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類磁現象模式論文
時間:2022-04-14 07:46:00
導語:股價類磁現象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傳統的股價行為模式及其缺陷
股價行為模型通常用著名的維納過程來表達,維納過程是馬爾可夫隨機過程的一種特殊形式,在物理學中用于描述大量粒子相互碰撞情形下單一粒子的運動形態,也被稱為幾何布朗運動。方程是描述股價行為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模型。
附圖
在此,參數μ的大小應取決于投資者不能過分散化而消除的那部分風險,即系統風險的大小,同時也取決于股票市場所依存的經濟體系中的利率水平,也就是說,投資者是理性的和風險回避的,他根據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來估價證券并根據風險程度來要求高收益率補償。但是,有兩種情況通常會使人們追求風險而不是回避風險。①假設一個投資者在穩虧8萬元或有80%的機會虧損10萬元或有20%的機會什么也不虧之間作出選擇,二者的期望收益率是相同的,而前者是無風險的,后者是有風險的,但絕大多數投資者會選擇后者。②假設一個投資者在穩賺10元或有99%的機會什么也沒有或有1%的機會賺1000元之間作出選擇,大多數投資者也會選擇后者。同時,μ隨著時間、宏觀經濟環境、相關經濟政策和投資者對未來預期的變化而變化,μ更多地表現為隨機過程而不是常量。
其次,如果我們以方程來擬合股票價格的行為過程,不考慮噪聲干擾σdz,則直線ds/s=μdt在相當長的考察區間內經常表現為向下傾斜,也就是說,μ在很多情況下表現為負值,這顯然與其定義相背離。
再者,股價的馬爾可夫性質是與市場的弱有效性相一致的。也就是說,股票的現價包含了所有歷史信息,根據股價的任何一種歷史形態模式其上漲和下跌的概率都是50%,ε服從標準正態分布,正反映了這種無偏性。但在現實中,投資者在設定主觀概率時并不是無偏的,這種有偏設定必然導致△s/s的有偏分布,所以技術分析依然為廣大投資者所廣泛使用,ε~N的假定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最后,方程所代表的股價行為模式僅僅是股價行為的狀態描述,它不涉及這種行為形成的原因和方程,它不能提供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而只是一個令人喪氣的結論——股價是不可預測的。
二、股價形成中的類磁疇現象
股票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首選從市場表現看股價和凈資產不存在正相關關系。其次,股價不是所謂的未來股息的貼現值,因為至少在中國證券市場上,二者從來都不是一致的,投資者并不在意股息的有無或多少,甚至股息的分配被認為是壞消息,因為它經常使投資者得不償失。再者,股價跟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沒有什么必然聯系,因為市場上各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懸殊。A股、B股和H股的市盈率各不相同,盡管它們屬于同一家上市公司。最后,股價是否就是由預期來決定的呢?公司重組推動股價上漲,但是重組失敗后,股價并沒有返回原地,而仍然高于原價。而重組成功了股價依然要下跌而不是維持高位。所以說預期很重要但不是根本的決定因素,是供求決定了股價,是投資者中多空雙方的力量均衡決定了股價。
在投資者中,有的看空,有的看多,而同為看空或看多的投資者之間對股價預期的態度又有強弱之分,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所有投資者的共同行為決定了股票的價格,股票市場中的投資者和磁性材料中的磁疇具有相同的性質和作用。
在磁性材料中,原子磁矩自發磁化在不同的小區域內有序取向形成磁疇,磁疇是小范圍內具有相同的磁矩取向的原子磁矩的集合。眾多磁疇的取向是不一致的,以90°疇為例,任一磁疇與相鄰磁疇的取向垂直(有的90°疇相互之間并非90°,但我們只考慮垂直的情況)。在沒有外磁場的情況下,各具不同微觀磁性和方向的磁疇的總體并不表現出宏觀磁性,整個磁體處于總自由能極小狀態。在外磁場作用下,一方面與外磁場同向的磁疇疇壁外移,一方向與外磁場反向的部分磁疇和與其垂直的磁疇發生轉動,能量增加,磁體表現出宏觀磁性。
附圖
的產生和擴散。
附圖
其中:S[,0]為封閉系統下股價的期望值,E[,t-1]由方程確定,{ε[,t]}為白噪聲過程。
三、股價運動中的類磁化現象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線,看H是如何決定M和B的,如圖所示。磁性材料的磁化過程可分為四段。①0~a段,起始可逆部分,它是由可逆的疇壁位移造成的,由于H的作用,使與其同向的磁疇疇壁外移,相應地與其反向的磁疇疇壁內移,從而導致M在H方向上增大。這一過程是可逆的。②a~b段,不可逆疇壁位移所形成的非線性部分。③b~c段,可逆磁疇轉動所形成的趨近飽和部分。
附圖
根據我們前面討論的結果可知:M和B分別對應于股票市場的E和g,現在將磁化曲線在時間軸上展開,如圖所示,顯然是一個典型的利好作用下的股價上漲過程,我們可以在任何一支股票的K線圖中看到這種形態,它與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推進浪有著驚人的吻合,現在我們來討論產生這一結果的內在機理。
①在0~a段上,由于受到處場作用的正向沖擊,多空雙方力量均衡被打破,多方開始占優,股價上升,對單個投資者而言,m[,i]值稍有增大。但這種狀態因為要克服盤整狀態的粘滯力而消耗較大能量,從而△m[,i]較小,表現為溫和看漲,一旦外場作用消失,系統會在能量最小化的推動下返回初始的穩定狀態,表現出可逆性。
②在a~b段上,由于利好的持續沖擊,市場人氣被激活,多方建立了絕對優勢,市場看多愿望強烈,即使外力場作用下降,股價也拒絕下調,從而形成股價上漲行情中的主升浪。
③在b~c段上,由于股價的持續高漲蓄積了較高的勢能,導致系統的能量大幅增加,一旦外力場作用消失,系統無法保持穩定狀態造成股價回落,因為無論是資金的注入還是利好消息的出臺和擴散都不可能是無限持續的,必然導致投資者的恐高心理,從而推動n曲線左移,在一定的股價高度,它抵消了外場作用推動的n的右移,達到飽和狀態,并表現出可逆性。這類似于磁性材料中隨著磁化強度的增加而由表而磁極產生的與H反向的退磁場,所以我們將股價的這種行為稱為“退磁場效應”。
以上我們分析了在外場正向沖擊下股價上漲行情的內在機理。如果H反向,我們就可得到一個正好相反的股價下跌行情的運行軌跡,其內在機理是一樣的。
四、股價調整中的類磁滯現象
在外場的正向沖擊消失后,股價上漲結束,在“退磁場效應”的作用下,股價回落。但是如果不存在反向的外力場沖擊,股價并不會由S[,t]返回S[,t-1],即H→時。要使S[,t]回到S[,t-1],必須施加一反向沖擊。因此股價對外界影響存在著滯后效應。艾略特波浪理論的調整浪就是這種效應的最好例證。有趣的是,這種現象與磁性材料的磁滯效應正好吻合。
由于存在著磁滯現象,所以磁性材料在外磁場作用下的磁化強度或磁感應強度表現為如圖所示的曲線,被稱為磁滯回線,將磁滯回線在時間軸上展開,如圖所示。由于M和B分別與E和g相對應,我們發現實線部分就是一個典型的股體上漲過程的調整軌跡,而虛線部分則是股價下跌行情的調整軌跡,a~b是上升過程的調浪,c~d則構成下跌過程的調整浪。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由于存在著“磁滯效應”,和之間的關系是非線性的,對是滯后反應的。
從國有股減持方案出臺后所造成的股市狂跌和暫停實施后反彈行情中股指的表現可以看出和之間的非線性的和滯后的關系。
附圖
五、結論
由前面的討論可知,股價是由反映市場強弱變量所決定的,股價的行為可由下式來表述:
附圖
而E值則由包括資金面和消息面的外界因素來決定,由于存在著退磁場效應和磁滯效應,E對外界因素的反應是非線性的和滯后的。
在此,我們運用磁學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合理地解釋了股價的形成過程和微觀機理,克服了傳統股價行為模式只反映股價的市場表現而不反映其內在原因的缺陷,同時為證券市場的技術分析方法提供了佐證。但是由于投資者對股票價值的認識屬于私人信息,在數據收集中會遇到逆向選擇的問題,所以該方法的實際效果還依賴于能夠真實顯現投資者信息的數據收集機制。
- 上一篇:基金監管模式現狀論文
- 下一篇:司法干部作風建設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