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化管理城市園林論文
時間:2022-05-24 11:29:00
導語:規范化管理城市園林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內涵;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的問題表現;加快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城市園林綠化主要研究園林綠化在城市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不合理規劃、有許多優秀的園林小品、綠地消失了、不能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消極的維護狀態、不合理的建設、精品意識不強,缺少文化品位、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管理要規范化、綠地規劃要有前瞻性、公民、法人和社會團體與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的實施、積極采用科學的技術和手段、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要法治化、強化植保工作等,具體請詳見。
一、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內涵
園林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和藝術的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環境和游憩境域。城市園林綠化主要研究園林綠化在城市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各類綠地的功能與有關定額指標及分布原則、園林綠化和園林事業的管理理論等。
二、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的問題表現
2.1不合理規劃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進入大發展時期的人們總是向往新生事物,不喜歡舊的東西,規劃部門也同樣如此,把一大批優秀建筑和園林拆了,代替的是沒有特點的高樓大廈和配套綠化,這些配套綠化只是為了綠化而綠化。綠化大部分在建筑的背后,沒有陽光,植物生長勢差。有的老城區,因規劃的不合理,原址是漂亮的花園或綠地,古樹參天,新的項目建設后,花園拆了,基地標高抬高了,有些古樹雖然進行了保護,但是地勢低積水等原因,古樹日漸衰落。有許多優秀的園林小品、綠地消失了。
2.2不能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
優秀歷史保護建筑花園大多建于解放前,由于居住人口密度一直居高不下,集中綠地和開放空間比較缺乏,很多搭建建筑更是插建于的花園綠化內,占有了原有的開放空間和庭院綠化,改造成廚房間、衛生間或菜園,古樹名木和大樹生存狀況惡劣,有的甚至被建筑包圍。許多公園和公共綠地建成已有幾十年,總體上說,上世紀90年代以前建設的公園綠地因建設總量較少,總體發展速度較慢,前期時間較長,大都布局合理,骨架良好,植物茂密。但存在的問題是基礎設施標準較低,大都陳舊破損,功能上與現今開放式的游園需求不相適應,景觀特色消褪。雖然這幾年逐步得到改造,但仍有相當一部份公園綠地有待進一步調整改造。
2.3消極的維護狀態
由于缺乏維護經費及相關政策支持,園林綠化和古樹長期處于欠維護狀態,以至于風貌損害日趨嚴重。即使保護改造,不太考慮現在與未來,在保護與建設中,對歷史街區作為城市總體發展不重視,在實際操作中也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如此靜態的“消極保護”狀態使得一些園林綠化的保護僅僅限于形式上的保護,缺少實際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性。
2.4不合理的建設
園林綠化一般都處于城市中心地段,在城市土地供應日益緊張、地價一漲再漲的大背景下,園林綠化在處于保護與建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極低甚至為負的尷尬境地下,面對大規模拆遷和土地批租所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誘惑,土地管理者、政府部門、國有單位極有可能為追求經濟和政治利益而將保護建筑和其園林綠化出讓、批租,使其面臨“拆落地”消失的厄運。
2.5精品意識不強,缺少文化品位
在城市休閑綠地中,文化內涵這一隱性構成要素扮演著重要角色,現代景觀設計更加強調精神文化,更加注重“意”的體現,力求創造某種氛圍。因此,要創造優秀的園林景觀,必須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來支撐,這樣的環境才能讓人在滿足視覺觀賞之后產生某種共鳴,受到感染,引起一定的遐想,從而令人回味無窮。
三、加快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對策
3.1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管理要規范化
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制定一方面要具有綜合性、權威性、前瞻性、階段性、區域等特征。另一方面要依據國家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方針,經濟技術政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規劃與區域規劃;城市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和建設條件來編制??茖W、合理的城市綠地規劃系統要充分反映城市園林綠化發展和建設的客觀規律,要符合城市的實際情況,要成為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基石。
3.2綠地規劃要有前瞻性
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中,制定綠地系統專業規劃,根據城市的特點,瞄準國內先進水平,高起點制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規劃工作還要體現新城區和老城區、市區和郊區、城市和農村環境的建設的平衡發展。
3.3公民、法人和社會團體與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的實施
經批準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是建設和管理城市園林綠化的綱領,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的實施關系到城市的長遠發展和整體利益,也關系到公民、法人和社會團體等方方面面的根本利益。所以,實施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既是政府的職責,也是全社會的事情。
3.4積極采用科學的技術和手段
主要采用:遙感技術,運用遙感技術建立城市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掌握準確的城市綠化指標體系;統計分析技術,對采集的數字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用數學的方法計算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用預測學回歸分析方法推測某一指標的實現將會達到的效果;景觀生態理論應用,對研究的量化指標應用景觀生態理論進行分析并評價。
3.5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要法治化
(1)堅持“以法治綠”的原則。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必須強法和執法,管理法規要完善,并要嚴格執行,依法辦事。管理監察隊伍,要知法、執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級管理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要克服“以權代法”、“以人代法”的傾向,從人治轉向法治軌道。
(2)要加快出臺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法律、法規,健全城市綠化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依法加強管理,走依法治綠之路。我們要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方面,初步形成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銜接的、比較完善的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法規、規章框架,形成和進一步完善嚴格、規范、文明的執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程序及監督機制。
3.6強化植保工作
加強樹木病蟲害的疫情預測、預報工作,特別是加強對日本松干蚧疫情的調查和預防工作,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加強調查員、檢疫員的業務培訓;加大病蟲害防堵力度,劃定無疫情保護區。同時,加強對市內寄主樹木的藥物防治,確保綠化成果。
參考文獻:
1.康少邦、張寧:《城市社會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譚躍進:《定量分析方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金瑞林等:《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4.黃曉鸞、王書耕:《城市生存環境綠色量值群的研究》,《中國園林》,1998年第1期
- 上一篇:林業系統基層實踐調研報告
- 下一篇:儲運部經理助理競職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