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住宅樓施工應用論文

時間:2022-06-02 11:53:00

導語:清水混凝土住宅樓施工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清水混凝土住宅樓施工應用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工程概況;清水混凝土的定義及內控標準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的內控標準、工藝流程、墻體大模板的制作、安裝及拆除、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原材料控制要點、施工中的關鍵技術、清水混凝土的修補控制要點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以某住宅樓工程為例,探討清水混凝土技術在小高層住宅樓中的應用。

關鍵詞:清混凝土;小高層宅樓;應用

清水混凝土就是結構成型后,利用其平整、密實的混凝土外表作為建筑物的表面,不再進行基層抹灰找平,基底稍加修補后即可進行室內裝修。清水混凝土可用于橋梁、廠房及民用建筑的結構施工中,它是利用特制的模板而使混凝土結構一次成型后表面不再做特殊的裝飾。目前該工藝在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廣泛應用,施工技術日趨成熟。在北方地區(qū)逐漸應用,但技術不夠成熟,需要不斷地探索。清水混凝土工藝的應用,將會給企業(yè)帶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

1工程概況

蘿北縣鳳翔家園小高層住宅樓為全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23448m2,地上29層,建筑總高度78.9m。該工程在17軸~16軸之間設一道伸縮縫,將一棟樓分為兩個獨立體,兩個獨立體在設計中分別對稱,便于大模板設計與施工,為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藝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

2清水混凝土的定義及內控標準

2.1清水混凝土

它是一次成型采用現澆混凝土的自然色作為飾面在。住宅工作中,將清水混凝土定義為:構件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后不出現普通混凝土中常見的質量通病,表面平整密實、色澤均勻一致,施工縫接槎平順,痕跡不明顯,氣泡不明顯,在不需要進行抹灰施工的情況下,主體質量可達到中級抹灰的質量標準,稍加打磨修補后,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進行涂料工程的施工。

2.2清水混凝土的內控標準

清水混凝土檢測標準,目前尚無規(guī)范可循,按照國家規(guī)范對混凝土的驗收標準并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制定出清水混凝土企業(yè)內控標準,具體內容如下:

(1)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2)混凝土振搗密實,無明顯的質量通病(如蜂窩、麻面、露筋、夾渣、粘漿等)。(3)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色澤均勻一致、無裂縫、無銹斑、氣泡不明顯。(4)板、梁底面無撓曲,現澆板面平整密實,無龜裂,樓梯踏步成型準確,無腳印。(5)板、柱、梁幾何尺寸準確,標高一致。(6)陰陽角方正、垂直,線條順直、清晰,棱角分明。(7)洞口方正,位置準確,規(guī)格尺寸誤差在允許偏差范圍內。(8)施工縫位置留設正確,接槎平順,無明顯缺陷。

2.3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墻體鋼筋綁扎→預埋梁口→沿墻邊彈線貼海綿條→安裝門窗洞口模板并固定校正→安裝墻體大模板并校正→澆筑墻體混凝土→拆墻體模板→彈50線、梁口邊線及頂板底模控制線→切割梁口和墻頂→清理梁口內雜物和墻頂雜物→沿頂板控制線貼海綿→支頂板模及梁模→綁扎頂板及梁鋼筋→澆筑頂板混凝土。

2.4墻體大模板的制作、安裝及拆除

(1)大模板在車間加工制作時,在大平臺上操作,下料尺寸要精確,拼縫嚴密,模板面板接縫高差小于1mm,模板間接縫高差小于2mm,模板組拼完成后,用拋光機對接縫處全部進行拋光,把板縫的高低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2)大模板運到現場后,根據設計圖紙在模板上逐塊做出標記,并由專人進行指導安裝。(3)模板脫模劑采用無色的輕機油,涂刷要均勻,不能漏刷。并要嚴格控制模板清理檢修工作,每周轉一次后都應將大模的角模拆下來,清除干凈縫隙中的混凝土漿,并校正角鋼,防止接縫不嚴造成漏漿。(4)每次澆筑完混凝土后,及時清理大模板背楞上的混凝土,落地時要使傾斜角α=19°左右,立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因地面不平使大模板變形。大模板落地后,立即清理板面上的混凝土雜質,然后刷脫模劑,檢查合格后再吊裝使用。(5)大模板拆除時應用撬杠慢慢撬動使其松動,然后再吊走,不能用大錘敲砸或強行吊動。

2.5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原材料控制要點

2.5.1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點

在材料和澆筑方法允許的條件下,應采用盡可能小的坍落度和水灰比,坍落度根據澆筑高度的不同也有相應改變,4層以上17層以下的剪力墻混凝土坍落度為(180±20)mm,頂板混凝土的坍落度為(160±20)mm,18層以上剪力墻混凝土坍落度為(200±20)mm,頂板混凝土的坍落度為(180±20)mm,以減少混凝土的泌水現象。同時控制混凝土含氣量不超過2%,初凝時間控制在3h~5h即可。

2.5.2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要點

(1)水泥: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要求確定生產廠家、強度等級及批號,最好能做到同一熟料。(2)粗骨料:選用強度高,5~25mm粒徑,連續(xù)級配好,含泥量不大于0.5%和不帶雜物的碎石,要求定產地,定規(guī)格,定顏色。(3)細骨料:選中粗砂,細度模數不宜小于2.6,含泥量不大于2%,不得含有雜物,要求定產地,定質量。(4)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地下水時應進行檢驗,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時,方可拌制混凝土。(5)外加劑:采用UNF23B復合型緩凝高效減水劑。清水混凝土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比投料,不得帶任何隨意性,并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隨氣候變化隨時抽驗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

2.6施工中的關鍵技術

(1)結構接槎不外露:這項技術主要是解決樓層頂板和墻體接槎外露以及梁口和接槎外露影響觀感的通病,具體做法是:a.在澆筑墻體混凝土時,將墻體混凝土澆筑標高控制在比頂板高1.0cm,墻體拆模后,在墻上彈出50線和頂板模上平線,頂板模上平線即是墻體混凝土的澆筑標高,然后用切割機沿頂板模上平線切齊,將多余的混凝土除掉,吹凈墻頭雜質后即可支設頂模。這樣澆筑完頂板后,接搓就隱蔽在頂板之內,能保證陰角方正美觀。b.梁口預埋時,預埋尺寸要比實際梁口小3.0cm,并且要做成內大外小的喇叭口形狀,墻體拆模后,根據軸線彈出梁邊線和梁口切割線,梁口切割線比實際尺寸小2.0cm,然后沿梁口切割線用切割機切齊,將梁口內雜物掏干凈并用空壓機吹凈灰塵,即可進行支梁底模和綁梁鋼筋,澆筑完混凝土后,接槎就隱藏在梁內。

(2)頂板四周不掛漿:解決這一通病的關鍵技術就是將頂板四周密封,在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辦法來解決:在支模前,在墻體四周沿面板支模墨線粘貼5mm寬,5mm厚的海綿條,它主要起密封作用,然后四周再用方木擠緊海綿條,將漏漿的通道徹底堵死。

(3)門窗洞口四周不漏漿:在以往剪力墻施工中,門窗洞口邊緣由于縫隙大,澆筑完混凝土拆模后,經常在洞口邊緣出現水印,甚至漏漿等質量通病。在本工程中,專門設計了定型門窗模,尺寸精確,剛度大,與大模板的接合更加嚴密,施工時在門窗模的邊框上粘貼5mm厚的海綿條,使大模與門窗口的接合更加緊密,拆模后沒有出現漏漿和水印現象。

(4)剪力墻根部不漏漿、爛根。a.頂板澆筑中,在墻體部位兩側10cm范圍內,混凝土表面必須用抹子搓平壓光。b.在澆筑墻體混凝土時,先鋪10cm厚與混凝土配比中水泥砂漿相同的砂漿。c.在支設模板時,在模板根部提前用砂漿堵縫。

(5)清水混凝土澆筑控制要點。a.落實施工技術保證措施,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b.合理調度攪拌輸送車送料時間,逐車測量混凝土坍落度。c.嚴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保證分層厚度不超過50cm。d.振搗方法要求正確,不得漏振和過振,采用二次振搗法,減少表面氣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澆筑時振搗,第二次待混凝土靜置20~30min時再振搗。e.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和振搗棒插入下一層混凝土的深度,保證深度在10~15cm,振搗時間以混凝土漿不再下沉和表面無氣泡泛起為止,一般為15s左右。

(6)清水混凝土養(yǎng)護控制要點。清水混凝土側模應在8~12h后拆除(視氣溫而定),模板拆除后其表面養(yǎng)護的遮蓋物不得直接用草墊鋪蓋,以免造成黃色污染,可以及時噴水養(yǎng)護(每日不少于4次)或用塑料薄膜覆蓋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d。

(7)清水混凝土的修補控制要點。拆模后立即清除表面浮漿和松動的砂子,采用相同品種、相同強度等級的水泥制成水泥漿體,修復和批嵌缺陷部位,待水泥漿體硬化后,用砂紙將整個構件表面打磨光潔,板面接觸痕跡可用手動砂輪磨平,確保表面平整光潔。

實踐證明,清水混凝土技術不僅能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提高工程質量帶來社會效益,而且對推動地方建筑業(yè)的質量,加快建筑業(yè)應用新技術的步伐也有積極意義,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