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建筑結構設計體會

時間:2022-05-31 02:40:43

導語:砌體建筑結構設計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砌體建筑結構設計體會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對建筑工程整體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程建設中充分考慮整體結構設計合理性,選擇可靠的施工技術提高施工質量,增加工程效益。在此形勢下,結合當前砌體建筑的實際發展情況,可知重視其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合理選擇,有利于完善建筑服務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者的多樣化需求。因此,需要提高對砌體建筑的整體認識,選擇可靠的施工技術,保持施工作業高效性,擴大砌體建筑的實際應用范圍。基于此,本文對砌體建筑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砌體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設計;服務功能;施工效益

1砌塊形狀的合理選擇

不同形狀的砌塊實際產生的作用效果有所差異。因此,需要結合砌體建筑的實際要求,選擇合理的砌塊形狀,優化砌體建筑實際應用中的服務功能。當前砌塊形狀可分為:①端部為平頭的砌塊。這種形狀的砌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某些地區水平灰縫的要求,但其豎縫砌筑難度相對較大,影響著砌體建筑豎縫的砌筑質量,間接降低了砌體的抗拉與抗剪強度,加大了墻體出現裂縫的概率。端部為平頭的砌塊使用時間早,其優點在于提高了砌體的抗壓強度,使得砌體建筑結構設計中設置其強度值時無需考慮與之相關的折減系數。但是由于這種形狀的砌塊在多層建筑應用中難以達到彎曲強度控制的要求,致使其難以得到推廣使用。②塊形端部邊緣構造的豎向邊肋寬保持在35~40mm、中部凹進了4mm左右的砌塊。相比端部為平頭的砌塊,這種砌塊具有良好的抗滲、防裂性能,其砌筑難度有所降低,應用范圍較為廣泛。③基于第二種砌塊形狀發展而來的砌塊。這種砌塊端部邊緣構造的豎向邊肋寬保持在55mm左右,其中豎向凹槽的深度與寬度分別保持在5mm與15mm。使用這種塊形的砌塊時,為了使砌體端部中央形成一定寬度的豎向減壓空腔,需要在55mm的邊肋上設置豎縫砂漿,優化砌塊豎向灰縫防滲水性能,并在減壓腔的作用下增強砌體在隔音、隔熱方面的實際作用效果。這些不同形狀的砌塊對砌體建筑設計與施工產生著較大影響,為砌體建筑強度指標的合理設置提供了必要的參考信息。因此,需要在砌體建筑建設中注重不同形狀砌塊的合理選擇。

2砌體建筑的砌筑砂漿分析

結合當前砌體建筑設計與施工的實際發展情況可知,砌筑砂漿的合理設置關系著工程整體的質量可靠性及結構良好性。因此,需要在砌體建筑結構設計中充分地考慮砌筑砂漿的實際作用。相對而言,混合砂漿中由于石灰膏的含水率相對較高,致使實際操作中難以精確計量。同時,由于其為氣硬性材料,水化反應中參與度低,影響砂漿的抗滲性能,加大了砂漿的收縮量,造成了砌體建筑長期使用中滲漏現象的出現。因此,在砌體建筑工程施工前應注重砌塊含水率的有效控制,保持砂漿良好的和易性,設置科學的砂漿配合比,合理使用外加劑。而在實際的操作中,由于砂漿配置難以進行精確計量,與之相關的材料質量難以達到工程建設要求,致使砌筑砂漿質量無法得到必要的保證。因此,未來砌體建筑建設中應充分考慮商品砂漿的合理使用。商品砂漿在性能可靠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支持下,提高了砂漿的制作效率,降低其環境污染率的同時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實際操作中可以進行精確計算,從根本上保證了砂漿質量的可靠性。這項方面的內容,客觀地說明了砌筑砂漿科學配置對砌體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性。

3砌體建筑的控制縫分析

作為砌體建筑施工中重要的垂直通縫,控制縫的合理設置有利于減少溫度變化影響,降低砌塊干縮變形問題發生的概率。設置控制縫的要求與墻體的灰縫要求相同,縫內通過彈性密封材料的合理使用,有效地避免了墻體不規則裂縫的出現。相對而言,小型混凝土砌塊整體結構對裂縫問題更加關注。主要在于:混凝土砌體的抗剪強度低,遠小于磚砌體抗剪強度。砌體結構的豎縫大且飽滿性能不顯著,各應力較為集中,致使其沿灰縫處易產生裂縫;相比磚砌體,混凝土砌塊的干縮性良好;砌塊的溫度敏感性強,砌體建筑工程建設中周圍環境溫度變化可能會影響砌體性能。因此,為了提高砌體建筑的施工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應在墻體的適當位置處設置控制縫。設置時應充分考慮:①將豎向控制縫設置于墻體高度變化處;②將豎向控制縫按照合理的方式設置于墻的厚度變化處;③在小于離相交墻或者轉角墻允許接縫距離的50%處采取合理的方式設置豎向控制縫;④砌體建筑門窗洞口的一側或者兩側設置豎向控制縫;⑤在設置豎向控制縫時,若砌體建筑高度保持在3層以下,應對房屋墻體進行全高設置;當砌體建筑物保持在3層以上,可在其頂層墻體處設置控制縫;⑥在樓層蓋處設置控制縫時可設置為假縫,實現對可預料裂縫的有效控制;⑦結合砌體建筑的整體結構特點,將其控制縫設置為隱式,并與墻體灰縫保持相一致,將控制縫寬度設置在合理的范圍內,并通過彈性密封材料的作用進行填縫,確保控制縫的設置合理性。結合砌體建筑的施工要求及結構特點,可知其中的裂縫難以避免,加大了實際的操作難度。因此,需要不斷完善砌體建筑結構的裂縫寬度評定的相關參考標準,并對鋼筋混凝土砌塊結構的耐久性進行科學評估,確保砌體建筑裂縫寬度能夠在合理的范圍內。與此同時,根據經濟性及居住習慣方面的要求,注重墻面抹灰法的合理使用,并注重新型墻體裝修材料的研發及推廣使用,最大限度地滿足砌體建筑施工中的實際要求。

4砌體建筑的結構設計分析

砌體建筑工程建設中,砌塊及黏土作為不同的建筑材料,二者的材料性質及砌體性能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開展砌體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時,應明確這兩種建筑材料的結構設計要點。針對砌體結構,應注重約束配筋砌塊結構與均勻配筋砌塊結構形式的合理運用。在高層建筑及強地震區,砌體建筑結構設計應選擇均勻配筋砌塊結構形式,未來這種結構形式推廣使用應注重相關應用規范的不斷完善,確保其實際應用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若采用約束配筋砌塊結構形式時,應在砌塊墻體的轉角、縱橫接頭等區域設置鋼筋,確保砌塊墻體整體結構設計合理性。在多層磚混結構設計中,應結合磚混結構體系要求進行設計。而在砌體結構設計中應將原磚混結構的構造柱按照合理的方式轉換為芯柱,并在門窗洞口邊緣處設置芯柱,并運用可靠的加固措施對芯柱進行加固保護,實現磚混結構向砌體結構的有效轉化。砌體建筑結構設計還應考慮鋼筋的合理設置,明確其配筋率的相關要求,通過鋼筋的作用將芯柱建筑物的砌塊墻體轉化為約束砌體構件,確保其在水平應力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延性,優化其抗變形性能。在多層砌塊結構設計中應考慮約束砌體的合理運用,結合行業技術規范要求,選擇質量可靠的砌塊材料,結合科學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增強多層砌塊結構設計合理性。同時,需要注重均勻配筋墻體方法的適應,保持砌體建筑建設的良好經濟性與安全性,提高其整體結構的抗變形能力。

5結束語

注重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應用探討,有利于增強砌體建筑長期使用中的安全穩定性,消除這類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優化其組成結構。因此,未來建筑工程發展中應突出砌體建筑的重要地位,從不同的方面對其整體結構設計合理性進行綜合評估,并通過施工技術的合理選用,實現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更好地適應現代建筑發展要求,全面提升建筑墻體存在問題的處理效率。與此同時,砌體建筑施工應充分考慮各類因素造成的影響,選用可靠的專業技術措施應對砌體建筑施工中各種干擾因素,保持砌體建筑全程施工良好性。

作者:周林敬 單位:福州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雷波.探析建筑砌體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4(21):78-79.

[2]羅喜.關于建筑砌塊砌體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5(5):134.

[3]李昂.淺析建筑砌體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及其施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4(5):134-136.

[4]陳忠明.淺論建筑砌塊砌體施工技術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5,23(2):99-101.

[5]劉雨.砌體建筑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技風,2010,23(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