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的應用

時間:2022-11-15 09:36:53

導語:鋼筋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筋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的應用

【摘要】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房屋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基礎結構,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和施工質量能夠保證房屋建筑在使用期間的安全性。因此,相關人員應在日常作業與施工管理中重視并強化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優化及管理控制,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基于此,論文簡要介紹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優勢,分析其施工質量影響因素,并對其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1引言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應重視混凝土結構的施工管理,綜合房屋的結構、周邊生態環境、穩定性等需求,以及項目的技術指標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特點進行必要的探討,解決混凝土結構構造方面的問題。另外,施工人員還應當及時總結風險管理問題,依據既定的現場作業要求進行統籌策劃,進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科學性。

2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應用優勢

2.1有利于凸顯基礎材料的性能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鋼筋、水泥、混凝土、骨料、外加劑被應用于混凝土施工中,可以提高建筑結構的強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約為2900MPa),從而保證建筑核心構件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通過逐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和抗壓強度,保證內部鋼筋材料的穩定性和質量[1]。

2.2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穩定性

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較強的抗震、隔震、保溫、防爆性能,能夠使建筑結構的各項性能達到建筑設計的標準,進而提升建筑整體的穩定性,為居住者提供安全保障。

2.3適用性強

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改變混凝土的配合比調整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凝固時間、剛度等,使其滿足建筑中不同結構的需要。例如,C15混凝土常用于墊層結構;C20和C25混凝土常用于構造物的基礎結構及擋墻結構等;C30~C35混凝土多用于小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等。

3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因素

3.1施工管理

開展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之前,需要管理人員制定施工項目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采用有效的施工管理模式。在主體框架結構施工中,技術人員應運用信息化技術探討施工組織和施工進度,了解施工中設計交叉專業工程施工的要求,以便提升現場管理的合理性。另外,主體結構施工中,施工人員應總結機械設備、施工材料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以人為本”的質量控制制度,以便在安全管理、現場監控、施工技術總結的過程中協調環境、現場實踐方面的需求,提高管理的有效性[2]。

3.2材料因素

在施工過程中,要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尤其是要重視材料使用的合理性,消除混凝土、鋼筋材料強度不達標造成的不利影響。因此,應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并對其進行質量檢驗,減少混凝土結構內部應力、穩定性不足的現象。另外,若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不合理,可能會導致材料的水化熱超過額定指標,造成材料內部的穩定性不足,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影響施工質量。

3.3技術因素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若模板安裝、拆除、管理存在問題,尤其是工程施工期間所使用的混凝土溫度控制措施不合理,可能導致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外部溫差過大而出現裂縫;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養護過程中,若采用的養護技術不合適,會使混凝土中的水分散失過快,材料收縮異常,引發混凝土收縮裂縫問題,當水分通過裂縫進入結構內部時,又會導致鋼筋銹蝕。

4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

4.1前期施工準備

施工前期設備階段,施工人員應當總結各類材料的使用要點,具體包括以下4點:(1)應確保水泥的強度等級、質量符合相關質檢標準,利用信息化技術檢測材料的合格證書、生產要求及生產日期。(2)材料成本控制期間,應當選擇高性能、低價格的原材料。同時,砂石、骨料等材料的選擇過程中,應當選擇硬度高、清潔、應用效果較好的砂石材料,并且碎石的直徑應符合級配要求[3]。需要注意的是,水泥在固化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水化熱,因此,應選擇水化熱較小的水泥材料。另外,需要確保混凝土材料的攪拌、振搗、養護過程的規范性,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質量。(4)混凝土結構配比控制過程中,應根據砂石材料的性能確定其用量,并檢測其含泥量等參數,并對這些參數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其影響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進而影響混凝土結構的性能。總之,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施工人員應當結合混凝土的配比、應用要點展開分析,利用信息化技術監測混凝土的拌和、振搗情況,及時排除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5)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應當檢查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及機械設備,在檢測過程中確認泵管是否堵塞,使用高質量的泵架材料,固定好泵管的彎頭區域。待上述檢測完成后,施工人員應當及時填寫現場材料、施工計劃清單,及時標識出混凝土的標號指標及配合比數據,為材料后期的使用、攪拌、澆筑等過程提供技術依據。

4.2混凝土運輸技術

混凝土運輸期間,施工人員應當注意混凝土的存放、運輸要求,結合既定的管理、控制模式進行針對性管理,具體應注意以下要點:(1)混凝土運輸期間應當使用專業的攪拌車進行作業,注意及時將拌料、原材料運到施工現場,并注意將運輸時間控制在120min以內。同時,運輸期間切記不可在材料表面加水,容易導致混凝土離析。當材料運輸到指定場所后,施工人員應當立即進行取樣測試,檢測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通過抽檢的方式進行統一的篩查管理,可確保材料的功能性。(2)攪拌設備使用期間應當注意控制設備的攪拌時間,攪拌時間應短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若出現攪拌不均勻問題,應當立即進行返工[4]。(3)實際開工前,應當檢測攪拌筒內的濕潤度,并將積水清除。

4.3混凝土泵送技術

混凝土泵送期間,應當注意泵送的要求與實際情況,并注意以下要點:(1)澆筑前應當使用定量的砂漿處理泵管,保證泵管的濕潤度;(2)攪拌一段時間后,施工人員可在混凝土內加入外加劑,期間應當注意混凝土中碎石的含量,待攪拌均勻后可進行泵送作業;(3)應使砂漿均勻分布在工作面上,切記不可進行集中澆筑,應當注意泵送的中斷時間不得超過60min;若中斷時間超過60min,施工人員應當進行清管處理,或在泵機中加入一定含量的混凝土材料,方便泵機的持續運行。

4.4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注意以下要點:(1)柱體混凝土澆筑作業中,應選取循環控制模式進行在線作業,先對1根柱結構進行混凝土澆筑,持續澆筑2m后可進行下1根混凝土柱的澆筑作業。同時,澆筑期間應當注意2根柱體的澆筑間隔時間在60min以上。另外,分層澆筑作業過程中,應采用由下至上的澆筑順序,將各層的澆筑厚度控制在1000mm以內,同時注意搗鼓的方法及要點。(2)梁板混凝土澆筑作業中,應采用階梯式的推進方法進行分層澆筑作業,待對板底進行標高后,采用統一澆筑的形式進行現場作業,還應當注意梁體的高度。若梁體高度h>1m時,應采用單獨澆筑的方式,澆筑至板底以下約3cm處,此時再對板底進行澆筑、攪拌作業,可消除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問題。同時,應當持續對混凝土板進行振搗,當鋼筋混凝土表面出現泛漿時,應使用重物進行碾壓作業,可在特定技術的支持下促使混凝土達到終凝。

4.5鋼筋綁扎技術

鋼筋綁扎施工是固定鋼筋的重要步驟,故需要施工人員掌握鋼筋的綁扎要點。具體而言,應當注意以下要點:(1)施工前,管理人員應采用動態化跟蹤的方式分析鋼筋材料的性能、型號及參數,盡量使用同一批號的材料進行現場作業。(2)提高鋼筋加工質量,減少材料浪費,避免不達標材料的使用。在此過程中,應當先掌握鋼筋的下料要求及綁扎要求,確定不同區域鋼筋的密度及間距。若鋼筋的間距較小,則綁扎難度會較大,故需要監理人員對鋼筋的綁扎過程進行監督,避免因沒有嚴格按照施工圖施工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4.6模板組合應用

模板搭建及組合使用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探討模板的搭建、使用及規格參數,分析混凝土的澆筑要點,可提升模板使用的有效性。在具體的模板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要點:(1)施工人員應當分析房屋建筑工程中內外業資料、施工設計圖紙及標書內容,利用信息化技術檢測模板的強度及剛度,采用標準測試和計算方式分析模板的受力情況及載荷參數。(2)應當確保模板內外側的光滑性,及時清理模板表面的油污,提高拆模質量。拆模作業中,應當在規定位置涂抹脫模劑,有利于保證拆模過程中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3)模板搭建期間,應當分析模板的功能性和穩定性,尤其是要檢測模板的支撐及搭建效果,避免模板出現位移、形變等情況,影響澆筑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滿足工程的設計和防火需求,在必要的區域增加鋼筋保護層厚度,可在此過程中協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指標。

4.7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故需要施工人員明確混凝土的養護要點,主要包括:(1)模板拆除后,應當即時開始養護作業,原因是澆筑完畢后應當確保模板的濕潤時間持續約7d,以提高材料的功能性;若材料具有防水作用,應當進行14d及以上的養護作業[5]。(2)應當指定專業工作人員進行現場養護,采用全過程管理的形式進行跟蹤審查,提高養護質量。

5結語

綜上所述,鋼筋混凝土建筑施工期間,施工人員應當注意現場管理以及施工技術的要求,分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方法,結合前期施工準備、混凝土澆筑施工管理、混凝土養護等內容進行在線監管,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及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熊培濤.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點[J].技術與市場,2019,26(2):146.

[2]董義.分析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中的應用問題[J].四川水泥,2019(6):279.

[3]李榮輝.芻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及相關問題[J].河南建材,2019(4):7-8.

[4]孫建鑫.簡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質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0(15):146.

[5]李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方法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20(10):119-120.

作者:王丹陽 王東明 張歡 單位: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