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醫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時間:2022-08-18 09:13:25

導語:大型醫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型醫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摘要:大型醫療建筑具有人員密集、設備先進、功能分區多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文章將從當前大型醫療建筑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出發,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并為加強消防管理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型醫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對策研究

與傳統醫院所承擔的治療疾病的責任不同,現代醫院的職責范圍不斷擴大,逐漸承擔起了預防疾病的責任,這使得現代醫院的業務功能和服務范圍更加廣泛,對醫療效率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增加。當前,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大型醫療中心和綜合醫院的技術更加完善和科學。因此,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醫療服務,更加全面和專業的醫療咨詢。小型醫院的發展速度在綜合醫療中心的發展帶動之下不斷加快,在當前醫療體系發展過程中,小型醫院的普及成為了重要的發展方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漆t院、小型診所是小型醫院的主要存在形式,因為缺乏大型醫療機構的專業性,所以只能對常見疾病進行治療和預防,其患者群體也主要面向社區內的普通居民。因此,“大而全、小而?!辈⒅氐尼t療建筑模式成為了當前醫療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結果,并且其醫療建筑的相關設計方法也逐漸產生了較大差異。醫院本身是公共場所,開放式管理,人員密集、流動量大,同時高層建筑多,醫用氧氣、生物化學品多,毒麻藥品、放射源等危險品多,加之建筑樓層高、功能復雜,影響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進一步加大了火災風險。因此,大型醫療建筑必須要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堅守消防安全底線,時刻保持對消防安全的關注,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1現代大型醫療建筑的特點分析

醫療建筑具有古老建筑的特點,但是,醫療建筑卻缺乏獨立的設計體系,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便在于醫療技術對醫療建筑缺乏相應的設計要求。精確定量分析方法形成于工業革命之后,從理性主義出發,融合病理解剖學,推動了現代物理學診斷和治療的發展。隨著精確定量分析方法在現代醫療領域過程中的使用,這一方法在診斷和治療中得到了發展,并以當前醫療現狀為基礎,對醫療建筑的設計提出了系統、全面、完善的要求。因此,醫療建筑設計方法形成了獨立的設計體系,創建了現代醫院的設計概念。

1.1相互隔離,相互聯系

醫院內部的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隔離、有所區別;但又相互聯系、密不可分,這是現代醫院的主要特點。而現代醫院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特點,主要是由以下兩個方面造成的。第一,臨床醫學的分科逐漸細化,不同器官治療的專業程度不斷提高。第二,不同學科之間,不同維度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即橫向聯系更加廣泛,與當前科學技術高度分化、綜合的發展趨勢是基本同步的。因此,現代醫院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1.2專業復雜,多樣變化

醫療建筑是特殊建筑,而專業復雜點的醫療體系,便是造成醫療建筑成為特殊建筑的主要原因。在社會經濟的豐富發展過程中,醫療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醫療建筑設計便是醫療體系在物理環境場所中的結果。并且,伴隨著物質文明發展而來的便是人們對生活質量更高層次的追求。當前人們對醫療條件和醫療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對身體健康的追求更是永無止境。而人對健康的不斷追求和無止境的欲望,便是使醫學不斷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而這便要求醫療工作者的專業技能需要不斷發展,醫療建筑的條件水平也需要不斷提高。

2大型醫療建筑火災的危害性分析

一般大型醫療建筑綜合樓集門診、手術、康復、住院、會議、辦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有的甚至還附帶購物、餐飲等功能,相對于傳統醫院綜合樓消防安全風險陡增。除此以外,在應用微波爐、電烘箱、頻譜儀以及紅外線加熱設置時比較隨意,欠缺對壓力容器及化學試劑等易燃易爆物品的重視,擅自在疏散走道添加病床,將避難間改作他用等等,影響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進一步加大了火災風險。

3大型醫療建筑的消防安全現狀分析

3.1火災蔓延快

大型醫療建筑內部設計復雜,有很多易燃的公共區域,一旦發生火災容易形成煙囪效應,迅速蔓延。如樓梯間、管道井、電梯井、風道、電纜井、排氣道等豎向管道井,這些部位數量眾多,如果沒有進行合理的分隔,在火災發生后,火情很有可能通過這些部位在建筑中形成串聯。據計算,在火災猛烈燃燒階段煙氣沿樓梯間或其他豎井管道井擴散速度可達到3m/s至4m/s。

3.2人員疏散難

大型醫療建筑層數多,垂直疏散距離長,有的住院部還擅自在疏散通道上添加病床,而且火災發生時人員疏散不能采用乘坐電梯的方式,只能使用比較狹窄的樓梯間,導致人員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到達安全場所。據計算,火災產生的煙氣在垂直方向上的流動速度,約為人員疏散速度的100多倍。同時,如果考慮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高層病房樓避難間改作他用、人員在危急情況下自救能力較弱等情況,人員疏散更為困難。

3.3撲救難度大

大型醫療建筑高度高、樓層多的特殊性,給火災撲救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現已成為世界性消防救援難題。一方面,據統計測試大部分消防車輛裝備只能進行高度60m以下的直接救援,100m以上的消防舉高車輛對使用場地條件、天氣條件等有較高要求,因此對于高度較高的火災事故,撲救難度非常大,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另一方面,火災產生的高溫、多煙等復雜環境,消防員在進行內攻救援時,如不借助消防電梯,徒步跑上9至10層,體力已消耗極大,難以長時間作戰。

4大型醫療建筑的消防安全問題分析

4.1單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不力

目前,各類醫療機構在繁重的醫療和護理工作之下分身乏力,往往較為重視日常工作以及病房管理,不能兼顧治病救人與消防安全的關系,對火災事故心存僥幸心理,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特別是對用火、用電、用氣沒有有效控制,不能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及試劑使用管理制度;未規范建立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滅火疏散預案等,或者雖然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但未認真監督落到實處,或者相關規章制度與實際不符,沒有可行性,讓相關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4.2火災荷載較大、致災因素多

通常情況下,大型醫療機構的內部都設有醫療設備,例如低溫等離子滅菌器、核磁共振高頻電刀、CT機、制氧系統以及麻醉機等,加之當前我國醫療機構正處于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內部各種類型的儀器設備更新換代與日俱增,用電負荷及電源插座數量方面沒有足夠的容量考慮,出現私拉亂接現象。部分醫院制劑室易燃易爆化學試劑管理不規范,超量儲存、混存危險化學品;一些醫院供氧站、高壓氧艙、膠片室等重點部位防火防爆措施未落實;臨床科室對微波爐、消毒柜等電加熱設備的使用隨意性大,使出現事故、發生火災的幾率增大。

4.3建筑消防設施完好率低

大型醫療建筑基本按照國家消防技術標準設置了消防設施設備,涵蓋了室內外消火栓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系統等,設施種類多,數量龐大,系統管理難度大,因受單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管理經驗和人員數量等因素影響制約,在后期的運營中,經常會出現機械排煙口被其他物品遮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噴頭被擅自卸除、氣體滅火系統組件安裝操作位置不熟悉等現象,導致消防設施的功能無法全面發揮出來。加之一些管理人員自身能力不足,常常對擅自拆除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噴頭、遮擋或停用消防設施等壞習慣視而不見;部分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沒有責任心,沒有充分認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崗位的重要性,對消防控制主機上的故障點跟實際地點不一樣等問題視而不見,甚至肆意的對故障點進行消音屏蔽。

4.4相關人員消防安全意識較淡薄

雖然近些年,消防宣傳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醫療單位責任人、管理人消防安全意識不斷提升,但是,患者及家屬、其他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參差不齊,很多人員消防意識淡薄,缺乏發現火災隱患、撲救初起火災以及火場逃生自救等基本常識,對所處樓層的消防安全狀況不熟悉、不關心,而且缺乏基本的火災自防自救常識。一些患者及家屬為了生活便利,隨意在樓梯間、疏散走道堆放生活用品,將常閉式防火門任意打開;特別是患者家屬隨意使用電熱器加熱食品,使出現事故、發生火災的幾率增大。

4.5滅火救援戰斗的受限因素較多

大型醫療建筑多數分布在人員密集的主城區,但因城市消防規劃與城市建設并不同步,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往往存在消防車道不足、消防車登高場地未規范設置等現象,加上與相鄰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足、被占用,從而使大型醫療建筑周圍無法形成環形消防車道。此外,大型醫療建筑火災撲救面不明確,再加上私家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致使發生火災后消防車特別是云梯車、登高車等特種搶險救援車無法駛近火場或無法正常操作,救生氣墊無法鋪開,消防水帶敷設受阻,給滅火救援戰斗的展開增加了難度。

5大型醫療建筑的消防安全對策分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打有準備之仗,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大型醫療建筑火災的預防工作都是應急救援的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談救援,都是空中樓閣。因此,督促大型醫療建筑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務必立足于自身實際,扎扎實實的做好應對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初起火災撲救準備工作,同時還應落實好以下幾方面:

5.1嚴格前期審批把關

嚴格按照《消防法》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要求,從嚴開展大型醫療建筑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抽查工作,從源頭上對醫療建筑的消防安全條件進行把關。對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強制性要求的新、改、擴建和內裝修的大型醫療建筑,一律不得允許投入使用,防止“先天性”火災隱患的產生。此外,大型醫療單位應加強日常管理,對于部分科室進行局部裝修的,要督促申報審核并及時向消防救援機構備案,同時做好裝修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

5.2督促落實主體責任

督促單位執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和《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標準》等標準規定,積極開展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活動,全面應用江蘇省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統平臺,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鏈條的消防安全管理,做到責任、管理、投入、培訓、應急救援“五到位”。要健全全員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明確單位所有員工的消防安全責任及其對應的考核標準、獎懲機制,讓消防安全成為單位日常管理的行動自覺,讓消防安全管理實現“三個轉變”,即單位消防安全由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隱患排查治理由部門行政執法為主向單位日常自查自糾轉變、消防安全風險管控由政府推動為主向單位自主開展主動承諾轉變。

5.3強化全員宣傳教育

消防宣傳,怎么做都不為過。對于大型醫療建筑,要采取多種形式、貼近生活的消防宣傳模式,全面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培樹醫療場所消防安全“明白人”,使其成為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業務員。在醫護人員正式入職之前,要提前做好消防安全知識教育這一崗前培訓的必修課,通過傳授醫護人員相關的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相關消防安全技能,保證從業人員具有相當程度的消防管理意識及水平。對于某些特殊崗位,比如醫院主治科室主任和科長、專兼職水電工、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等,必須做到100%持證上崗。要常態組織醫護人員、消防安保人員等開展應急疏散演練,讓應急處置和逃生自救知識入腦入心,成為習慣。要通過火災警示案例教育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從而使從業人員吸取教訓,以保證醫護人員在火災宣傳教育的熏陶之下,觀念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5.4借助外力確保安全

結合當前開展的各類消防安全專項行動,開展大型醫療機構拉網式排查,督促其與有資質的專業消防技術機構簽訂維護保養合同,定期對建筑消防設施進行檢修保養,確保消防設施完好可用,有效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通過建筑消防設施遠程監控系統,確保設備的完好以及消控室值班人員在崗在位,避免出現損壞、丟失、癱瘓等情況發生。同時積極鼓勵引導醫療機構安裝智慧型感煙、燃氣、電氣、給排水等探測報警裝置,并建立消防物聯網平臺,提高火災預防能力。充分發動微型消防站聯勤聯動等群防群治力量,不間斷開展消防安全巡查和宣傳提示,消除在樓道內堆放雜物、鎖閉安全出口、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占堵消防車通道和消防車登高場地等隱患問題,確保生命通道暢通。

5.5加強施工監管

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是一種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發生的操作方法,用來指導人們日常工作的準則。近幾年的火災教訓表明,不認真按照操作規程工作極易出現問題。施工前應制定計劃,分析其發生火災的危險性,確定施工時間及范圍,并報防火負責人批準;施工隊伍或人員應具有施工資質,無相應崗位資格證人員不得進行施工操作。有火災危險性的施工現場應安排一定數量、具有消防經驗的人員進行監護,并配備一定的消防器材;施工中應嚴格遵守操作程序,不得隨意改變,如需要變化應報防火負責人批準后,在符合消防安全條件下方可進行;施工后要及時對現場進行清理,并派專人檢查,防止遺留火種引起火災。

6結語

在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背景下,大型醫療建筑開始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這類建筑也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應該關注的消防安全管理重點,所以我們要改善各項管理控制措施,強化主管部門的消防監督管理服務,綜合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壓實主體責任,落實好“三管三必須”要求,使大型醫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高,進而避免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田富森.醫療建筑防火技術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1):197-198.

[2]王靜萱,龐亮.醫療建筑中醫用氣體防火審查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7,36(12):1762-1763.

[3]張曉旭,鞏曉昆.療愈氛圍在改擴建醫療建筑中的營造[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20,21(02):52-54.

[4]醫療建筑:“生命、尊嚴、希望”之地[J].產城,2020(02):86-87.

[5]田軍.淺析醫療建筑消防性能化設計[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20,21(07):62-64.

作者:朱聲球 單位:海安市消防救援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