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編制的問題
時間:2022-01-21 09:29:13
導語:論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編制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從方案編制的依據、施工計劃、施工安全措施、勞動力安排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修改建議,使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更加完整。
關鍵詞:高支模,施工方案,編制依據
1概述
為加強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09年5月13日下發了《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建質[2009]87號),通知中明確規定了安全專項方案編制內容。2009年10月26日,建設部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對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的監督管理,特制定了《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2009]254號),對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細化,但在實際編制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
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安全專項方案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及修改建議
2.1工程概況不明確、不具體
高支模專項方案在編制過程中針對性不強,容易模糊工程概況的重點,只說明工程基本概況,而非高支模分部分項工程的概況。高支模專項方案工程概況應重點突出該分部分項工程的概況,應詳細說明高大模板工程特點;施工要求、氣候環境、周邊環境和技術保證條件;支模區域、標高、高度;支模范圍內的梁板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澆筑方法;支撐的地基情況;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等。必要時,可用圖表表示。此外,工程概況還要求說明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這里的施工要求一般是依據設計要求提出的,也可以是依據高支模工程施工環境、工程特點等特殊因素提出的。技術保證條件指針對施工要求應當滿足的技術保證措施,如管理制度、管理人員配置、機械設備及材料供應條件、施工技術條件等情況簡要說明。
2.2編制依據不全面或范圍太廣、針對性不強
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編制依據應緊密結合方案本身,方案中涉及的內容必須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作為依據;方案中未涉及的,則不應列出,并且列舉時,名稱及編號應具體正確,為現行有效版本。編制依據還應包括國標圖集、設計文件及施工組織設計等,不應遺漏。
2.3施工計劃未與高支模工程緊密結合
施工計劃主要包括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兩部分內容,在要求內容全面、可行的同時,更應注意與高支模工程的結合性。施工進度計劃并不是指全部工程內容的進度計劃,而是指該分部分項工程實施這一階段的進度計劃,不應涉及其他施工階段。可以采用時標網絡圖或時標橫道圖表示,并附必要文字說明。材料與設備計劃宜采取表格的形式,說明材料與設備的名稱、規格、單位及數量等內容,所列內容應與施工工藝、保證措施等相一致,不應出現該高支模工程未涉及的,也不應缺失應采用的。
2.4施工工藝技術編制過程常見問題
施工工藝技術內容是專項方案編制的重點、核心內容,該部分編制內容多、難度大,應重點從搭設技術參數、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構造設置、模架支撐系統的基礎處理、模板安裝質量要求及檢驗、模架的分階段檢查驗收等方面進行闡述、說明。1)技術參數不具體,直接引用規范的原文,沒有明確的數值。比如針對梁模板支撐體系,應結合工程實際明確說明梁位置、梁寬度、梁高度、支模高度;面板材料、規格、尺寸、間距;梁側次楞、主楞材料、規格、尺寸、間距;梁側模穿梁螺栓直徑、間距;梁底次楞材料、規格、尺寸、間距;立桿沿梁長方向間距、梁寬方向間距;梁底立桿根數;水平桿步距;掃地桿設置;頂層水平桿設置;剪刀撐設置的間距、夾角、位置;底座或墊板材料、規格、尺寸等,避免直接引用規范的原文,沒有明確的數值,否則方案的可操作性、針對性不強。2)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中忽略混凝土澆筑相關內容。在編制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內容時,經常忽略混凝土澆筑的內容。混凝土澆筑的時機、順序、方法、速度、分層分段的厚度和寬度等澆筑措施內容與模架體系安全息息相關,應明確相關內容,確保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3)構造設置忽略拉結構造等措施。在方案編制過程中,構造設置往往只體現立桿、水平桿、剪刀撐等的設置,忽略架體與周邊柱及結構的連接構造,如抱柱措施、連墻裝置、架頂鋼絲繩拉結措施等,應體現并細化拉結構造,如抱柱數量、位置、拉結間距及節點圖等。4)未明確模架體系的分階段驗收及各階段驗收內容、要求。模架體系驗收應分階段進行,一般包括模架搭設過程中、模架搭設完成后、模架使用過程中三個階段,各階段驗收內容、要求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進行編制。同時應明確架體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模板安裝質量要求等。
2.5施工安全保證措施編制過程常見問題
該項內容涉及內容較多,包括管理人員組織機構、施工技術安全措施、監測監控措施、文明施工與環保措施、應急救援預案等,而且每項內容中又可細分為很多小項,應結合項目具體情況進行編制。1)施工技術安全措施不全面、針對性不強。施工技術安全措施中容易缺失模板拆除安全技術措施、季節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防火、防雷措施等內容。而且,當引用相應的規范、標準時,應避免相關規定區間值的引用,明確為具體數值,否則針對性不強。2)監測監控措施不具體。監測監控措施是指針對涉及專項施工安全的相關數據或信息的監測,如模板支撐系統在搭設、鋼筋安裝、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及混凝土終凝前后模板支撐體系位移的監測監控措施。編制內容應明確監測目的、監測要求、監測儀器及方法等,并有相應的圖示及說明。3)應急救援預案不明確。應急救援預案應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職責、明確程序、明確能力和資源。明確職責應明確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及其所擔負的職責;明確程序應明確完成應急救援任務所包含的程序及各程序之間的銜接和配合,并對各應急程序能否安全可靠地完成對應的應急救援任務進行確認;明確能力與資源應明確項目部現有的可用于應急救援的設施設備的數量、分布位置及項目部應急救援能力、外部救援資源等。
2.6勞動力計劃不全面
勞動力計劃要求確定工程用工量并編制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備表、特種作業人員計劃表,同時應注意與應急預案人員的要求相一致。
2.7計算書及相關圖紙編制過程常見問題
1)荷載取值有誤。計算模板及腳手架的荷載,分為荷載標準值和設計值。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模板及支架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荷載設計值以標準值乘以相應的分項系數計算求得。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當其效應對結構不利時: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35;當其效應對結構有利時:一般情況應取1;對結構的傾覆、滑移驗算,應取0.9。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一般情況下應取1.4;對標準值大于4kN/m2的活荷載應取1.3。2)計算書中所取參數、構造措施中相關參數、施工現場實際搭設數據三者之間不一致。如項目部采購或租賃的支模材料質量參差不齊,計算時沒有充分考慮材料質量、截面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材料強度取值不當,與實際不符;現場施工擬采用立桿加上下可調托架的,計算書則用鋼管扣件受力形式,但高支模,尤其是梁截面大、荷載大的高大支模,不應采用鋼管扣件受力而應采用立桿上加U形頂托形式。3)計算時應考慮施工的可行性。如木方常規長度為2m,按三等跨連續梁計算時,跨度不得大于650mm。如跨度為900mm,則只能按兩等跨連續梁計算。4)未驗算立桿基礎承載力。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對需要處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礎應明確處理方法,并對其承載力進行計算。當立桿支撐在地基上時,應驗算地基土的承載力。在驗算過程中,應按JGJ130—2011第5.5款選擇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當立桿支承在樓面上時,只驗算樓板的抗沖切強度,這是不全面的,必須驗算樓面結構的承載力(抗彎強度、抗剪強度、局壓等)。對于本層澆筑區域下層搭設模板支架的情況,應對下層模板支架的承載力和變形進行確認,明確下層結構模板支架的拆除時間,必要時保留下層支架,確保結構安全。5)高支模工程附圖缺失,制圖不全面、不規范。高支模工程附圖經常缺失,僅有平面圖,不附立面圖、剖面圖,或不附剪刀撐布置圖等。而且,每幅圖都有應標明的內容、數據等,如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應結合梁、板結構的布置、實際尺寸,標明立桿、水平桿、豎向剪刀撐、水平剪刀撐、掃地桿及可調頂托等的設置形式、位置尺寸等,制圖過程中容易出現標示不清、表達不明,制圖不嚴謹、規范的現象。圖與圖之間、圖與計算書之間應相互一致,不矛盾。6)細部節點圖缺失。對局部需明確表示的部位,如抱柱、連墻、架頂鋼絲繩拉結等節點部位、不同斷面梁的支模節點部位等,需細化相關節點構造,補充相應的節點構造詳圖。
3結語
在高大模板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中,應重視上述存在的問題,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編制有針對性的、完整的、正確的專項施工方案,確保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
作者:任安安 單位: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徐建明,沈建明.模板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J].建筑安全,2003(3):57-59.
[2]董保業,王建峰.編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門窗,2003(3):7-8.
- 上一篇:學齡前兒童賞識教育研究
- 下一篇:賞識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