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改造工程設計研究

時間:2022-09-09 10:39:47

導語:綜合改造工程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合改造工程設計研究

摘要:天都路綜合改造工程位于合肥經開區南區,項目北起區界,南至方興大道,全長約7000m,規劃紅線寬度分別為30m、45m和60m,雙向四車道與雙向六車道斷面布置形式。文章主要論述工程總體設計與綜合改造精品化設計,其中包括總體設計、交通組織設計、排水改造、精品化設計等。

關鍵詞:橫斷面設計;老路利用;排水設計;綠化設計

1引言

道路,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位成員共同的記憶。雖然時代變遷、科技不斷更新、城市不斷擴大,但好的道路給予人最深刻的感受幾乎沒有變化——舒服怡人的尺度、多樣的活動空間、活潑的街道氛圍,充滿活力的商業,甚或是空氣中彌散的引人食欲的氣味。本文結合天都路綜合改造工程,闡述了城市道路綜合改造與精品化設計的一些要點。

2工程概況

天都路位于合肥經開區南區工業核心區,是一條縱貫南北的重要交通性道路,項目北起區界,南至方興大道,全長約7km,規劃紅線寬度分別為30m、45m和60m,沿線以工業用地為主,局部分布有商住、科教用地。現狀為水泥路面,路面破損嚴重,行駛指數低,舒適度較差,大部分路段缺失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交通安全性差,部分路段綠化長勢良好,沿線建筑店招形式多樣,門前雜亂,建筑外墻與環境不協調。

3總體設計方案

天都路位于工業核心區內,項目的改造由服務周邊企業出行的區內道路,轉變為服務合肥市南部區域交通的重要通道,提升經開形象的精品大道,加速經開發展的轉型之路。

3.1交通組織設計

道路沿線分別與青翠路、芙蓉路、北海路、繁華大道、石門路、丹霞路、耕云路、錦繡大道、紫蓬路、紫云路、湯口路、臥云路、方興大道等13條道路相交。交通組織主要對沿線交叉口的合理渠化;工業區、居住區車輛出入合理組織;公共交通結合居住、工業區換乘合理,人行過街布置合理進行系統設計,做到了行人、非機動車及機動車各行其道,和諧友好共處,保證了交通的安全、合理、暢通性。

3.2橫斷面設計

規劃北區界—芙蓉路城市支路,紅線寬30m;芙蓉路-繁華大道為城市次干路,紅線寬45m;繁華大道-錦繡大道為城市主干路,紅線寬45m;錦繡大道-方興大道為城市主干路,紅線寬60m。根據規劃道路等級及紅線寬度,合理布置橫斷面,結合工業區特點,橫斷面設計為三幅路形式,雙向四車道與雙向六車道橫斷面布置形式,既保證了交通需求,又打造了開場、通透的精品大道,且保留了現狀長勢較好的大喬木。錦繡大道以南結合人行道外側7.5m寬綠化,設置1.5m園路,改變了以往單純的綠化效果,使行人穿插于綠化之間,更加親近于自然。

3.3老路利用設計

現狀老路基本為混凝土路面,根據設計方案,天都路老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需破除重建,項目所處建成區,工程運方、棄方處理都很困難,本次老路破除產生的大量混凝土板塊勢必成為建筑垃圾而破壞環境,無處安放。本次節能環保、節約利用的原則,本次設計考慮現場設置破碎石料站,將老路板塊集中破碎,并達到填石路基要求的石料后,作為下路床回填材料,變廢為寶,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工程造價。

3.4排水管線設計

①根據《合肥經開區(南區)市政基礎設施綜合規劃(2016-2020)》,沿線多處為內澇高風險區域,本次對主排管涵按P=5年進行投標改造。通過Info⁃WorksICM軟件建立數學模型,現狀穿日立建機雨水箱涵結合道路改造沿路新建,弱化原穿地塊箱涵排水功能,并沿耕耘路-清潭路-錦繡大道-習友路新建提標箱涵設計管徑為2×B4500H2500~2×B4800H2600;建成后實現該雨水系統提標。②繩鋸法在市政管網中的應用:新建雙孔B4800×H2600雨水箱涵,設計時新建箱涵同道路兩側佳通企業內部綜合管廊存在交叉,為保證企業正常生產,對現狀綜合管廊破除恢復,本次破除方案采用繩鋸法保障了企業現狀管線的正常運營。③供水管線保護措施:現狀經開區管徑DN800~DN1600供水主管網位于改造后快車道內,埋深>2.5m有720m,埋深<2.5m有2360m,該供水管道無法遷改,設計中擯棄了放坡開挖管線周邊土體,暴露出管身,在管身安全距離外砌筑側墻,加蓋蓋板,以蓋板涵的結構形式承擔道路結構荷載、車輛荷載及周邊土側壓力的做法。考慮為高壓主供水管,管道周邊一定安全距離范圍內的土體不能擾動時,該做法便存在蓋板涵跨徑增大、蓋板受力增大,結構構造尺寸偏大等諸多不利因素,從而對結構安全及工程造價具有很大影響。本次采用鋼板樁支護+拉錨體系運用到管線保護蓋板涵的設計,不僅可以避免對管道周邊土體擾動,滿足特殊管道水土保持的要求,同時能最大程度減少蓋板涵跨徑及涵內回填材料,大大節約工程造價。

3.5綠化設計

①創造一條優美的景觀大道,實現氣勢宏大、生態舒適的森林式道路:人行道栽植法國梧桐,冠大蔭濃,機非分隔帶采用喬木+地被形式,路側綠線采用喬木+花灌木+草的形式,打造大氣、統一的植物景觀,達到“春花、夏蔭、秋葉、冬綠”的效果。②合理搭配植物群落,營造“舒適、生態”的道路景觀空間,打造“詩畫綠境,生態之城”:綠線設置游步道,路側設置組團,以展現道路景觀的變化性和美觀性,形成波浪式的植物景觀,居民漫步,怡然自得。③點綴花境,激發城市活力,飽滿居民熱情:重要道路交口、機非分隔帶,栽植草花,形成花境,色彩艷麗動人,生機盎然,激發居民的生活熱情。

4精品化設計

4.1城市家具設計

城市家具是城市景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所發揮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還要體現其裝飾性和意象性,城市家具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文化水準。天都路通過對公交站臺的設計,體現城市家具的精細化、精品化,設計中采用鋼結構骨架,形成硬朗外形,與工業區用地性質相呼應,顏色采用8度灰,既體現了高端硬質,又不失穩重。

4.2多桿合一設計

為營造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空間,高效利用道路資源、活化道路公共空間,道路空間內的各類交通、市政和景觀設施桿件進行梳理和有序整合,取消不必要的桿牌,使得數量眾多的各類交通信息、交通設施桿件、市政設施桿件以及綜合信息服務牌等設施,以立地條件、結構特征以及現有分布點位為依據,進行有序的分類歸并,使得街區精品化、精細化。天都路最大化進行桿件合并,保證界面清晰干凈。

4.3周邊銜接設計

沿線建筑立面結合道路綜合改造一并進行提升改造,建筑立面以“五彩經開,魅力新區”為主題,著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現代建筑風格,展示工業新風貌,街區新形象。對底商現有墻面采用裝飾砂漿重新粉刷,店招綜合規整,樣式統一,設置格柵,對空調外機進行遮蓋,提升品質形象。

5結束語

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為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需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迫切需要從“以量取勝”轉變為“以質取勝”。作為居民工作、生活、休閑活動的場所,人們對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和便捷、環境的優美整潔以及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都有了更高的期望,因此綜合改造精品化城市建設是適應城市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點晴之筆。天都路綜合改造精品化設計工程作為現階段城市的建設由“粗放型”轉變為“精細化、精品化”應運而生的產物。本文主要介紹了天都路綜合改造的總體設計思路和精品化設計,希望可為今后類似綜合工程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S].

[2]CJJ169-2012,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S].

作者:張平 單位:合肥市市政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