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策略分析

時間:2022-09-10 09:31:19

導語:控制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控制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策略分析

摘要:在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與測繪工程技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同時也對測繪工程技術的精度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雖然我國測繪工程技術精度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但是對于某些行業來說,精度水平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并且為了測繪工程技術能夠為我國軍事、海洋研究、工程建設提供更為準確的地理信息資料,我們仍然要進一步提升測量工程技術的精度,以適應社會和科技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策略;應用現狀

通過城市發展我們了解到,城市建筑越來越密集,城市路網越來越復雜,因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準確掌握建筑物所在的位置,明確公路路網的準確位置,才能為建筑建設以及公路導航提供準確的資料,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能變得更加便捷。由此可見,高精度的測繪工程技術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理可以推斷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的提升也將促進其他行業的技術發展與技術革新。所以,本文則從現代測繪工程技術發展趨勢入手,對控制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1現代測繪工程技術發展趨勢

1.1測繪工程技術的作用。通過應用測繪工程技術,我們能夠對地面的情況進行準確的了解,比如地面的建筑情況、公路路網布設情況、地形地勢情況,我們將這些信息搜集起來并進行分析,能夠繪制出調查區域內的地理信息,為城市規劃著以及工程實施者提供詳細的基礎資料。另外,很多測繪工程人員也構建了地理信息共享平臺,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相應的數據資料,地理信息共享平臺技術的提出更是展示了測繪技術對各行各業產生的影響[1]。1.2測繪工程發展現狀。在建筑工程中,技術人員往往會在施工前期以及施工過程中采用測繪工程技術對項目所在地客觀環境以及施工實際情況進行測量,從而實現施工質量的控制,保障施工項目的安全進行。由此可見,高精度的測繪技術是建筑工程技術的重要保證,并關乎著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隨著電子信息技術以及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我國測繪技術的創新和改革也獲得了全新的思路。我國科研人員也將發展高精度測繪技術作為首要的研究目標,數字化、智能化的現代測量工程設備也不斷地被巖質出來[2]。根據目前我國測繪工程技術研究與應用情況我們可以發現,應用形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所體現:首先,隨著電子信息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測繪工程技術逐漸實現了智能化,并且我國現代化經濟的發展也獲得了更多的方向,現代經濟結構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其次,通過將目前的車工程技術與傳統的技術進行比較我們發現,現代化測繪技術的應用為工程測繪帶來了許多的可能,隨著各個行業從業人員技術應用思路的不斷創新,測繪技術在其他行業中的應用也促進了技術的多元化發展[3]。第三,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現代測繪工程中的應用,為測繪信息的采集與傳輸提供良好的條件,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測繪工作的效率與精度,通訊技術、衛星技術的應用更是避免了紙質信息傳輸所帶來的問題,提升了數據處理的速度與質量。1.3測繪工程應用及發展趨勢。構建工程控制網已經成為測繪技術人員主要關注的技術思路。在工程控制網中,技術人員會融入監控技術,實現地理信息的實時監控與實時采集,實現測繪工程資料的動態化采集,也能實現測繪工作的全過程檢測。在控制網中,通過技術人員融入的信息傳輸技術以及自動化控制技術,能夠進一步實現地理信息的遠程采集與傳輸,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地理信息數據采集的工作難度,提升了采集的速度與精度[4]。隨著各行各業測繪技術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測繪數據處理方式也將變得更為復雜,所以技術人員所面臨的工作量會越來越大,因此急需一種能夠減輕測繪人員工作量的技術。通過借鑒其他行業中數字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情況我們發現,在工程測繪技術中同樣可以通過應用自動化技術和數據技術提高測繪工作的效率,因此技術人員在開發新型測繪技術的過程中,會不斷將測繪技術網自動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2控制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的策略

2.1加大資金投入。無論是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都需要一定的資金作為支持。從設計方面,技術人員需要通過大量的試驗來確定新技術是否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在新技術試驗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引進相應的材料與原件,同時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力量,這些人力物力的消耗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并且,科研工作是一種曠日持久的“攻堅戰”,資金作為科研人員的“糧草”更是對提高測繪工程精度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從技術引進的方面思考,更是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我們才能將國外先進的測繪工程技術引進國門,讓技術人員能夠接觸并學習先進的精度控制技術,充盈自身的技術儲備,為測繪工程技術的應用與精度控制提供支持[5]。另外,技術人員的培訓往往也需要資金的支持。因為聘請測繪專家、制定培訓制度、組織培訓活動等都設計到專業技術人員的聘請、場地租賃、培訓設備引進等事項,這些事項的開展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并且對于能夠提出提高測繪工程技術精度的人才也要予以一定的獎勵,獎勵資金的籌備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加大資金的投入能夠為提升測繪技術精度提供重要的條件。2.2加強人員的培訓。掌握基礎測繪技術,了解先進測繪技術的應用原理與操作方式,是保證各種測繪技術能夠靈活運用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保證。員工除了在實際應用中總結技術的應用方式,還需要測繪單位組織員工對新老技術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從而讓員工能夠系統地認識不同技術之間的區別,并掌握相應技術的應用特點,保證測繪過程中操作的規范性與準確性,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測量誤差,這也是精度控制工作中最基礎的要求[6]。另外,通過科學有效的培訓,技術人員也能形成良好的測量素質,能夠真正掌握測量技術的基本原理,并根據掌握的測量知識發現現有測量技術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相對有效的解決方案,促進測繪技術精度控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此可見,科學有效的培訓能夠提升測繪單位整體的技術水平,保證測繪單位處于不斷的技術的更新與優化狀態。培訓的內容還需要包括技術標準、國家政策等內容。這樣能夠讓技術人員在第一時間了解測繪技術的發展方向,以及技術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內容。技術標準培訓還應該適當涉及到其他行業的技術標準,這樣能夠讓技術人員了解測繪基于在于其他專業之間的聯系,從而為后續與其他專業共同開展項目工作提供良好條件,為多專業合作的溝通創造技術環境。2.3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科學完善的測繪方案能夠為測繪工作的開展提供思路指導,并且也能夠起到明確測繪重點的作用。在測繪初期,需要測繪人員重點調查當地的自然條件,調查的內容應該包括地質地貌特點、水文條件等等,詳細掌握這些資料才能根據客觀條件選擇合適的測量設備,避免自然條件對測繪設備產生不利影響,進而降低測繪結果的精度。對于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測繪工作,則需要測繪人員了解測繪對象以及相應的施工工藝特點和需要控制的重點測繪對象,明確施工工藝對結構尺寸造成的影響,以及各個測繪點之間的關系,為確定測繪流程與測繪控制點提供參考資料,并進一步降低測繪解雇偶的偏差,提高測繪結果在發現施工問題上的作用。在建設項目施工竣工階段,由于施工過程會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人為的改變,所以對于項目竣工階段的測繪方案的制定,應該充分考慮施工工藝以及竣工后自然環境的特點,這樣才能避免施工因素和自然環境對測繪工作的影響。由此可見,測繪方案的制定對于保證測繪精度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第一時間發現項目特點對于測繪工作的影響節點,并為選擇測繪技術提供參考[7]。2.4做好測繪準備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測繪工作開始之前對測繪方法的選擇、測繪設備的選擇進行準備和檢查是十分必要的。由于部分測繪工作是十分復雜的,所以技術人員可以分階段對測繪工作進行準備與檢查,保證測繪工作的有序進行,避免設備等問題對測繪精度造成影響,同時也能確保測繪方法能夠達到預期的測繪目標。具體來說,就是明確測繪工作的限制因素,如果某地的磁場存在異常情況,那么就應該避免采用電磁測繪手段,如果當地的氣候條件較差,就很難利用以光學理論為測量原理的測繪手段。并且,測繪工作應該在相對晴朗穩定的天氣內進行,這就需要技術人員提前分析天氣預報的內容,確定測繪日期。做好測量設備的檢查后,還需要技術人員對測量方法和工作流程進行溫習,達到有效控制人工誤差的目的[8]。

3總結

隨著我國測繪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提出了很多精度較高的測繪技術,除了在技術手段上提高測繪工作的精度,我們也需要掌握不同測繪技術的原理,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人員的培訓、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做好測繪準備工作等方法降低人為誤差,提高測繪工程的精度水平,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過程中,都能通過測繪技術獲得準確的測量信息。

參考文獻:

[1]史悅明.試論當代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9(20):36-37.

[2]孫志剛.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9):87-88.

[3]柳歆陽.測繪工程技術精度控制策略的實踐探究[J].農家參謀,2019(03):186.

[4]梅煒.現代測繪工程技術及其發展趨勢探討[J].山西建筑,2019,45(01):198-199.

[5]於文旭.測繪工程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5):109.

[6]嚴立,井發明.3DSLAM移動測量系統在城市測繪工程項目中精度分析[J].城市勘測,2018(05):71-74.

[7]徐昊智,王偉華,賈忠春.地理信息系統在測繪工程中的作用探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8(25):56-57.

[8]王偉華,徐昊智,王積學.當代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使用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8(25):33-34.

作者:喬亞麗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政府自然資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