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巖土工程地質勘探實踐

時間:2022-04-16 10:05:00

導語:建筑巖土工程地質勘探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巖土工程地質勘探實踐

現如今,巖土工程技術在我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而且變化及其顯著。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規定:各項建筑工程在進行設計和施工以前,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對巖土工程進行勘察,并且勘察結果要有一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由于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所涉及到的工程地質問題主要是除險加固問題,因此我們要對于那些病險建筑的除險加固處理要給予高度重視。

一、巖土工程勘察內容

通常所說的“巖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業、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對象主體主要包括房屋樓宇、工業廠房、學校樓舍、醫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線及架空線路、岸邊工程、邊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處理等。巖土工程勘察內容主要有: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勘探及采取土試樣、原位測試、室內試驗、現場檢驗和檢測,最終根據以上幾種或全部手段,對場地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評價,編制滿足不同階段所需的成果報告文件。在巖土工程地質勘探過程中要確保各項勘探不疏不漏,進行勘察的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勘察建筑實施場地的地層結構以及地基的穩定性,還有地基土性質及其受到地下水或者不良地質的影響程度。第二、要如實確定地基的承載力并且要預測地基變形性狀,從而提供符合建筑施工需求的巖土參數。第三、針對勘察結果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對地基基礎、基坑支護、工程降水和地基處理提出設計與施工方案。第四、對于病險工程提出除險的可行方案,同時要對抗震設防強度超過6度的建筑施工場地進行地震效應評估。

二、除險加固工程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建筑施工技術日益成熟,對于病險建筑工程的除險加固技術也逐步趨于正規化、合理化。為了保證施工的安全,對于那些規模較大的建筑工程,其審查一般要經過多次。而且由于勘察與審查是兩個不相關的程序,這就使得勘察與審查人員對建筑工程的除險加固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會有所異議。勘察單位在勘察過程中要根據除險加固工程的安全鑒定報告評估結果對地基進行勘察;而審查程序沒有相應的標準進行規范,因此審查人員的尺度把握尤為重要。另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在實施一項建筑工程之前,要對該工程的地質情況嚴格審查并做出詳細分析,然后根據工程的需求進行勘察工作。

三、除險加固工程地質勘察的原則

除險加固工程的地質勘察工作要嚴格按照相關的程序進行,即要依據工程安全鑒定報告中與地質有關的評價意見進行勘察。對于病險的建筑,在除險加固工程勘察工作中出險原因涉及多個方面,如與地質狀況有關的險工、險段以及險情發生的部位等。但是有時為了保障建筑施工按照預期完成,可以對那些沒有病險的環節不予勘察。由于建筑工程地質的分析結果直接影響到地質勘察好壞,因此建筑工程的地質報告如果沒有對建筑工程的地質狀況進行詳細評估而僅僅是一些簡要評價,那么整個建筑工程將面臨著嚴重的安全威脅。因此,在對建筑工程進行地質分析時要選擇有經驗、有能力并且認真負責、有較強的責任感的地質分析師。

四、除險加固工程的方法

l、針對地基土的性質加固巖土工程能夠順利進行首先依賴于可靠的計算參數,如果高層建筑要帶有地下室就要考慮到地基土的變形參數,并且要在計算地基的回彈再壓縮以及附加應力下的沉降時把地基土的變形參數考慮進去,因為地基土形狀往往受到卸載土和加載土的影響;此外,對深基坑支護的穩定分析和變形分析所需參數要能夠準確反映土體的實際應力狀態,尤其是有彈塑性或是有粘彈塑性的非飽和土。目前大部分房屋建筑和構建物工程的施工基本都局限于對基坑項部的位移觀測,在對地基土的側重方面往往不足,比如地基土的壓力、地基土的結構內力所致的位移和沉降等。因此,要對基坑的支護結構進行系統地、全面地分析,同時要對側向土的壓力分析給予重視。

2、綜合注漿法加固地基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為了能夠滿足地基的承載力就要對建筑物的地基進行加固處理。首先介紹兩種注漿法:高壓旋噴注漿法和靜壓注漿法。高壓旋噴注漿法的優勢是漿液的可控性好,固結體的強度高、定位效果好,比較適合在沙層中注漿;而靜壓注漿法在進行地基加固處理時漿液擴散范圍較大,能夠全部進入地層,比較適合沙礫石地層注漿。所謂的綜合注漿法即將高壓旋噴注漿法融合到靜壓注漿法中,發揮兩種注漿法優勢的同時克服二者的不足。由于條形基礎下土層的承載能力比較低,可以根據實際所需將條形基礎下面增設綜合注漿法形成的旋噴樁,這樣不但能夠減少地基土的承載力還能夠使壓力更加均衡,從而降低地基土的變形幾率。綜合注漿法不但可以提高樁的樁側摩擦力,而且還能夠將壓力由樁端向樁側上部傳遞使漿液滲透到樁側間的每個空隙,通過與樁緊密的、牢固的結合增加樁柱的承載能力,從而使地基更加穩固以減少因地震等因素產生裂縫的可能性。

3、托換技術加固地基為加強地基的穩固性可以采用托換技術對那些能夠影響建筑使用功能的受力系統進行改進。在城建中,由于地鐵可能會從一些樓房底下穿過,為了避免拆除樓房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可以采用地基托換技術對地面上的樓房進行地基托換處理所謂的地基托換技術是指,首先通過梁式轉化層將承臺附近樁基的承載壓力轉移到隧道以外的新樁基礎上,然后采用托換梁預應力張拉、千斤頂預頂、樁底注漿等技術以確保托換樓房在斷樁通過后不會有裂縫、傾斜等現象產生。

4、基坑支護技術的改進在房屋建筑和構建物施工時,要根據地基土的不同性質給予不同處理方案。如果地基土不是軟土性質,可以通過土釘與錨桿結合或者樁與錨支護的技術來消除地下環境污染。如果地基土是軟土性質那么就不能采取上面的方法,應該采用淺基坑土體加固型支護,開發擋土與截水結合的攪拌——灌注樁復合支護、攪拌水泥土連續墻及型鋼芯材回收技術。如果基坑很深就要使用地下連續墻技術,研制開發地下連續墻成槽設備提高工藝水平或者使用開發地下連續墻與豎向承重結合、與外墻結合的相關技術。

五、總結

近幾年,房屋建筑和構建物工程建設中我國的巖土工程技術有了快速的發展,巖土工程技術在不斷改進并逐漸成熟。為保障建筑工程能夠如期的、順利的完成,對施工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尤其是除險加固工程。因此,在對病險建筑進行除險的過程中要以全局的角度分析問題,并且能夠細化到各個重要的部分以保證除險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能夠達到規范的水平,從而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1)對除險加固巖土工程地質勘察所存在的問題要選擇合理的、可靠的方法予以解決,若能夠將傳統勘探與相關的工程物探融合將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2)要確保巖土工程勘察的最終質量就要采取各種方法獲取足夠可信的勘察資料,以彌補傳統勘察方法存在的不足,革新思想,然后對勘察結果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3)要建立一個有實力的勘察體系就需勘查人員有足夠的能力,勘察人員能夠對該專業的基礎知識靈活運用,這就要求勘察單位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加強管理,規范從業人員的道德修養及行為,確保勘察過程的真實性以及勘察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