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質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31 03:42:00
導語:公路工程質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防護工程和結構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結構物表面不光滑,外觀不美觀。應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預防:
①模板面要清理干凈。②盡量采用剛度好的大模板,澆注混凝土前應用清水將模板濕洗干凈,不留積水,模板縫應拼嚴,控制跑模,防止漏漿。③鋼模隔離劑涂刷均勻,不得漏刷。④加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重視外摻劑的使用研究。⑤混凝土振搗要密實,應不漏振不過振。
2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橋頭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橋互通匝道填方,往往會在通車一段時間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壓實控制不好、分層過厚、冬施措施不當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誤、材料壓縮系數過大、采用高塑性指數的粘性土等,均會出現此問題,它會使路面變形、開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①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按試驗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來控制規模施工時的填土厚度。②在新舊填土的銜接處,嚴格控制填土接茬臺階的最小長度,以避免接茬處超厚,壓實不足。③防止漏夯或夯實不足,嚴禁超厚填土。④在機械難于壓實的地方,用適當的小型機具進行補充夯實。⑤冬季施工時應使土在未受凍的情況下回填壓實,避免填土壓實密度嚴重不均勻而造成土體下沉。⑥回填幾種土時,不能僅用某一種土的擊實試驗得出的密度標準作為所有填土的壓實度標準,而應按填土的不同類別,做相應土的若干組擊實試驗,取值應符合相應規定。
3瀝青路面早期破損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車不久或一、兩年內出現多處或大面積裂縫、破損。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問題。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視壓實度的要求;材料到場及終壓溫度偏低,甚至在低溫情況下過度碾壓;材料配合比不當,基質瀝青未達標;路面基層甚至路床、基底承載力不足,彎沉值過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層材料的收縮而造成瀝青路面的反射裂縫,也會引起早期破損。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縫滲入路面基層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穩定性和強度,造成局部變形,擴展成網狀裂縫。碾壓中產生的細微裂紋及反射裂縫雖初期不影響行車,但在水分侵蝕及陽光照射下,成為促使面層瀝青混凝土疲勞開裂的催化劑,大大縮短瀝青路面壽命。預防措施有:
①不要片面追求個別指標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慮基層、面層的綜合強度、舒適性、安全性和耐久性。②在瀝青混合料攤鋪碾壓中,嚴把瀝青混合料進場攤鋪的質量關,嚴格控制攤鋪和初壓、終壓的瀝青混合料溫度,嚴格按碾壓操作規程施工,防止橫向裂縫的產生。③嚴格按照《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做好縱橫向接縫。④控制瀝青混合料所用瀝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瀝青。拌制瀝青混合料時,防止加熱過度,避免瀝青混合料“燒焦”。⑤在特殊潮濕、寒冷、高溫地區要使用新型瀝青混合料。
4軟土地基超限沉陷
軟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強度低、承載能力低的特性。在軟土上修建路基或橋涵構造物基礎易出現壓縮沉降、滑陷、坍塌等,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橋,其下部構造為分離式擴大淺基礎,上部驗收時沉降竟達十余厘米,經約請地質勘察部門及設計人到場對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得知,是由于軟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后采取預壓方式至使沉降穩定,再調整縱斷,以滿足使用要求。對軟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采用換填滲水性良好的土,對基底進行加固。②設置白灰粗砂樁,此法適用于粉砂土質、含水量大的軟土地基。軟土地基成孔后,篩選生石灰塊加水泥、粗砂拌勻后填充,用木棍搗實,當生石灰塊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體積膨脹,起到擠壓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載力。③石灰、水泥穩定碎石法:是用于葦塘、稻田、藕池的沼澤地區路基的處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將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將碎石與混合料拌和均勻,然后攤鋪壓實養護。④對路基采取強夯、預壓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織物。
5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適性指標,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減很快。如果道路不平,會降低車速,增加行車顛簸,加大沖擊力,損壞車輛,降低舒適性,減少安全性,降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的主要原因有:基層平整度控制不嚴,甚至出現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攤鋪機及壓路機的操作人員水平較低;基準線或滑靴失控,從目前路面施工情況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準線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時應從路基開始層層嚴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證壓實度的基礎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層微觀構造和外觀構造平整度。
6水泥路面斷板、開裂
由于土基強度不夠或不均勻,或不重視路面基層,或在春秋兩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與晚上的溫差大,而產生較大的翹曲應力致使板體開裂。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路基和基層的密實度、強度、穩定性、均勻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別是水泥的技術指標,使用合格路用水泥和低堿含量水泥,同時禁止使用小窯水泥。另外,板塊混凝土的過振,會產生分層離析,也將導致板塊裂縫,所以振搗時要注意易產生不密實的部位的振搗,防止發生過振產生的混凝土分層。根據近幾年的研究表明,為防止斷板、開裂現象的發生,可采用碾壓式干硬性混凝土,同時預留的伸縮縫必須符合要求。
總之,公路工程質量通病的治理必須思想上重視、管理上及時、技術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設、設計、監理、施工各方面、各環節齊抓共管,才能使我們的質量有根本的改觀,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城市道路建設對城市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動脈,是城市的骨架,同時反映一個城市的面貌。而道路的質量問題,給城市的發展、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造成經濟損失,如何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公路工程質量
- 上一篇:給排水新管材的選擇分析論文
- 下一篇:砌體結構裂縫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