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檢測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6 04:20:00

導語:消防工程檢測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防工程檢測管理論文

摘要:消防報警及其聯動控制系統工程是構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單元,因其專業要求嚴、技術含量高而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體的消防安全,關系到防火滅火的成敗。《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建設部的有關法規文件都明確規定了要對消防工程實行消防監督、專業許可制……

關鍵詞:智能建筑消防工程檢測驗收

1消防工程檢測驗收的意義

消防報警及其聯動控制系統工程是構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單元,因其專業要求嚴、技術含量高而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體的消防安全,關系到防火滅火的成敗。《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建設部的有關法規文件都明確規定了要對消防工程實行消防監督、專業許可制。消防工程專業設計、施工、監理、檢測、驗收是整體建筑設計、施工等的專項工程,可以說是比其他專項工程還要獨立的特殊工程。同時,也是計算機、網絡、控制、通信等各種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集中應用和體現,是構筑樓宇自控系統等建筑智能化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法》明確指出,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筑工程竣工后,必須經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經過建筑消防審核的建筑工程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擅自開業的將被視作違反消防法律、法令的行為,將會受到行政處罰。由專業的消防設施檢測機構對建筑工程的消防設施進行嚴格的功能指標檢測,公安消防機構提供必須的驗收數據,確保驗收工作順利進行。

維護發包方、施工方以及使用者等相關方的的經濟利益,做好消防工程的檢測工作是任何一方維護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法律依據。建筑工程消防設施檢測驗收是整個建筑工程進行綜合驗收必須而且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筑工程消防設施檢測驗收是確保消防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按有關規程規范進行實施的保證措施之一。

2順利驗收的基本條件

2.1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規范進行設計的建筑工程,其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在設計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的消防設計標準、規范設計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消防法律法規和工程防火技術規范,特別是有關工程的防火安全強制性條款。建立消防設計責任制,即:法定代表人要對消防設計負管理責任、總工程師要對消防設計進行審核、具體設計人員對消防設計負直接責任。設計人員必須了解建筑防火材料、構件和消防設備、產品的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選用程序合法、實體合格的消防產品及其輔助產品。

2.2建設單位(以稱“業主方”)應將建筑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消防工程專業設計、施工企業在依法委托建筑工程監理時,須將建筑的消防工程質量一并委托給監理單位。須按消防設計要求采購設備,不應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應當按照國家工程建設防火技術規范等要求,向公安消防機構報送消防設計施工圖紙等文件資料進行審核,重要的工程項目還要報送消防設計專篇,以保證建設工程的合法性、完整性。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必須建立消防工程質量檔案。

2.3施工企業必須在政府核準的范圍內從事業務,而且施工人員的從業資格應當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并在專業工程施工過程中有效體現。

要忠實于設計文件不得隨意改變,并且要嚴格按照消防設計規范進行專業施工。但要模范遵守防火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以及行業標準,發現違規和缺陷要主動及時報告。要協助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完善主體設計,特別是消防工程的專業內容即深化設計。要對工程中使用的消防產品和輔助產品、材料進行復核查驗,做好記錄,不合格的決不能使用,切實做到正確的合乎規范的安裝施工。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要對技術人員進行質量教育,協助甲方選擇質優價廉的消防產品。按照建設部2001年4月的《消防設施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規定,專業消防施工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中的消防系統施工時,一般只承接報警系統、緊急廣播系統,最多加上水噴淋、消防栓及氣體滅火系統。防火排煙、正壓送風、防火門、卷簾門以及電源的安裝,則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負責施工。如果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現場施工負責人員,對整個工程防災系統邏輯功能不具備全面清楚的理解把握,土建總包方技術負責人或生產計劃人員又不清楚這些消防聯動,往往造成工程最后階段遲遲調試不完,甚至驗收不合格的被動局面。因此,消防工程施工企業必須培養對整個防災系統具有整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施工企業的施工人員必須掌握國家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包括電氣和相關暖衛通風)和質量標準,不僅要懂消防電器,還應懂消防水、氣、風及整個工程防災系統。抓住了基礎工作,把握了關鍵,才能保證整個工程中防災系統施工順利,達到一次調試成功并通過驗收。

2.4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當確保施1-212藝及關鍵施工過程的規范化

明確消防用電設備的動力線、控制線、接地線及火災報警信號傳輸線的敷設方式。消防設備電氣配線的可靠性用以確保向消防設備正常供電和有效實施人員疏散與火災撲救。消防設備電氣配線的耐火性用以確保一旦發生火災且消防設備配電線路可能處于火場之中時能持續供電。在消防工程中,通常是結合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對消防設備配電線路采用耐火耐熱配線措施來達到其可靠性、耐火性要求。智能建筑消防設備電氣配線防火安全的關鍵是按具體消防設備或自動消防系統確定其耐火耐熱配線。從高層建筑變電所主電源低壓母線或應急母線到具體消防設備最末級配電箱的所有配電線路都是耐火耐熱配線的考慮范圍。

2.4.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應采用穿金屬管、阻燃型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消防控制、通信和警報線路在暗敷時最好采用阻燃型電線穿保護管敷設在不燃結構層內,保護層厚度為3em或按如下兩種基本措施處理:①當消防設備配電線路暗敷設時,通常采用普通電線電纜,并將其穿金屬管或阻燃型硬質塑料管(氧指數I)埋設在非燃燒體結構內且穿管暗敷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0mm;

②當消防設備配電線路明敷設時,應穿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保護且采用防火涂料提高線路的耐燃性能,或直接采用經阻燃處理的電線電纜和銅皮防火電纜等并敷設在電纜豎井或吊頂內或有防火保護措施的封閉式線槽內。總線制系統的干線,需考慮更高的防火要求,如采用耐火電纜敷設在耐火電纜橋架內有條件的可選用銅皮防火型電纜。

2.4.消火栓泵、噴淋泵等配電線路

消火栓系統加壓泵、水噴淋系統加壓泵、水幕系統加壓泵等消防水泵的配電線路包括消防電源干線和各水泵電動機配電支線兩部分。水泵電動機配電線路可采用穿管暗敷,如選用阻燃型電線應穿金屬管并埋設在非燃燒體結構內,或采用電纜橋架架空敷設;如選用耐火電纜,最好配以耐火型電纜橋架或選用銅皮防火型電纜,以提高線路耐火耐熱性能。水泵房供電電源一般由建筑變電所低壓總配電室直接提供;當變電所與水泵房相鄰或距離較近并屬于同一防火分區時,供電電源干線可采用耐火電纜或耐火母線沿防火型電纜橋架明敷;當變電所與水泵房距離較遠并穿越不同防火分區時,應盡可能采用銅皮防火型電纜。

2.4.3防排煙裝置配電線路

防排煙裝置包括送風機、排煙機、各類閥門、防火閥等,一般布置較分散,其配電線路防火既要考慮供電主回路線路,也要考慮聯動控制線路。由于阻燃型電纜遇明火時,其電氣絕緣性能會迅速降低,所以,防排煙裝置配電線路明敷時應采用耐火型交聯低壓電纜或銅皮防火型電纜,暗敷時可采用一般耐火電纜。聯動和控制線路應采用耐火電纜。此外,防排煙裝置配電線路和聯動控制線路在敷設時應盡量縮短線路長度,避免穿越不同火分區。

2.4.4防火卷簾門配電線路

防火卷簾門隔離火勢的作用是建立在配電線路可靠供電以使防火卷簾門有效動作基礎上的。防火卷簾門電源引自建筑各樓層帶雙電源切換的配電箱,經防火卷簾門專用配電箱控制箱供電,供電方式多采用放射式或環式。當防火卷簾門水平配電線路較長時,應采用耐火電纜并在吊頂內使用耐火型電纜橋架明敷,以確保火災時仍能可靠供電并使防火卷簾門有效動作,阻斷火勢蔓延。

2.4.5消防電梯配電線路

消防電梯一般由高層建筑底層的變電所敷設兩路專線配電至位于頂層的電梯機房,線路較長且路由復雜。為提高供電可靠性,消防電梯配電線路應盡可能采用耐火電纜。當有供電可靠性特殊要求時,兩路配電專線中一路可選用銅皮防火型電纜,垂直敷設的配電線路應盡量設在電氣豎井內。

2.4.6火災應急照明線路

火災應急照明包括疏散指示照明、火災安全照明和備用照明。疏散指示照明采用長明普通燈具;火災應急照明采用帶鎳鎘電池的應急照明燈或可強行啟點的普通照明燈具;備用照明則利用雙電源切換來實現。所以,火災應急照明線路一般采用阻燃型電線穿金屬管保護,暗敷于不燃結構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0mm。在裝飾裝修工程中,可能遇到土建結構工程已經完工,應急照明線路不能暗敷而只能明敷于吊頂內的情況,這時應采用耐熱型或耐火型電線并考慮基本措施②的實施方式。

2.4.7消防廣播通訊等配電線路

火災應急廣播、消防電話、火災警鈴等設備的電氣配線,在條件允許時可優先采用阻燃型電線穿保護管單獨暗敷或按基本措施①處理;當必須采用明敷線路時,應對線路做耐火處理并參考基本措施②的實施方式。

2.5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當確保對關鍵施工過程的有效控制

對消防施工安裝過程中的焊接、埋管、穿線等關鍵施工過程要編制作業指導書,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嚴格按作業指導書進行施工,對確定的質量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使用的設備在使用前要進行必要的檢查。要進行嚴格的連續質量監視,并做監視記錄。

2.6建筑工程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公安消防機構相互之間應及時溝通并密切配合,以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

2.7檢測內容為竣工試驗方法的正確性及竣工資料的標準性

2.8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及時完整地提交工程竣工資料

2.9竣工檢測及驗收過程中,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及有關施工專業單位應當與檢測單位消防驗收部門很好地配合,做好系統檢測驗收工作.

3消防報警及其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在消防工程中的定位問題

3.1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在防火、滅火中的作用

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人們在高效便捷的辦公環境和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中,對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次火災的教訓,使人們自覺提高了防火意識,因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火災事件的主體,人的參與仍然是最為有效并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自動報警系統及其聯動系統,在火災現場是最快速可靠的信息傳遞方式,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并得到應用推廣。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是現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安全監控設施,利用火災監控系統及相關配套技術手段對高層建筑及大型綜合性建筑物形成有效的火災探測報警、防火分區、防煙分隔、設備材料和建筑結構耐火以及消防設備聯鎖連動控制,及時發現火災和控制火災,可有效實施滅火操作。因此,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場所安裝、使用自動消防設施,是現代消防中不可缺少的安全技術設施。必須指出,我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消防工作,1998年4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九屆二次全會通過了《消防法》并于當年9月1日起實施。這部法律全面、系統地規定了我國的消防工作,有關部門也依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消防監督管理機制,制定了有關消防技術規范,確立了“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指導方針,建立并不斷擴大消防專業隊伍,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手段,加強對廣大民眾的防火教育,對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消防工程的檢測不只是對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的檢測,還應包括對固定滅火系統、應急疏散照明系統和防火隔離等設施的檢測內容。消防工程的驗收不僅涉及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的驗收,而且涉及對建筑物間的間距、消防通道、防火分區等的一系列驗收。

4消防報警及其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檢測

4.1系統組成和原理

消防系統按功能可分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聯動系統。前者的功能是在發現火情后,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指示出發生火警的部位,便于撲滅;后者的功能是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發現火情后,自動啟動各種設備,避免火災蔓延直至撲滅火災。從二者的不同功能可看出它們是密不可分的。實際上有很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同時具有自動聯動系統的功能。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一般由兩大部分組成:火災探測器和火災報警器。火災探測器安裝在現場,監視現場有無火警發生;火災報警器安裝在消防控制中心,管理所有的火災探測器。當發現有火警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通知值班人員,有的火災報警器還可啟動聯動設備滅火。有的火災探測器具有聲光報警裝置,可以脫離火災報警器使用,一般用于家庭。

火災探測器探測火災發生的原理是檢測火災發生前后某個物理參數的變化。例如:檢測溫度。當溫度升高時,可以斷定有火災發生。一般通過檢測三種物理參數的變化,判斷是否有火災發生,這三種物理參數是:煙濃度、溫度和光。由此可以把火災探測器分為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和火焰探測器。而實際使用中以前兩種最多。感煙探測器檢測現場煙濃度的變化,判斷是否有火災發生;感溫探測器檢測現場溫度的變化,判斷是否有火災發生;火焰探測器檢測紅外光或紫外光光譜強度的變化,判斷是否有火災發生。感煙探測器有離子感煙探測器、光電感煙探測器和紅外光束探測器。感溫探測器有定溫探測器、差溫探測器、差定溫探測器和纜式定溫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有紅外火焰探測器、紫外火焰探測器和復合火焰探測器。現在,有的火災探測器為復合探測器,它不只可以測試一個物理參數,而是能夠測試多個參數來判斷是否有火災發生。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按火災探測器與火災報警器的連線可劃分N+I線制、4線制、3線制和二總線制。由于受施工的限制,前幾種火災報警系統都已被淘汰。目前生產的火災報警系統大部分為二總線制。按火災報警系統判斷火災的方式,火災報警系統可分為開關量火災報警系統和模擬量火災報警系統。開關量火災報警系統的火災探測器為開關量探測器,其報警原理是在火災探測器內有一比較器,當火災探測器探測的煙濃度、溫度或其它物理參數達到一定閾值時,火災探測器變為火警狀態,當火災報警器巡檢到該探測器時,探測器把火警狀態報告給火災報警控制器。模擬量火災報警系統使用模擬量火災探測器,模擬量火災探測器不斷把采集到的現場數據報告給火災報警控制器,由火災報警控制器通過一定的算法,判斷是否為火警。如果確定有火警發生,遂發出火警命令,點亮火災探測器上的確認燈。火災報警器的算法很重要,好的算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火災報警系統的誤報,而有些算法,如在火災報警控制器設置一報警閾值,實際與開關量火災報警系統區別不大,只是把原來火災探測器上的報警閾值改在了火災報警控制器上。模擬量火災報警系統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改變系統的探測零點并且選用最佳的探測算法,減少火災報警系統的誤報。還有的火災報警控制器使用智能型火災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身的探測零點,對自身進行補償,使用合適的算法判斷是否有火警發生。這種火災報警控制器也可以降低誤報,但由于受成本和體積限制,火災探測器不可能設計得太復雜,其算法也不可能象模擬量火災報警控制器那樣復雜。在一個火災報警系統中,火災報警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機界面設計得好,操作人員可以很方便地監視火災報警系統的運行情況。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狀態顯示主要有指示燈顯示、數碼管顯示和液晶顯示。由于液晶耗電少,可以顯示漢字和圖形,所以很多火災報警控制器都使用液晶顯示器顯示火警信息和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各種狀態。有的火災報警控制器顯示和操作都為中文提示,學習和使用都很方便。由于探測器地址一般為二進制編碼,所以,顯示火災探測器所處部位有火警時,都顯示為一個數字,然后由這個數字再查找火警部位,比較麻煩。現在,有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已能夠在發生火警后,用漢字直接顯示出發生火警的部位,這就很容易確定火警部位(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火災自動聯動系統用于控制各種聯動設備,有多線制聯動控制系統和總線制聯動控制系統。多線制聯動控制系統中,從聯動控制器到每一臺聯動設備都要連接2條-4條線,一般適用于聯動設備少的建筑。對于聯動設備比較多的建筑,如果使用多線制聯動控制系統,工程施工比較困難,最好使用總線制聯動控制系統。在總線制聯動控制系統中,火災自動聯動系統由聯動制器和控制模塊組成。在聯動控制器和控制模塊之間為二總線或四總線,每一組總線可以連接多個控制模塊,在需要啟動聯動設備時,聯動控制器發出啟動命令,控制模塊動作,控制模塊再啟動聯動設備。一般一臺聯動設備為一個動作,但有的設備如卷簾門為兩個動作。有的模塊輸出一個動作,有的輸出多個動作。在設計時就要確定聯動設備需要幾個模塊控制。

4.2消防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的綜合檢測引用以下規范性文件

(3B50045-200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116-19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16-199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16-87-2000《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

《建筑設備安裝分項工程施T2E藝標準》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電氣裝置安裝施工及驗收規范》

《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室內給水管道安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室內給水管道附件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室內給水附屬設備安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電纜線路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配管及管內穿線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成套配電柜(盤)及動力開關柜安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4.3檢測機構的組成、責任及義務

(1)消防設施檢測機構是一個獲得消防監督機構批準并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機構,由各個專業的消防技術人才組成;

(2)消防設施檢測機構依法對建筑工程的消防系統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檢測檢查,提出初步檢測意見書和檢測合格報告書。

4.4檢測的基本條件

火災自動報警與聯動控制系統是相對獨立的系統,由具備消防安裝施工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完成,檢測前應具備:

(1)調試后正常運行,已經連續運行時間應達到15天-30天,有符合行業要求的系統運行記錄;

(2)系統竣工調試報告及完備的竣工技術文件;

(3)提供檢測申請報告并簽訂檢測合同協議書。

4.5檢測的基本內容

(1)消防控制室位置,并測繪系統設備設置平面布

(2)消防控制室與119臺或公安專用網聯網情況;

(3)消防用電設備電源的自動切換功能,切換試驗3次均應正常;

(4)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的基本功能:

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按下列要求進行功能抽驗:

1)實際安裝數量在5臺以下者,全部抽驗;

2)實際安裝數量在6臺-10臺者,抽驗5臺;

3)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臺者,按實際安裝數量30%-50%的比例,但不少于5臺抽驗。

火災探測器(包括手動報警按鈕)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模擬火災響應試驗和故障報警抽驗:

1)實際安裝數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驗10只;

2)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只,按實際安裝數量5%

—10%的比例,但不少于10只抽驗,試驗均應正常。

(5)室內消火栓系統的功能應在出水壓力符合現行

國家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條件下進行,并應符合下

列要求:

1)工作泵、備用泵轉換運行1次—3次;

2)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1次—3次;

3)消火栓處操作啟泵按鈕按5%-10%的比例抽驗。

(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抽驗,應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條件下,抽驗下列控制功能:

1)工作泵與備用泵轉換運行1次—3次;

2)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1次—3次;

3)水流指示器、閘閥關閉器及電動閥等按實際安裝

數量的10%-30%的比例進行末端放水試驗。

(7)鹵代烷、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系統的抽驗,應在符合設計規范的條件下,按實際安裝數量的20%-30%抽驗下列控制功能:

1)人工啟動和緊急切斷試驗1次—3次;

2)與固定滅火設備聯動控制的其他設備(包括關閉防火門窗、停止空調風機、關閉防火閥、落下防火幕)試驗1次—3次;

3)抽一個防護區進行冷噴放試驗(可用氮氣代替)。

(8)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的抽驗,應按10%-20%抽驗聯動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及信號均應正常。

(9)通風空調和防排煙設備應按10%-20%抽驗聯動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及信號均應正常。

(10)消防電梯應進行1次—2次的人工和自動控制功能及信號的檢驗。

(11)火災應急廣播設備的抽驗應按實際安裝數量的10%-20%進行下列功能檢驗(各項功能應正常語音清晰):

1)在消防控制室選區、選層廣播;

2)共用的揚聲器強切試驗;

3)備用擴音機控制功能試驗。

(12)消防通訊設備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各項功能應正常并語音清晰):

1)對講電話進行1次—3次通話試驗;

2)電話插孔按5%-10%進行通話試驗;

3)消防控制室與119臺進行1次-3次通話試驗,

(13)強制切斷非消防電源功能試驗。

(14)檢測漢化圖形化的CRT顯示、中文屏幕菜單等功能,并進行操作試驗。

(15)檢測消防控制室顯示火災報警信息的一致性可靠性。

(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電磁兼容性防護功能。

(17)新型消防設施的設置及功能:早期煙霧探測火災報警系統;大空間紅外矩陣計算機火災報警系統及滅火系統;煤氣等可燃氣體泄漏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

(18)智能型火災探測器的性能、數量及安裝位置;普通型火災探測器的數量及安裝位置。

(19)公共廣播與消防廣播系統共用時,應滿足現行消防規范、標準要求。

4.6檢測所需設備

消防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鹵代烷、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系統、通風空調和防排煙設備、室內消火栓系統、消防應急廣播設備和電源系統、消防應急照明系統、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泵等)所需的工程檢測儀器及相關檢測設備(公安消防監

督機構認可)。

4.7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應包括檢測依據、檢測設備、檢測結論及檢測結果列表等。

5消防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驗收

5.1驗收條件

(1)申報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驗收的基礎條件是建筑物內各項消防系統施工、調試完畢,經建設、監理單位自檢自驗合格后,方可申報消防驗收;

(2)申報消防驗收的工程應是經消防監督機構審核并將審核意見全部整改,經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自驗合格的工程;

(3)申報消防驗收的工程應以系統為單元,保證系統施工、安裝、調試工作完畢。系統單元內施工、安裝、調試內容不得甩項或缺省;

(4)申報消防驗收的工程必須得到該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監督等單位的認可。建設單位必須以文字形式承諾。所申報消防驗收內容嚴格按照已經審核的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安裝、調試,消防產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法》、公安部有關消防產品的管理規定,消防設計及施工符合相關的消防技術規范要求;

(5)參加消防驗收的除消防監督機構外還應包括: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產品供貨單位。

5.2驗收形式

一般意義上講,消防驗收可分為隱蔽工程消防驗收、粗裝修消防驗收、精裝修消防驗收三種驗收形式。

(1)隱蔽工程消防驗收是指對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無法行消防檢查和驗收的消防設施及耐火構件,在施工階段進行的消防驗收。例如:鋼結構防火噴涂,消防管線及連接等;

(2)粗裝修消防驗收是指對建筑物內消防系統及設施的功能性驗收。主要針對消防系統及設施已安裝、調試完畢,但尚未進行室內裝修的建筑工程。粗裝修消防驗收適用于建筑物主體施工完成后,建筑物待租、待售前的消防系統驗收。粗裝修消防合格后,建筑物尚不具備投入使用的條件,須進一步完成精裝修消防審核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3)精裝修消防驗收是指對建筑物全面竣工并準備投人使用前的消防驗收。精裝修消防驗收內容包括各項消防系統及設施、安全疏散、室內裝修等諸項。

5.3申報文件

(1)系統檢測報告書:例如由中介消防檢測機構對報驗工程進行消防檢測后出具的《建筑工程消防設施檢測報告》以及針對《建筑工程消防設施檢測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的整改報告;

(2)系統調試運行報告;

(3)工程設計文件及變更說明文件:例如建設過程中消防監督機構簽發的相關消防審核文件(包括初步設計審核意見、施工圖審核意見、內裝修圖紙審核意見、煤氣圖紙審核意見、備忘錄等)、建設及設計單位針對消防審核文件所提問題的整改和落實情況報告;

(4)隱蔽工程記錄(監理簽字):例如隱蔽工程的檢查記錄、消防系統自檢自驗和施工單位的安裝調試記錄、打壓試驗記錄等文字材料;

(5)工程竣工圖(藍圖);

(6)設備器材合格證、檢測認證報告、隨機資料等。

5.4驗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消防報警及聯動系統的驗收內容與檢測內容應一致,這部分驗收內容僅僅只是消防工程整體驗收的組成部分之一;

(2)對文字內容應按規范性文件要求結合具體項目逐項逐條審核;對峻工圖紙應按規范與建審意見相結合,對實際執行情況進行審核;

(3)對具體的施工內容進行抽檢。例如:通過對某一消火拴的實際操作實現對報警及聯動系統的性能抽檢;通過對某一感煙探測器的抽檢實現對報警系統聯動控制以及與"119"網絡連接狀態等的測試。

5.5驗收程序

火災自動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驗收是由國家或行業認可消防監督機構執行。驗收在檢測合格的基礎上進行,驗收單位應事先編制驗收大綱、檢測報告(表格),包括檢測依據、檢測設備、檢測項目和結果列表。當驗收中出現不合格項時,應限期糾正,直至檢測合格。

驗收的主要工作是審議系統檢測報告和系統運行報告,并審查建設方出具的全部技術文檔(見北京市地方標準DBll/146-2002《建筑及住宅小區智能化工程檢測驗收規范》第7.2.3條)。驗收結論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種情況。如果有不合格項應限期整改(當涉及到檢測項目時,如有必要應重新組織檢測),直至沒有不合格項方能通過驗收。

6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工程驗收中的特點

(1)火災自動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在建筑及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國家對系統中的主導產品有一系列的標準規定(歸口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委員會)。對各類工程的建筑防火設計,對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管理等也有明確的標準規定(歸口全國建筑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和地方也都設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相應的監督、檢測和管理。因此,當建筑及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進行檢測和驗收時,火災自動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應已通過了專項檢測和驗收;

(2)消防工程的檢測和驗收是受國家正式法律《消防法》為依據的,它是一項強制性的要求。而智能化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尚無相應的國家法律對此提出明確要求;

(3)由專設的監測機構進行檢測,由國家公安消防機關專設的建筑工程監督審核機構來實施驗收監督和審核的;

(4)它是唯一具有完全、系統、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并經受過時間考驗的檢測和驗收標準。建筑與樓宇住宅智能化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的相應各種規范在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還需強化,許多規范還在制定、補充階段;

(5)智能化系統中其他子系統很容易并且有許多子系統已經實現在同一網絡、同一軟件平臺上的開發和運行,唯獨消防報警及聯動系統的網絡和軟件平臺是相對獨立的。

7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工程驗收中的重點

對火災自動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驗收,應以檢測其系統聯動功能和基本功能為主。不論系統在以前的專項檢測驗收中的結果如何,在建筑及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檢測驗收中,對火災自動報警和消防聯動監測系統的檢測,還應檢查或抽測以下項目:

(1)消防用電設備電源的自動切換功能,包括直流電源與備用電源之間的自動切換,以及雙路交流電源之間的自動切換(根據需要進行);

(2)火災報警系統的檢測功能,包括火災報警的優先級、火災報警的延遲時間、信號的傳輸、故障的報警火災事件的記載等;

(3)火災的探測功能,點型感煙、點型感溫、線型感煙、線型感溫及火焰探測器對現場火災參數的響應情況;

(4)消防泵的啟停、運行、雙泵轉換以及在消火栓處的啟停功能;

(5)噴淋泵的啟停、運行、雙泵轉換;

(6)其它滅火系統(包括鹵代烷、二氧化碳、泡沫等)的人工啟動和緊急切斷、輔助滅火設備(關閉門窗、忉斷空調、通風等)的聯動,以及對一個防護區的代用氣體噴灑試驗;

(7)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的一步、兩步動作及相應的聯動功能;

(8)空調設備和防排煙設備(包括送新風機、排煙風機和相應的閥門)動作及相應的聯動功能;

(9)消防電梯的人工控制和相應的聯動控制;

(10)火災應急廣播設備的選區、選層廣播,揚聲器的切換,備用擴音器的控制;

(11)消防通訊設備的控制室與現場的對講(包括用電話插孔的對講)以及與“119"的通話;

(12)風消防電源的強制切斷;

(13)系統CRT屏幕的中文菜單功能和操作;

(14)消防控制室向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BAS)的信息傳播;

(15)消防控制室與安全防范系統(SAS)及其它系統間的通信;

(16)系統的電磁兼容性防護功能;

(17)其他新型火災探測、報警、聯動設備的功能。

參考文獻

建設部《建設部資質管理文件匯編》2001;04

建設部《建設部IS0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實施細則》2000;05

趙英然《論消防工程專業施工的幾個基本問題)2001;8

趙英然《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驗收規范”修訂工作的探討與建議》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