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層建筑安全疏散水平研究
時間:2022-05-30 11:14:48
導語:提升高層建筑安全疏散水平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今高層建筑在城市建設中占主導地位,一旦發生火災由于建筑體量大,疏散困難,且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因此提升高層建筑安全疏散水平,使到人員最快疏散,減少傷亡是個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分析高層建筑內消防安全疏散的各種不利因素,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起到全面提升火災時保障人員順利疏散的作用。
【關鍵詞】高層建筑;安全疏散;對策探討
現代社會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都市,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人民的工作生活環境,但高層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和規模結構的復雜性,為社會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問題。現結合本人近年來工作,對高層建筑疏散有關問題做如下淺析,并提出一些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1高層建筑安全疏散主要問題
(1)人員活動樓層固定、電梯使用多,對平面布局和疏散樓梯不熟悉,延誤逃生時間。高層建筑物通常具有復雜的結構,每層人員相對固定。內部活動人群往往對固有樓層情況比較熟悉,但是對其他樓層不熟悉,一旦發生問題,需要轉換樓層進行疏散時,會由于布局不熟悉導致延誤逃生時間。此外由于高層建筑垂直高度高,內部人員上下基本依賴電梯,所以對疏散樓梯、安全出口的位置、基本情況不了解,也增加了緊急情況下的疏散難度。
(2)豎向井道多、煙氣蔓延快,緊急情況下極易因煙氣延誤逃生時間。火場中的火焰和煙霧快速蔓延擴散的主要途徑就是高層建筑來中的樓梯間、電梯井、和各種管道井、垃圾井等。根據有關科學實驗數據,火勢在發展階段的擴散速度在0.5-0.8m/s,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通過豎向管井從100m高的建筑底部擴散到頂層只需要30s,在水平方向,50m長度的走廊只需要1min的時間就能夠充滿,是正常人員平均疏散速度的幾十倍。人群通常沿煙火流動方向的反方向疏散,緊急情況下如果出現樓梯間煙氣和樓層煙氣“夾攻”情況,人群極易失去方向,在煙氣中來回折返最終造成傷亡。
(3)內部業態復雜、功能繁多,存在多種導致火災的因素,一旦起火蔓延成災后很難撲救。高層建筑功能多樣,經常有商場、辦公、餐飲、娛樂、賓館、住宅等多種功能組合,不同功能區域,不同季節時間段的不同的人員群體往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非規律性的火災因素。同時,高層建筑樓層高,功能分區多樣,電氣暖通設置復雜,建筑管理困難,火災防控難度大。
2高層建筑內消防安全疏散的不利因素
(1)使用裝修材料的耐火性能對產生火災以及擴大蔓延的影響。高層建筑體量大,裝修材料使用的可燃材料多,火災荷載大,一旦起火,就會燃燒迅速蔓延成災。
(2)疏散通道寬度對疏散的影響。疏散通道寬度與火場人員疏散速度和人流密度息息相關。高層建筑中人員多,疏散時人流密度大,個人分配的平均疏散寬度小必然導致人流疏散緩慢。
(3)通道疏散距離直接關系到火場人員逃生與否。火場中的受困人員從各個功能區撤離進入相對安全區域如防煙樓梯間或封閉樓梯間的時間長短直接受疏散距離的影響,如果疏散距離過大,則疏散時間越長,導致人員由于受到高溫和煙氣等火場惡劣條件的影響就越久,出現危險的概率也就也大。
(4)恐慌心理對人員疏散的不利影響。發生火災時,逃生人員時易受到警報聲、煙氣火焰等外界刺激,導致心理恐懼等負面心理作用,直接造成人體的清醒度、敏感性和機動反應能力下降,從而呈現出恐煙性、趨光性、從眾性、歸巢性等不良心理特征,嚴重影響安全疏散。
3提升高層建筑安全疏散水平的一些措施
(1)安全疏散路線設計迅捷化標識化。安全疏散路線應強化迅捷安全并醒目易懂,首先應均勻設置不同方向部位的安全出口,符合人流疏散的習慣和規律。其次管理方應制訂每層的安全疏散路線,在合適醒目的部位展示,便于人員平時的了解熟悉,緊急時受困人員能夠準確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按圖所示疏散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當然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還必須牢記疏散路線,火災發生時能及時有效地組織疏散。
(2)合理設計通道和安全出口,規避袋形走道。所謂袋形走道,就是指只有通向一個安全出口的通道,正是因為只有一個疏散方向和出口,火災時如果袋形走道的出口被火封堵,會導致所困人員無路可走,只能坐等救援。而通行便利的環形、多向、雙向等走道則能提供更多的疏散路線和選擇,大大提高逃生率。由此可見高層建筑設計中應盡量規避袋形走道,多多采用環形走道、多向雙向走道和“人”字型走道等。
(3)按照“疏救分離”的原則優化疏散設計。“疏救分離”是指火災時要使得火災撲救人員與疏散人員分流,避免對流或交叉干擾,這樣可以確保滅火救災的快速有效性。因此設計時應盡可能的規避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另外為了最快發揮受困人員的記憶作用,疏散樓梯應盡量設計在客用電梯附近,因為一旦發生火災,因為經常坐電梯的緣故,人們會習慣性往電梯方向逃生。
(4)設計輔助疏散誘導系統。要利用分類廣播的形式進行誘導,在火災本層和上下樓層及地下層等第一危險樓層,應急情況開始即播放緊急疏散廣播,引導緊急疏散;在其他樓層,采取先播放警示提示音樂,再引導疏散方向的形式,避免次危險樓層人員盲目逃生情況,減少樓梯擁堵,提高疏散效率和疏散可靠性;要利用標志引導,結合人的視覺特點,合理設置安全疏散標志、事故照明或智能誘導系統等,引導疏散。要利用工作人員誘導,將人員安置在通道口部,根據對建筑內部情況的了解程度進行口頭上的指揮,但是由于危險性比較大,建議由微型消防站隊員或消防隊員擔任。
(5)強化疏散輔助技防措施。要通過完善的探測系統最快感知緊急情況,通過多樣合理的設置火災探測設備,探測火災發生的具體位置,第一時間探知緊急情況,第一時間警示提醒,第一時間排煙通風,第一時間引導疏散,為人員的安全疏散爭取更多的時間。要通過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快速撲滅初期火災或者抑制火災蔓延同時降低現場溫度。要通過劃分防火分區等設置合理防火分隔,將火勢限制在一定區域內,延緩立體燃燒和跨區燃燒的時間,最大限度擴大安全區域,爭取逃生時間。
(6)強化智慧消防系統應用。推廣應用集中消防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統、智能消防管理系統、消防設施聯網監測管理系統、消防站聯網監控管理系統、消防裝備器材管理系統、智慧消防水源系統、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系統,前移火災防控的關口,加快推進智慧消防建設,構建信息化、立體化、全覆蓋的社會火災防控體系,不斷提升高層建筑消防工作的科技化、現代化、智能化水平。
4結論
筆者通過對高層建筑的火災危險性、安全疏散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從疏散設計、管理硬件軟件提升等方面提出對策,全面有效地提高高層建筑火災時人員有效安全疏散水平。
參考文獻
[1]建設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2]建設部.《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
作者:林宇 吳榮勝 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消防支隊
- 上一篇:房地產項目水電安裝工程研究
- 下一篇:BIM技術建設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