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模式
時間:2022-09-06 09:30:15
導語: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由于古建筑包含著古代豐富的文明成果,因此現代人必須保護古建筑并繼續繼承這些文明。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古建筑不可避免地會遭受一些破壞,因此,對古建筑的維護現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對于相關人員,他們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督和管理,以確保古建筑的原始外觀和原始價值。本文以上海綴華堂項目為例,從兩個方面分析并提出了古建筑維修對文化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古建筑維修的原則和施工管理的實際操作。
[關鍵詞]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綴華堂
古建筑具有文化遺產價值。通過了解古代建筑,可以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舊樓的維修項目比較復雜,因此對于相關的員工,他們必須首先愛上舊樓,在工作中必須時刻注意和謹慎,并在使用過程中防止舊樓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此外,必須立即提出解決方案,以解決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合理地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有關人員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找到最合適的位置來管理當前的古建筑維修項目建設,促進有序施工,確保古建筑維修項目的可靠性[1]。
1修繕古建筑的重要性
在維修古建筑的過程中,如果損壞的組件得以維修并且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則不宜更換該組件,并且需要進行相應的維修工作。如果零件無法維修,則必須使用新材料進行更換。維修人員必須盡力選擇與維修的原始部件顏色相同的材料,以保持古建筑的風格。通過不斷增加古建筑維修項目的施工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證提高古建筑維修質量。由于傳統的古建筑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因此在維修過程中做好相應的建筑管理尤為重要。古建筑修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差,古建筑修復工程容易出現許多缺陷,造成歷史失真。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證古建筑維修質量,管理人員應加強維修工程建設管理,運用創新觀念創新和完善古建筑維修工程施工管理體系,并成功完成古建筑工程,可以更好地恢復古建筑的歷史外觀[2]。
2古建筑修繕工程原則
現在修繕古建筑的原則是恢復古建筑各方面如新。既要繼承和展示古建筑的歷史信息,又要充分發揮古建筑的光彩。這項工作的核心是修復古建筑。首先有必要在工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原創性原則,在保護和修復古建筑中保留原始建筑的價值和特征,并充分保留原始古建筑和建筑的歷史信息,反映其特殊的歷史價值。模仿不僅需要在工作過程中進行,而且還需要根據歷史特征等進行分析,以展現獨創性。必須重現建筑物的原始功能特性和面板的原始外觀,以保留原始樣式。在維修和保護古建筑中,不僅需要保護古建筑本身,而且還必須保護周圍的街道、樹木,輔助設備等,以便可以將古建筑周圍的環境形成一個整體。另外有必要保護和改善古建筑的藝術和生活方式,以便它們能很好地反映古建筑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完整性是修復和保護古建筑過程中最基本的兩個業務原則[3]。在此基礎上,古建筑的修復和保護范圍不斷擴大,從而延伸到對藝術、民俗和文學的深入探索。提高合作效率,確保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大多數城市都保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筑,歷史悠久。古建筑在古代經濟,文化和價值中的傳播和重要性非常大。如果將其銷毀,對現代人來說將是巨大的損失,對子孫后代將是巨大的損失。這些歷史信息將隨著相同的古建筑而繼續消失。在當今歷史的發展中,古代建筑本身因其特殊價值而被認為更有價值。保護和修復古建筑也是文化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4]。
3工程概況
匯龍潭公園位于嘉定鎮南部,設西、南兩大門,西門在南大街183號,南門位于沙霞路。占地面積4.76萬㎡,建筑面積3212㎡。園內布局分為南北兩大部分。綴華堂又稱花廳,位于公園北部玉蓮池東側。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式小瓦屋面。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前設廊,柱間設木制掛落、欄桿,石柱礎、石階沿。建筑通開間10.8m,進深10m,高6.2m。為嘉定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針對綴華堂屋面、木構架、墻體、地面、油漆、門窗殘損情況進行了修繕,本次工程于2019年05月15日開工,2019年09月15日竣工。修繕工程施工分別進行了文物拆除項目、腳手架搭設及圍護、屋面翻修工程、木作整修工程、木結構木門窗油漆修復、墻面粉刷施工、方磚鋪設施工七個項目,最終達到了理想的修繕效果。
4古建筑修繕施工流程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建筑,有必要以科學合理的方式修復古建筑。但是,由于缺乏維修古建筑的經驗,這對建筑商也是一個重大挑戰。在做好保護文物的同時,必須重現古代建筑的光彩。當需要維護項目時,通常的方法是由文化古跡的專家在維護設計計劃的框架內共同研究和決定建筑物和設計者的工藝、材料和其他細節。古建筑與現代建筑不同,可以根據圖紙建造。修復古建筑通常是修復和加深圖紙的過程。由于恢復古建筑需要很高的專業素養,因此建筑物管理人員需要了解恢復原則,制定保護古建筑的法規,并與專家進行協調以確保文物不被破壞。將條件恢復為原始狀態。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有必要加強監督管理,使施工人員能夠按照要求和規定進行施工,并通過各方面的合作,確保維修工程的科學合理。另外還需要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確保施工過程中施工作業的可行性[5]。
4.1前期準備工作
修復古建筑是一項復雜且大規模的項目。在此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新的文化古跡,或者無法在原始站點上修復古建筑,但是恢復古建筑的目的是恢復原始外觀并確保其生存價值。因此,在建筑中,我們可以首先使用現代方法來描繪和記錄全景圖和古建筑的細節[6]。有了記錄,它可以為施工人員提供參考,并且可以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檢查。此外,借助高分辨率的成像和繪圖,可以描繪出現有古建筑的外觀,并可以對當前損壞的部分提出合理的維修建議。其次,在建造之前對古建筑進行現場檢查對于了解古建筑的年齡,建筑物的材料和工藝至關重要。根據舊樓破壞的原因,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確定較為完整的建筑方案。同時,在維修過程中,連同舊樓的基本信息一起,維修過程有序地完成。
4.2實際施工管理及后續工作
實際上維修古建筑有很多壓力和矛盾,這對建筑商也是巨大的挑戰。首先,古代建筑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石頭和木頭。但是由于建設資金不足,容易發生原材料供應不足的情況。某些木材也可能破裂,因此使用傳統材料來重建古建筑,這也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其次古建筑的磚墻和壁畫的質量是整修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工磚和壁畫需要一定的專業水平。另外這種磚不能大量生產,并且建筑公司需要控制項目的成本。最后在完成古建筑的修復工作之后,必須繼續進行保護工作,以解決古建筑中可能發生的漏水問題。項目完成后,還存在其他問題,施工人員還需要及時分析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加以解決,并做好古建筑的預防和保護工作。通常要管理古建筑的修復施工,施工人員必須能夠根據相應要求完成修復過程,確保原始價值,并保護原始外觀[7]。圖2古建筑修繕施工
5古建筑修繕施工管理探索
施工管理系統是對舊建筑維修過程的專業管理。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對古建筑維修組織單位進行可靠的管理。必須進行調整以確保有效地實現部門的既定目標。發展工程和文化古跡保護需要有效的施工管理系統功能、有效的施工過程管理、有效的管理計劃實施以及統一的施工管理任務。特別是對于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安全、質量、進度等管理部門,以有效管理各種設施的維修目標,嚴格執行管理工作,在管理水平上取得較好的生產協調和科學控制效果。管理系統應由技術和管理等專業人員組成。管理目標的制定和管理任務的分配應當科學合理,在工作發展中必須有效運用各種技術手段,以確保房屋修理工作的順利,有效進行。舊建筑維修項目管理的發展需要一種更加科學的管理方法,以有效地管理質量,進度和各種成本管理目標,并實現對工程信息的科學管理。為了有效地處理復雜的管理風險,可以應用PDCA周期管理思想,以及同一舊建筑維修項目的許多特征,以創建新的建筑目標管理模式[8]。在此模型中,目標管理可以分為四個過程。換句話說,將制定四個步驟進行評估和改進。目標設定是模型周期的起點,重點是將戰略目標分析為子目標,這些目標可以由不同的職能部門逐步完成。在實施舊的建筑維修技術時,有必要為項目管理中的工作管理提供更完整的專業部門,為有效地劃分管理計劃和目標任務做好準備,以提高施工管理的實際效益,科學地評估施工管理過程,及時發現和調整不良管理風險,以此為起點。將這種模型應用于行政工作,可以為執行管理獲得更好的價值,并且施工管理的目標情況可以具有實際的行政優勢。管理方法的創新發展要求在管理工作開發,對項目審批、計劃、設計、監督、招標、現場施工、完工、交付和科學的管理中有效處理舊建筑維修技術的全過程。管理和創造力最佳管理模式,可提高管理價值。
6結語
古建筑的修繕過程很復雜,相關人員需要在施工前充分了解古建筑,然后根據建筑原則完成修復過程,以保護原有外觀,并確保項目及其工程的科學性可行性。同時估算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并提前進行準備。在改革施工管理過程中,有必要加強監督管理,以確保改革項目有序進行。同時施工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創新和探索,找到最合適的施工管理模式來修復現有的舊建筑物,提高修復項目的可靠性,實現真正科學合理的改革,并發揮文物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鈞.研究古建筑修繕的原則與施工管理問題[J].綠色環保建材,2019(9):158,160.
[2]王福成.研究古建筑修繕的原則與施工管理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8):40-41.
[3]楊凱佳.關于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的探析[J].四川水泥,2020(6):207.
[4]韋婷孜.古建筑修繕技術要點和工程管理措施研究[J].文物天地,2021(3):55-57.
[5]于川.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探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7):1703-1704.
[6]郭朝峰.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7):121.
[7]湯曉聰.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9):2887.
[8]盧中一.文物古建筑修繕工程優化施工管理的幾點思路[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4):4054.
作者:顧凱學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一篇:木結構古建筑斗栱力學性能分析
- 下一篇:古建筑火災探測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