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線測量粗差經驗探討
時間:2022-04-29 06:36:00
導語:控制線測量粗差經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導線測量實際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導線平差粗差的查找方法。
關鍵詞:導線;粗差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在測繪中的廣泛應用,導線平差計算由人工轉為由計算機完成,從而大大的提高了作業效率。由于各種原因,導線測量數據中經常會出現粗差,正確掌握粗差深測方法,將有效提高工程速度。COSA平差軟件功能強大,實際運用中也需要技巧。我們應用瑞德公司的科傻平差軟件已有近十年的時間,對在導線平差中出現粗差的查找總結了幾點經驗,我們在鞍山市城區沿街道布設一個包括17個GPS點在內的498個點的無定向圖根控制網,野外觀測完后,在室內用科傻軟件平差進行粗差探測計算時出現了粗差。各項指標均達不到技術要求,需不需要返工呢?為此進行了分析。
二、粗差分析
首先分析粗差來源:起算數據、野外觀測記錄、計算機的人工輸入。
1、起始數據是17個GPS點,是整個測區控制的基礎數據,其精度已達到國家四等三角點的要求,并已通過驗收。檢查輸入正確性即可。
2、野外觀測記錄,最有可能存在觀測記錄的粗差。
3、計算機人工輸入時,由于導線網較大,野外觀測數據多達上千個,這么多的數據由人工輸入,出現輸入錯誤是難免的。故此項存在粗差的可能也很大。
三、粗差的查找方法
1、單導線法:首先,將導線網分解成若干個單導線,則可利用計算機平差計算快的特點按次序逐個輸入單導線平差,把平差通不過的剔出。在全部輸入平差后,利用相鄰導線平差后的近似坐標。先按原路線做一條支導線,計算出最后點的坐標,與原坐標或平差后的坐標比較、,得出增量△X、△Y。其次,根據不合導線的走向,△X、△Y值的大小的比較,確定不合導線的粗差是角度還是距離。如不合導線為東西走向,△X值大,△Y值小,則可以確定粗差的原因是角度。△X值小,△Y值大,即可確定是邊長數據錯誤產生的粗差;如不合導線為南北走向,△X、△Y值的大小確定粗差與東西走向的正好相反。最后,確定粗差如是角度的原因,則可找與不合導線兩邊相鄰的點做為已知起算數據,分別從兩邊做兩條支導線,這樣即可得到不合導線點的兩組坐標。這兩組坐標中數據相近的點,即為粗差所在點。如確定是邊長數據錯誤,則需在野外進行邊長重測。
2、閉合環法,導線網無法成單導線的則分割成多個環輸入,計算其方位角閉合差。把閉合差大的剔出。與相鄰的環重組計算方位角閉合差,進行比較。找出出現粗差的部分段。同上述方法一樣,利用相鄰導線平差后的近似坐標的,進行支導線的平差計算比較,確定產生粗差的原因及粗差點所在點位。
通過上述理論分析,在實際操作中進行了單一導線按次逐個輸入,很快發現GPS528---GPS457這段導線不合,存在較大的粗差,剔出平差后,得到了與點GPS528和點GPS457相鄰的點N37和點N49的近似平差坐標,然后以GPS528做起始點,N37做定向點做支導線,計算得出的GPS457的坐標與其真值的增量是△X=-1.009、△Y=+4.459。由于從GPS528點到GPS457點大致為南北走向,根據△X、△Y值的大小確定了該粗差是角度原因。隨后再以GPS457做起始點,N49做定向點,利用原觀測數據做了支導線的平差計算。計算發現點N40的兩組坐標相近。則可以確定N40點有粗差。再利用增量△X=-1.009、△Y=+4.459得到絕對誤差4.572m。此誤差與N40到GPS457兩點間的路線距離521.471m之比,用反正切函數反算得到的角度為0°30′9″。隨后野外的檢測點N40,確定角度為179°46′23″,而不是179°16′23″。隨即更改后平差,得到了滿意的平差結果。
四、小結
本文提出的粗差的找尋方法,經過筆者多次實踐簡易可行,導線網或單一導線都適用。通過這種方法的使用,在野外的作業中能很有效地解決在大量的觀測數據中找到粗差。從而節省時間,保證工程進度。
- 上一篇:青年人肺癌病例臨床探析
- 下一篇:小議傣人塑的舞蹈結構探究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