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專業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探討
時間:2022-07-22 11:05:28
導語:農科專業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有機化學實驗是高等農業院校農科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實驗課。針對農科專業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作者從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保障;提升育人意識,提高政治素養;挖掘思政元素,優化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嘗試。將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構建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教學,可以實現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的“三位一體”。
關鍵詞: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農科專業
有機化學實驗是高等農業院校農學、植保、林學、動科等農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實驗課程,主要是從基本操作、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和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團的性質等方面開展教學。通過有機化學實驗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有機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其掌握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正確選擇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分離和鑒定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操作、準確觀察現象、合理處理數據,以及初步的設計實驗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驗中遇到問題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通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精益求精的科研能力[1]。為了進一步貫徹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根據相關文件精神要求,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進一步指明了課程思政建設改革創新的方向,為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因此,如何將課程思政引入到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有機融合實驗教學與思政教育,提升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效,培養德才兼備而又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
課程思政是在高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總書記強調,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中心環位置,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提出了“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當成政治理論課的事,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和“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要求[2-3]。傳統的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教師重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忽略思想政治、品行的學習。在學校層面,高校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很多學校存在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就顧不上課程思政。學校層面如果不能整體規劃、統籌兼顧,其他課程教學就很難有機融合課程思政教學。在教師方面,不少教師中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教學意識欠缺,教學積極性不高。一些教師對“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主觀上認識不足,深入理解和把握思政教育的內涵與意義,存在“重教輕育”現象。特別是那么幾輪教學改革下來,有機化學實驗課時不斷減少,教師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都很難,也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開展思政教學。在學生層面,大部分學生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忽略思想政治的學習。有機化學實驗課常常都被認為是有機化學課的附屬品,所以很多學生對有機化學實驗課在思想上不重視,甚至以“玩”的態度對待實驗課。因此,在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保障
總書記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要求,要把立德樹人放在中心位置,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課程思政不只是構建一門或者幾門標桿課程,而是要求所有課程都要發揮育人功能。首先學校要改變重科研、輕教學導向,引導教師潛心教學,教書育人。其次學校層面要統一領導,整體規劃、統籌兼顧,制定課程思政體制機制,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監督檢查機制,激發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為教師們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二級學院根據農科專業人才培養特點,修訂農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有機化學實驗課程特點,凝練課程的政治內容,組織課程教學改革,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提高農科人才培養質量[4]。
3提升育人意識,提高政治素養
全面推動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建設,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素養,更要具備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力軍,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意識決定了課程思政的育人實效。課程思政是一個新生事物,部分教師沒有對思政教育認識不夠,認為課程思政就是簡單的課程+思政。由于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理解不夠,難以很好地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有機融合,就更談不上積極參與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建設。專業教師迫切需要轉變觀念,實現從以前的單純的知識的傳授到現在教書育人的轉變。所以專業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思政教育的內涵與意義,主動學習現代先進教育理念。積極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的交流,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意識[5]。只有準確把握教授課程思政建設意識的學理內涵,才能有效推動課程思政在實踐中的落地生根。
4挖掘思政元素,優化教學內容
有機化學與有機化學實驗是一門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的科學,在課程蘊含著豐富的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和社會責任等思政元素。專業教師需根據農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有機化學實驗課程的特點,挖掘出有機化學實驗課程蘊含的課程思政內容。例如:在有機化學實驗課程介紹時,引入屠呦呦研究合成抗瘧疾新藥青蒿素與雙氫青蒿素而被授予2015年諾貝爾獎,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6]。在實驗的安全知識教育中,引入2018年北京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實驗室安全事故,引導學生敬畏規則,樹立專業安全意識,建立社會責任感。在蒸餾實驗當中,可以引入中國人民在古代就掌握了白酒釀造工藝,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進一步樹立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在乙酰水楊酸的制備實驗中,引入萬能藥阿司匹林的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化學的重要地位,增強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和責任感[7]。在紙色譜鑒定氨基酸實驗中,濾紙上噴上顯色劑之后會顯色,引導學生思考顏色變化之后的本質,理解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系。在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堿的實驗中,可以引入茶道,介紹我國優秀的茶文化,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還可以普及興奮類藥物的雙重性,引導學生遠離,真愛生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8]。
5結語
有機化學實驗是高等農業院校農學、植保、林學、動科等農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實驗課程。全面推進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建設,發揮有機化學實驗的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農科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從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保障;提升育人意識,提高政治素養;挖掘思政元素,優化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嘗試。將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實現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的“三位一體”。
參考文獻
[1]聶旭亮,熊萬明,陳金珠,等.短學時農業院校農科專業有機化學實驗的慕課教學改革思考[J].江西化工,2017(04):36-37.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2020-06-18].
[3]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2020-6-18].
[4]朱國賢,謝木標,陳靜,等.無機化學教學中“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OL].大學化學,2021,36:1-6.
[5]胡敏華,葉文峰,袁明.思政在高校有機化學實驗課程中的有效性探索[J].云南化工,2019,46(04):195-196.
[6]劉剛,張恒,馬瑩,等.大學有機化學實驗課程中的思政案例設計[J].大學化學,2020,35(07):53-60.
[7]嚴永新.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教學探究[J].山東化工,2020,49(05):175-176.
[8]朱敏.在有機化學實驗中滲透“課程思政”元素的探索與研究[J].廣州化工,2019,47(06):153-155.
作者:聶旭亮 熊萬明 劉長相 吳蘇琴 陳金珠 單位:江西農業大學理學
- 上一篇:高校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新模式
- 下一篇:農林院校有機化學教學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