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術探析
時間:2022-02-01 09:51:25
導語: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原材料質量、搭設方法對模板支撐體系的穩定性、承載能力起決定作用。通過某學校高大梁板支撐體系設計計算,闡述了高大模板工程主要施工工藝與施工要點,提出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務必要嚴把“四關”,為建筑工程超高、超重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要點
1概述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分項工程,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支撐體系失穩倒塌,會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給施工單位造成重大損失。本文通過一個學校風雨操場梁板施工實例,闡述了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點、難點及應對措施。必須從模板支撐體系設計計算、原材料質量、施工工藝、安全管理幾個方面加強施工管理,才能防范和遏制高大模板施工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為類似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提供參考。
2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思考
近期,一些地區在高大模板施工過程中接連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給建筑施工企業造成重大損失。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項目主要安全管理人員思想麻痹,對高大模板的施工重要性、危險性認識不足,安全檢查流于形式,冒險作業,不按施工方案施工,發現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落實等。為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我們要科學合理組織施工,吸取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只有對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嚴把“四關”(嚴把方案編審關,嚴把方案交底關,嚴把方案實施關,嚴把工序驗收關),才能確保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順利進行。
3某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工藝實例分析
3.1工程概況。某學校工程總建筑面積為37510m2。其中1號樓為6層,半地下室2層,-2層風雨操場部位底板結構標高-11.45m,頂板標高-0.1m,層高11.35m,主框架梁800×1500,局部最大框架梁800×2200,支模高度最高11.35m,最大跨度25.4m;-1層層高5.35m;最大樓板厚度200mm。該工程的模板支撐體系大部分屬于高大模板。模板工程施工難點是梁跨度大,梁體較大。重點是要確保高支模穩定,安全,無事故。3.2模板支撐體系設計。梁、板模板支撐體系采用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采用48.3×3.6(驗算時統一取48×3.0)鋼管、配套扣件、50×100(驗算取45×90)木方次楞、主楞采用雙鋼管及可調托座搭設(可調托座底板厚度:扣件式不小于5mm,底座螺桿外徑不小于36mm)、18厚木模板,M14高強(或M12普通)對拉螺桿。3.3搭設方法。3.3.1梁1)類梁(截面積1.2m2<S≤1.76m2):立桿縱距450,梁底木方間距不大于200,梁下每排設6根承重立桿。2)類梁(截面積1.0m2<S≤1.2m2):立桿縱距450,梁底木方間距不大于200,梁下每排設5根承重立桿。3)類梁(0.49m2<S≤1.0m2):立桿縱距450,梁底木方間距250,梁下每排設4根承重立桿。4)類梁(截面積0.18m2<S≤0.49m2):梁底木方間距250,梁下每排設3根承重立桿,橫向間距500,縱向間距900。5)類梁(截面積S≤0.18m2):梁底木方間距250,梁下每排設2根承重立桿,橫向間距不大于900,縱向間距900(未注明的單位均為mm)。3.3.2樓板厚度不大于200的板下:立桿縱橫向間距均為900×900,次楞木方間距不大于300,雙鋼管主楞,主楞間距900(未注明的單位均為mm)。3.4工藝流程3.4.1樓板模板施工工藝流程搭設支架→抄平→擺放主梁→樓板模起拱及標高調整→鋪放模板→刷油、清理→驗收模板平整度、標高及支撐體系。3.4.2梁模板施工工藝流程梁軸線復核→搭設支模架→調整立桿頂部托座高度→擺放主梁→鋪梁底模板和固定→梁底(先主梁、后次梁)起拱→綁扎梁鋼筋→安放梁側模板→梁側模支撐(對拉螺栓)→檢查梁模軸線、標高、截面尺寸→模板加固。3.5主要施工方法及要點。1)施工前對模板支撐體系的原材料進行全部檢查驗收。2)支撐體系立桿間距宜成模數,水平桿縱橫拉通連接,立桿連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搭接。梁板支模架應設置縱橫向水平桿、掃地桿及水平與垂直剪刀撐。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m,并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3)搭設高度不小于6m的支模區域應先澆筑墻、柱等豎向結構的混凝土。柱、墻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值70%后,模板支撐架水平桿在柱墻底、中、頂部頂緊并在柱上設置抱箍,這樣可提高支撐架的整體穩定性。4)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5)高空施工操作平臺搭設:在高支模范圍內邊梁的模板位置,應及時搭設施工操作平臺,用18厚木模板鋪設施工操作平臺。6)滿堂模板支架高度小于8m時,支撐架四周側面向里的第一跨要設置豎向斜桿,架體底層和頂層要設置豎向斜桿,并要在支撐架內部每間隔5跨由底到頂橫、縱向均采用鋼管搭設剪刀撐。7)搭設高度8m~20m的模板支撐架,在頂層1個步距兩根水平拉桿中間橫縱向要加設一道水平鋼管拉桿,高支模區域的柱墻模板支撐體系要成整體。高支模施工時應設上下人行通道、安全平網防護及防跌層、操作層。對獨立模板支撐體系,架體高度與架體的總寬度之比應小于3。8)梁模板安裝。按梁模板方案間距要求鋪好方木,然后鋪放梁底模板,鋪放時與柱頭對接并釘牢,并用50mm×100mm木方作立檔和立檔支撐,用30mm寬,18mm厚木模板壓緊側模底部(或者使用鐵制側??ü刺娲鷤饶耗_)。然后吊直側模,根據梁高度不同,加14穿墻螺桿加固。9)對于跨度大于4m的梁、板應在跨中起拱,起拱高度為梁、板跨度的0.1%~0.3%。10)高支?;炷翝仓?梁混凝土澆筑時,宜先澆筑中部后澆筑兩邊,采用對稱澆筑方法。11)在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或方案編制人員應當向從事高支模施工的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書面安全與技術交底。12)監測措施。采用經緯儀、水準儀對支撐體系進行監測,主要監測體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炷翝仓^程中,派專人檢查支架和支撐情況,發現下沉、松動、變形和水平位移情況的應及時解決。3.6某學?;炷亮?。KL53(5),梁截面尺寸800×2200模板部分計算書3.6.1面板驗算1)抗彎驗算:Mmax=0.1q1靜L2+0.117q1活L2=0.279kN•m;σ=Mmax/W=6.462N/mm2≤[f]=15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νmax=0.677q2L4/(100EI)=0.232mm≤[ν]=L/250=0.8mm,滿足要求。3.6.2主梁驗算1)抗彎驗算:σ=Mmax/W=99.555N/mm2≤[f]=205N/mm2,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Vmax=5.323kN,τmax=2Vmax/A=25.108N/mm2≤[τ]=12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跨中νmax=0.033mm≤[ν]=L/250=1.4mm,滿足要求。3.6.3立桿驗算1)長細比驗算:λ=l0/i=94.34≤[λ]=210,長細比滿足要求,查表得:φ=0.634。2)風荷載計算:Mwd=γ0×φc×γQ×Mωk=γ0×φc×γQ×(ζ2×ωk×la×h2/10)=0.003kN•m。3)穩定性計算:fd=Nd/(φA)+Mwd/W=62.447N/mm2≤[f]=205N/mm2,滿足要求。3.6.4對拉螺栓驗算M14對拉螺栓軸向拉力設計值:Ntb=17.8kN,對拉螺栓受力N=13.569kN≤Ntb=17.8kN,滿足要求。
4結語
本文系統闡述了高大模工程施工要點與計算方法。高大模板施工技術較為復雜,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做好高大模板工程的過程檢查與驗收工作。施工單位必須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杜絕傷害事故的發生,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的建筑安全生產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如兵,劉富華,錢軍,等.某廠房高大模板支撐體系設計與現場實測分析[J].施工技術,2017(46):85-88.
[2]盧偉,文潤發,王國保,等.轉換梁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受力狀態監測技術[J].建筑技術,2015(46):716-719.
作者:周飛 單位:深圳市福田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發展建議
- 下一篇:高層建筑結構隔震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