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研究
時間:2022-10-09 03:28:43
導語: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建筑行業的設計發展更加注重生態環保理念。生態環保理念在建筑行業發展中的應用能夠進一步促進建筑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文章在闡述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應該遵循的原則的基礎上,具體分析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關鍵詞】建筑設計;生態建筑觀;環保理念;節能;體現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影響下,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對建筑施工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在國家節能減排發展戰略提出之后,建筑行業施工的節能環保問題得到了有關人員的重視,建筑設計施工作為建筑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注重施工的節能環保問題,在建筑設計中充分體現生態建筑觀,從而在實現建筑設計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進一步維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1.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遵循的原則
第一,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筑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人們的生活、生產提供重要的支持。人作為建筑設計的最終享用者,他的感受和意見影響建筑設計效果。為此,在建筑設計中需要堅持人本原則,充分考慮建筑設計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在保證人身體健康的同時要為人們提供更加方便的建筑設計。第二,重構共生原則。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體現要注重重構意識,即通過對建筑設計所在地各種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的有效應用,為人們營造一個建筑和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第三,因地制宜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表現在,建筑設計需要充分考慮氣候、地理環境、地形等方面因素,在保證建筑設計不影響正常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升機建筑設計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筑設計的前提是不能破壞周圍環境,在建筑設計中要充分尊重建筑周圍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
2.生態建筑觀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2.1建筑設計要和周圍生態環境相協調。建筑設計和周圍環境的協調主要體現在在建筑施工工作中形成科學的生態設計和建筑管理理念,本著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開展建筑設計工作,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筑設計實干操作需要結合建筑建設實際要求和規劃進行,結合周圍環境實現對建筑設計的一體化操作。第二,在建筑設計取景操作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選擇和周圍建筑結構一致的景觀模式。同時還需要注意處理新舊建筑設計之間的矛盾問題。第三,利用周圍自然條件開展建設涉及。建筑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建筑物形態、圍護結構、傳熱系數、換氣次數等對它的影響。比如對于溫度高,晝夜溫差較大的南方地區,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需要做好降溫措施,具體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資源,結合建筑物設計的周圍環境來合理調控建筑物溫度。2.2建筑設計室內空間綠化設計。第一,建筑設計室內外空間設計的一體化。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提升建筑室內外的通透性。比如對于建筑設計中的大廳和內庭院,可以通過適當屋頂的調節安排,結合季節變化對屋頂進行人工控制,合理調節室內溫度。第二,建筑設計要采用節能、綠色材料,堅持可持續發展觀。比如水源熱泵技術的應用。根據當地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采暖設備,并有效利用熱泵原理通過較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來實現對地位熱能的轉移。再比如對太陽能光材料的應用。太陽能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資源。建筑設計可以應用光伏設備收集和轉換太陽能,通過物質之間的能量轉換協調建筑溫度。2.3加強對綠色建筑的應用。綠色建筑可以從兩方面內涵進行理解,字面上的綠色是指建筑綠化、植物在建筑設計中占據的比重。深層次的綠色建筑是指觀念上的綠色施工,具體體現在低碳綠色設計、節能綠色設計等。綠色建筑發展的核心在節約資源材料的基礎上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綠色建筑設計的實現是一種生態建筑觀的重要體現,具體要求在建筑設計中要使用無污染的材料,通過合理應用材料為人們生活和居住提供更加舒適的環境。
3.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3.1建筑總體設計中體現的環保理念。建筑總體設計中體現的環保理念主要表現在對建筑設計施工質量的提升,合理解決現有的建筑設計施工布局問題?,F代建筑設計施工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也是一種復雜化的生態系統,受地理位置、地質條件、資源條件和建筑設計布局等多方面的影響。基于環保理念下的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建筑設計所選擇的地理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本著節約的理念進行建筑總體設計。3.2建筑外墻單體設計中體現的環保理念。3.2.1注重建筑設計施工布局。建筑設計需要應用輕便、高質量的墻體、移動屏風等來實現對室內空間的分割和整合,從而得到明顯的節能和環保效果。比如在夏季要選擇應用輕便的墻體和屏風來對建筑物設計進行分割;冬天應用能夠風速較低的屏風,減少通風。3.2.2采用自然通風和采光設計。建筑設計要合理控制和安排建筑空間的朝向,保證冬季的時候室內有充足的光照,減少冷空氣的進入;夏天的時候減少陽光直接照射到建筑的墻面上,保證良好的通風。在建筑設計中要盡可能應用自然光照,利用可再生的自然光資源增強人們室內生活居住的舒適度,同時,要盡可能將廚衛安排在建筑結構周圍,減少暗房的出現。3.2.3墻體的環保節能設計。墻體是建筑物裝飾設計的重要圍護結構,其節能效果對整體建筑設計的材料消耗和環保理念的體現具有重要的影響。墻體保溫隔熱性是評價墻體好壞的重要指標。從建筑墻體保溫材料和墻體位置角度上看,建筑墻體保溫分為建筑內墻保溫和外墻保溫。建筑設計中保溫材料的選擇要具備隔熱性和觀賞性、防水性、防紫外線性等,同時,還需要做到外墻保溫工作。通過在外墻表面設定保溫材料、覆蓋防水層等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太陽輻射對建筑外墻體的影響。3.2.4合理選擇外窗材料。門窗一般要比建筑的磚墻具有良好的傳熱能力,為此在建筑裝飾施工設計中需要應用良好保溫隔熱性能的玻璃窗降低建筑耗能,同時還可以在玻璃層之間留出一定的空氣層增加玻璃的層數,進而改善門窗的隔熱性能。另外,在建筑外墻鑲貼一定的透明膠膜也能起到一定的隔熱和防輻射作用。3.2.5注重綠化環境的創建。建筑設計綠色系統具有防塵、降溫、調節氣候、提升負氧離子濃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作用。同時,綠色還能夠實現對建筑的保溫,降低建筑周圍的噪聲。為此,在建筑設計中要注重建筑陽臺和屋頂的植被綠化,并結合實際擴充建筑綠地,應用綠色植物形成自然陰涼屏障,減少溫度對建筑物的暴曬。
4.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的生態建筑觀和環保理念對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未來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發展趨勢,建筑設計的生態建筑觀和環保理念一方面能夠提高人們生活指數,增強人們對建筑設計的滿意度,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需要有關人員不斷分析和研究建筑裝飾的節能環保發展,完成環保型建筑,進而改善生活環境,實現我國建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鐘哲元 單位:中南大學建筑學1301班
參考文獻
[1]車曉路,郝保安.淺析寒地建筑中庭空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J].中國建材科技,2016,01:112+117.
[2]楊虎.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體現[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7:80-81.
[3]楊虎.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體現[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5:180-181.
[4]宋勤犢,吳金良.生態建筑與環保理念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體現[J].四川水泥,2017,01:104.
- 上一篇: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探究
- 下一篇:生態觀在建筑設計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