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類學科研究發展情況分析

時間:2022-11-05 08:36:33

導語:建筑學類學科研究發展情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學類學科研究發展情況分析

【摘要】文章對2010~2019年全國建筑學學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進行了數據收集,重點統計分析了2010~2019年以來四川省建筑學學科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量、經費額、項目類別、項目負責單位等相關信息。通過綜合分析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情況來了解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科研研究基本情況,進而了解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研究中存在的挑戰并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夠對科研人員和科研管理者在開展科學研究和科研管理支撐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學類學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

建筑學類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是從人與資源環境相互關系的高度,研究區域、城市與鄉村、建筑的發展,研究基于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建筑學基礎理論、規劃設計方法和建筑技術的創新[1]。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類,與建筑學類相關的領域包括建筑學(E0801)、城鄉規劃(E0802)和建筑物理(E0803)3個二級申請代碼,均隸屬于建筑環境與結構工程(E08),全部分布在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作為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面向全國,重點資助具有良好研究條件、研究實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的研究人員[2]。作為資助建筑學類學科研究工作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我國建筑學類學科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開展情況也能從宏觀上反映建筑學類學科發展現狀及趨勢。對2010~2019年四川省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建筑學類學科項目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有助于了解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研究的發展情況,進而為四川省加強建筑學類學科基礎研究和相關管理支撐服務工作提供參考。

1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年度資助項目

2資助情況統計和分析

2.1總體資助情況

2010~2019年四川省在建筑學類學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情況見表1。2010~2105年,四川省每年在建筑學類學科(E0801、E0802、E0803)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數不斷增加。2015年獲資助項目數最多,為12項。2016~2019年,獲資助項目數穩定在5~9項之間。2010~2019年,四川省在建筑學類學科(E0801、E0802、E0803)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數累計78項。與受資助項目數的情況相似,2010~2105年間,四川省每年在建筑學類學科獲資助經費不斷增加,2015年獲資助經費最高,為404.65萬元。2010~2019年,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經費2882.65萬元。地區排名上,在建筑學類學科領域四川省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在31個省市中排名在第7~14之間,受資助總經費排名在第8~17之間。該指標表明,四川省在建筑科學研究方面總體上具有較好的實力,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與北京、上海等還有相當的差距。

2.2項目類型資助情況分析

2010~2019年四川省所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類型分布如圖1所示。2010~2019年四川省在建筑學類學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類型有以下四種: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及專項基金。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數最多,共計45項,面上項目共計28項,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4項,專項基金1項,分別占建筑學類學科獲資助總數35.90%、57.69%、5.13%、1.28%。如圖2所示,總體而言,四川省每年在建筑學類學科獲批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穩定在5項左右,面上項目穩定在3項上下浮動。由此可見,四川省在建筑學類學科領域具有較為穩定的有相當自主創新能力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資源,并且在建筑學類學科領域的基礎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從2010~2019年的受資助項目類型可以看出,截止到2019年四川省在建筑學類學科尚無獲資助的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由此可見四川省目前缺乏能夠推動建筑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能夠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的項目,在圍繞國家重大戰略計劃,學科前沿與國家重大需求的有機結合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提升基礎研究的原始創新力方面需要加強。截止到2019年,四川省在建筑學類學科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亦屬空白。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已成為我國風向標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資助項目。從歷年的數據來看,近10年建筑類學科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均來自清華大學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由此可見,“建筑老八校”中的清華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在建筑學科領域人才實力強勁。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的負責人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四川省需加強引進和培養高層次科研領軍人才,以期在建筑學類學科領域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上有所突破,有效推動四川省建筑學科領域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培養.2.3建筑學類學科分布情況圖3對四川省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建筑學類項目年度分布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城鄉規劃除在2010~2017年獲資助項目數量居于第二位以外,其余每年獲資助數量均最高,總體上每年4項左右。有意思的是,在2010~2019年這10年間,建筑物理與建筑學每年獲資助項目的變化情況總體上呈現一種“此漲彼消”的情況,但總體上建筑物理受資助項目量在多數情況下高于建筑學。如圖4所示,2010年至2019年各學科累計數量中,城鄉規劃占有最大的比例,為49%。其次為建筑物理,占比31%,最后為建筑學,為20%。與全國整體上以建筑學和城鄉規劃項目為主的情況不同,四川省在城鄉規劃占比更高,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四川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項目,科研人員和經費分配重心向城鄉規劃學科傾斜。2.4項目負責單位情況分析經統計2010~2019年四川省各類型建筑學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承擔單位共計有9個,包括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華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其中西南交通大學累計獲批建筑學類項目共計47項,占四川省2010~2019年累計獲批的建筑類項目總量的60.26%,在全國200多個高校科研院所中排名第11位,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從表2可以看出,西南交通大學近10年在建筑學、城鄉規劃和建筑里物理均有獲批項目,而其余8個單位均未實現建筑學類所有學科的項目全覆蓋。四川省在2010~2019年獲批的建筑學項目累計共16項,其中15項均由西南交通大學承擔。且由此可見,西南交通大學在建筑學類各學科發展較為均衡,具有較強的研究實力,在四川省內建筑學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資助方面優勢突出。同時也暴露出一個問題,四川省其他高等院校和相關科研單位在建筑學類學科方面的基礎研究優勢不明顯。

3建議

本文通過對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方面的情況總體分析了解到,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在全國范圍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科研優勢。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資助類型上呈現一定的不平衡性,缺乏能夠推動建筑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能夠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的項目,如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省內建筑學類研究單位的優勢力量分布過于單一,獲得資助項目和經費主要集中于西南交通大學,省內其他高等院校和相關科研單位在建筑學類學科方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和經費較少。此外,絕大部分科研單位均存在建筑學類各學科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針對以上情況,科研工作者需充分認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建筑學類學科基礎研究方面的重大作用,積極參與項目申報和研究,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平臺提升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整體研究實力。四川省各科研單位應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戰略發展需要,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學科間均衡發展,提升科研能力。人才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要素[3]。四川省各級科技主管部門和依托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各科研單位相關優質資源的整合,努力構建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科研平臺,創新地制定并優化優秀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的引進、培養和穩定的政策。同時,四川省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需要,出臺相關資助政策,推出系列聯合基金項目,共同推動四川省建筑學科領域的發展。學科交叉、融合越來越成為取得科研工作新突破的主要途徑,科學的開放性和全球性已成為當代科學的潮流[4]。四川省內各科研的單位應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力爭取得科學突破。

4結束語

本文首次從獲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角度對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總結。針對四川省建筑學類學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為四川省各級科研承擔單位的科研人員和管理者提供一個參考。

參考文獻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EB/OL].(2021-1-12)[2021-6-15].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劉曉光,黃愜.我國東西部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文本比較—以四川省和江蘇省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24):58-63.

[4]李靜海.探索知識體系的邏輯與架構:多層次、多尺度及介尺度復雜性[J].Engineering,2016,2(3):34-54.

作者:張明輝 曾靜 單位: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