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航道測量施工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4 10:12:00
導語:江航道測量施工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結合桂江航道測量施工情況,介紹優化施工組織管理和質量控制管理經驗,探討適合航道專業測量隊伍管理的辦法。
【關鍵詞】航道測量施工組織質量控制管理
航道是重要的水運基礎設施,要發展水運,必須加強航道的維護和開發建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水運事業蒸蒸日上,作為水運基礎設施的航道必將有新的發展。為滿足水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和船舶安全航行的需要,必須定期和不定期地對現行航道進行常規性的維護測量。
桂江(昭平電站至京南電站段)自我單位1975年進行過全程航道測量后,30多年來未進行過較大的更新測量工作。近十年里,該河段內相繼建成京南、金牛坪、下福等多個航運水利樞紐,現存航道圖已完全滿足不了航道規劃、使用和正常維護的需要。為此我單位自2005年9月開始,著手對該河段航道進行更新測量。筆者參加了該施工作業,負責項目的技術管理,下面談談在測量施工管理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1.工程概況
測量范圍為昭平電站至京南電站的航道全程(全長86km),測量內容包括:平面控制,高程測量,陸上、水下地形,助航標志、航行障礙物、碼頭、錨地、航道站、整治建筑物、臨河、跨河、過河建筑物、城鎮和其他重要地形、地物的位置或輪廓等。
2.優化施工組織管理是關鍵
2.1作業施工準備
為保證測繪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投入足夠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儀器設備。其中RTK-GPS兩套(2基準站+2移動站)、全站儀1臺、測深儀2臺、水準儀3臺,以及完備的測量使用船只。所使用的儀器除送有關單位進行年度合格檢驗外,在開工前還進行必要的校核。
做好測量前準備工作,對現場進行實地勘查。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熟悉任務要求和有關技術規范、標準,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根據任務要求,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管理工作計劃,針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多個作業方案,對項目進行總體規劃和部署,制訂各種管理目標和保障措施。
2.2精心組織施工
針對本次作業面廣、線長、點多的特點,結合作業人員和儀器設備的配置情況,精心組織施工。在施工組織編排上除首級平面控制測量外,其他作業內容均采取了分段開展,段內流水作業方式進行,分段點根據流動駐點情況決定,為方便生活和后勤供給,流動駐點選擇在鄉鎮或較大的村莊。段內流水作業分組為:二級平面控制組、水準組、地形A組(RTK—GPS)、地形B組(全站儀)、水深組。該作業方式既保證了作業的合理性,資源(包括人、儀器設備和時間)利用的最優化,又避免了長距離轉移和流水作業可能出現的間斷。
2.3“以人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
測繪管理是一項復雜煩瑣的系統工程,人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在管理工作中,我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積極推行“人性化”管理。
1)根據作業隊員的不同性格特點和技術專長,合理的搭配,優化組合
測量作業最講究的是團隊協作和配合。團隊內部心理氛圍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團組的工作效率和效益。為此,在進行作業分組時,我們便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根據作業人員的不同性格和以往配合情況等,合理搭配,創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工作環境。
測量工作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員工們的技術水平是影響作業的進度和成果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于是我們根據技術人員所掌握的技術專長,做到揚長避短,優化組合。由于組隊合理,隊內人員在作業時都配合得相當默契,工作有序高效,表現出團結一致、朝氣蓬勃的良好精神狀態。
2)推行人性化管理機制與嚴格要求技術干部相結合
參加本次任務的技術人員和測工均以青壯年居多,他們具有表現活躍,講究個性張揚,喜歡獨立思考,有很強進取精神的特點。在施工作業中,我們積極推行人性化管理機制,盡量滿足他們的好表現欲望,創造一種人人參與的氛圍,鼓勵員工對各項工作決策的參與,對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大膽采納或予以認同。對技術干部,則明確責任,在技術上嚴格要求;同時,在不偏移大方向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賦予其(特別是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自主權,為其能夠自由發揮創造一個更廣闊空間,以激發其工作熱情和干勁。
3)兼顧公平和效率,充分調動作業人員的積極性
考慮到本次任務的性質和單位的情況,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實行責任與利益掛鉤,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為進一步挖掘人的潛能,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目標管理制度。參考以往的工作效率和本次任務的具體情況,確定一個比較切合實際的工期,以此作為獎罰的時間量化標準。
4)結合作業環境,豐富生活,消除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厭倦心理
對于該河段,我們的作業人員除了幾個船員外,其余基本上是“第一次親密接觸”,因此,對作業環境新異倍感好奇。于是,我們便以此為契機,把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等作為引子,豐富隊員們的精神生活,使得許多作業人員都覺得自己并不僅僅是在工作,同時也是一次自助徒步旅游。在連續戰斗的幾十天時間里,雖有點背井離鄉的傷感,卻多了份酷似旅游的樂趣,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以往容易出現的厭倦心理。同時,因為有了共同的話題,互相交流的機會也多了,在情感溝通中隊伍的凝聚能力和戰斗力也不斷增強。
2.4儀器設備的優化配置
航道專題地圖測量自動化、數字化的最好模式是DGPS測深系統、RTK-GPS和全站儀結合,所投入的儀器設備完全滿足該測量模式的要求。而如何進行優化配置、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并切實解決在操作過程中碰到的技術問題,是順利完成各項測圖任務的關鍵。為此,我們著重對RTK—GPS、DGPS測深系統、全站儀三種儀器的不同作業方式和優缺點進行比對,運用價值工程的原理,分析儀器設備、人員分工與環境利用的協調配合方法,結合實際情況(作業內容、進度控制、其他船泊機械設備等)探索儀器相配合測量的解決方案、實測技術以及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達到既保證測圖精度,又在施工作業中能合理利用各測量手段的優點,揚長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的目的。
2.5實行動態的作業管理
為了對施工作業進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的全過程實行了動態監控。首先,實行每天一小結制度,每晚技術人員均要對當天的作業情況、發現問題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簡短小結,管理負責人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運用網絡技術,動態判斷關鍵工作和關鍵路線,靈活調整作業順序。其次,實行段段總結,每完成一個工作段,均與既定計劃比較,發現偏差,分析原因以及對后續工作和總進度的影響,采取措施及時糾正。第三,保持作業的連貫性與爭搶零碎作業時間相結合。即在作業的安排上,盡量避免每一個工作組作業內容和作業人員的變動,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使工序銜接順暢,作業緊湊有續,爭搶一些諸如工地轉移、開工準備等零碎作業時間。
3.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是基礎
3.1控制測量
控制測量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該工作是后續測量的基礎,其成果質量要求相當高。由于收集的資料相當陳舊,經實地踏勘,可作為起算的控制點相當少,為滿足任務書和規范規定的精度要求,著重抓了以下工作:
1)在選擇作業方案方面,仍按照先高級后低級兩步走的方法。而怎樣將高級控制點降至D級GPS點和布設二級點,則可以采用:每兩待測點與兩高等控制點組成獨立的多邊形(如圖l所示);或以大地四邊形方式推進,前后分別與兩高等控制點附合(如圖2所示)兩種作業形式。
圖1
圖2
前者每待定點均與高級點連接,有利于精度條件的滿足。但由于各獨立網間缺少聯系,整個控制點之間點位精度難以一致,相鄰點極可能會因不同在一網內而造成相對中誤差超限;而且每測量兩待定點均要在距離較遠的高等控制點上置站,不利于作業的開展。后者則整個控制網連成一體,點位精度均勻。但會因為推進時不可避免的短邊與長邊相接,組成強度極差的大地四邊形,從而隨著不斷推進,精度將逐漸降低,但可以通過首尾強制附合措施解決。通過比對,優于前者,最后選擇了后者。
2)在控制點布設和優化設計方面,則先進行內業選點,根據河流的走向,選擇最優的布設網形,盡量避免采用強度差的大地四邊形,然后實地踏勘,選點埋點。
3)在外業工作中,要求各觀測組嚴格執行規范,認真細致觀測,力求準確無誤,杜絕違規,避免返工。完成一天的外業工作后,均做好數據備份工作。
3.2水下地形測量
目前進行水下地形測量最常用和最先進的方法是GPS測深系統,該系統的主要特點是能夠實現動態實時定位,真正實現平面定位和水深數據采集的自動化。為此,所面臨的新問題是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測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1)在如何提高精度方面,由于GPS測深系統能夠實現數據采集的自動化,平面定位與水深測量的不同步問題已經迎刃而解,所以影響水下地形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為儀器的安裝、測深船航行姿態(船航速、橫搖與縱傾)和數據后處理的方法(水位改正等)。因此在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辦法和技術措施。比如:為克服測深船航行姿態對測量精度的影響,選用穩定性較好、靈活的船只作為測量船;要求測量航行速度盡量保持均勻;為避免產生過大的橫搖與縱傾,針對不同河段采取相應的測量布線工藝。其次,為防止漏點,對存在礙航礁石或疑存礁石區域、航道邊線均進行加密測量。最后,根據水情變化和水位站的分布情況,在內業水位改正中選用合理方案。
2)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根據GPS測深系統可以對測深船的精確導航定位,實現有規律、有目的的水深測量工作特點,在實際操作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在外業工作前便事先在計算機內劃定測量區域和規劃布設好測量航跡線,保證測量時測線間距均勻并滿足規范要求。作業時對測深船船位(即測量軌跡)進行實時監控,發現航跡偏移立刻修正,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重測、超測,防止漏測。
3.3加強技術資料管理
測量的成果主要體現和載體為數字數據、圖紙和電子文件等,為此做好技術資料的管理顯得猶為重要。在資料的收集中,為確保成果資料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強調作業與記錄同步,杜絕事后補記,誰收集誰負責,簽字確認,記錄格式嚴格按照規范執行;為防止資料的遺失遺漏,要求包括與本測量任務有關的儀器檢測、觀測數據、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等技術記錄均要歸檔管理,實行全員負責和專人負責相結合,既要求每一位作業技術人員要對自己所收集的技術資料及時整理歸檔,又有專人負責進行系統的匯總、分類、歸檔管理。
3.4科學地開展質量管理
為了保證測繪成果的質量,在整個測量施工作業過程,我們實行了科學的質量管理辦法。首先,加強測量作業人員的質量教育和技能培訓,以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和工作水平,特別對單位內部臨時抽調的員工均實行作業前短期技能培訓。其次,采取全程控制與重點控制相結合,執行自檢、互檢和專職檢查的“三檢”制度,針對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的環節和影響全局質量較大的重點環節實行重點監控,如控制測量、GPS基準站設置、水位觀測和改正等環節,作重點檢核。第三,加強質量的事前控制,認真做好技術交底等作業準備工作,針對以往經常出現或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制定了相關的質量監控和質量預控措施,對作業方案和方法做認真的比較與篩選。最后,運用PDCA循環等全面質量管理的方法,科學地對質量實行全面的管理。
4.結語
桂江航道測量施工管理實踐表明,我們所采取優化施工組織對進度控制是有效的,各種質量控制措施是成功的,取得了良好的質量效果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JTJ203—2001,水運工程測量規范[S]
[2]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李榮興,測繪管理基礎,北京:測繪出版社,1992
- 上一篇:水務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整改方案
- 下一篇:工程放樣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