員的男女比例進行合理分組,這些因素都關系到日后的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增加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因此,采用走出實驗室的教學方法是切實可行的。(二)多媒體教學,清晰生動。走出實驗室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化學教學。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媒介,它與科技發展有很大的聯系。所以,它和現在的學生比較貼近,它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和本節課有關的實驗視頻,在學習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通過多媒體展示實驗過程,它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會更強。通常這些實驗視頻還會配有語言解讀,讓學生理解的更為透徹。視頻教學還會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與記憶。如,在學習過濾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生活嘗試引導學生繼續探索,讓學生依據生活中一些過濾的例子激發學習興趣。過濾可以從撈餃子、清理豆漿豆渣開始。然后,對袋泡茶、自制凈水器進行進一步研究與學習。(三)課后討論,分享心得。教師提前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和各種因素分好小組,在每節課下課前十多分鐘時教師應給學生預留出時間,讓他們對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和觀看的實驗操作視頻進行分析,互相交流討論,說出各自的心得體會。因為,學生的成績高低不等。所以,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想法發表不同的意見。這樣,在討論中學生會獲得更多經驗。學生對這些經驗進行總結后,會發現走出實驗室學習化學知識存在很多優勢,它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學生每個人對實驗過程的細節都會有不同的把握,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對實驗過程有深入地理解。
總之,學生走出實驗室學習全新的化學方法,突破了原有的學習方式。走出實驗室,讓學生換其他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化學實驗原理,更好地應用到以后的實際操作中。教師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改進舊的教學方式。同時,也需要學生積極配合與思考,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慶利.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支架式教學設計研究[D].聊城大學,2017(06).
[2]胡先錦,胡天保.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04).
[3]羅小娟.基于課標下初中化學實驗改進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4).
[4]陳海生.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2).
作者:韓長青 單位: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鎮中學
- 上一篇:淺談農村美術教育另辟蹊徑
- 下一篇:生態語言學下方言現狀和創新措施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