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庫給排水設計論文

時間:2022-02-22 10:39:00

導語:車庫給排水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車庫給排水設計論文

1概述

在沿海發達地區,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一些居住區1:1的車位配置標準已顯不足。再加上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小橋流水、鳥語花香逐漸成為小區園林建設的基本元素。這些都使得建造大型、特大型地下(或半地下)停車庫成為未來小區建設的必然趨勢。

筆者結合珠海華發新城三期(以下簡稱新城三期)地下車庫的給排水設計實例,對地下車庫給排水的設計要點和設計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逐一進行闡述。

2現代住宅小我地下車庫的建筑特點

一是規模大,車庫的建筑面積大。新城三期地下車庫共72000m2,有十八個防火分區,停車位達2000個。

二是管線多。由于整個新城三期的27棟住宅均建在車庫上,地下室頂板上覆土深度有限(扣除找平、防水后H=800mm),且頂板上又有大量的水景、園建,所以為方便施工和后期管理,各種管線(除綠化用水、雨排水、污排水管道外)均需敷設在地下室的頂板下。

三是環境要求高。為了保證車庫的通風及采光,在地下室側壁周邊做了高窗:同時在頂板上也開了許多洞口,洞口總面積約4000m2。洞口下設樹池、水景池,僅新城三期地下室就有樹池、水景池共120處之多。

3現代住宅小區地下車庫的給排水設計要點

3.1確定給排水系統的組成

根據上部住宅、園林水景和車庫本身的建筑功能,明確整個給排水系統的劃分。一般包括:各個分區的生活給水系統、特色景觀補充水系統、綠化灑水系統、人工水體的循環水處理系統、游泳池循環水處理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和排水系統。

3.2確定設備機房的位置

車庫內的給排水設備房有:生活給水加壓泵房、消防水泵房、景觀水體及游泳池的循環水處理機房。生活給水加壓泵房應位于小區給水負荷的中心,以簡化配管,節約能耗。消防水泵房宜與生活給水泵房合建。循環水處理機房的位置應結合水體及游泳池的位置確定,距離越近越好。機房的選址還要以不犧牲停車位為原則。

3.3確定各種管道的布置

雨排水、污排水管道及綠化用水干管宜敷設在地下室頂板覆土層內,其他各類管道均敷設在地下室的頂板下,以利于施工和維護。

4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4.1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凈高資源新城三期地下車庫層高3.6m,扣除800mm的大梁,大部分地方凈高只有2.8m,而甲方為降低土建造價,不愿意再加大車庫的凈高,為滿足規范和使用要求,留給設備專業的走管空間就相對較小。這就要求我們在管線布置時要統一協調,盡量避免干管交叉,如有交叉,交叉處管道上彎:較長的管道盡量分段找坡,局部增設排氣閥和放水閥:支管盡可能翻至次梁下安裝。當然,在管道的布置過程中,我們還盡可能利用一些有利條件,例如頂板下的一些凸起空間,見圖2、圖3。

4.2消防電梯排水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中6.3.3.11條規定:“消防電梯井底應設排水設施,排水井容量不應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應小于10L/s。”常見的做法是在消防電梯旁另設集水坑,但這種做法既增加投資,又給結構設計帶來諸多麻煩。經過論證,筆者采用了加深電梯基坑的方式,見圖4。圖4中H2的深度要求至少滿足水泵、管道的安裝,調節容積不小于2m3,當調節容積不足時,可以利用部分H1(產品樣本上要求的最小基坑深度)的底部空間,但前提是不影響電梯的正常使用,不浸漬電梯配件(包括平衡錘等)。

4.3地下樹池的排水

排水量按頂板洞口面積的雨水量計算,若洞側有建筑物側墻,則附加其受水面積的1/2。有的樹池的集雨量較大,采用單泵排水會導致集水井調節容積的增加,可考慮選用兩臺水泵,平時互為備用,最不利時雙泵同時投入運行。至于集水井的位置則顯得較為棘手。甲方要求集水井設于樹池外,且不能影響美觀、影響車位的銷售,結果,許多集水坑都只能藏身于偏僻角落,見圖5。

這種做法的主要弊端是:大量的管線預埋在底板下,增加了管道滲水的可能,尤其是沿海地區地下水位較高,一旦管道斷裂或接口松動,就會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滲入,致使水泵經常運轉,增加能耗。華發新城一期地下室就有這種滲水情況的發生。筆者認為圖6的做法較為合理,集水井設于樹池內,井蓋板作為雨水口箅板,用卵石鋪蓋,既滿足了排水,又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整個系統無預埋在底板下的管線,故較為安全實用。

值得注意的是,集水井的開泵水位不能超過樹池底部卵石透水層的頂面,否則可能會引起種植土長期浸水,從而導致植物爛根而死。

4.4車庫入口處噴頭的布置

在地下車庫入口處,由于坡道由內向外逐漸升高,路面與頂板的距離不斷變小,最小處甚至不足23m,這使得該段坡道上無法設置直立或下垂型噴頭。而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中7.1.12條的規定,地下停車庫屬于中危險級Ⅱ級,不能采用邊墻型標準噴頭。但是否就意味著不能采用其他類型的邊墻型噴頭呢?規范對此并沒有明確的解釋。筆者認為在坡道處設置邊墻型擴大覆蓋噴頭是可行的,只要保證兩排相對噴頭交錯布置,設計噴水強度不小于8L/min.m2即可,這種做法也得到了消防主管部門的認可。

4.5合理布置噴淋管道,最大限度地節約投資

在地下車庫的噴淋設計中,按結構梁格布置直立噴頭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如何配管才能做到經濟合理呢?對比圖8和圖7,顯然圖7比圖8更合理,它一方面提高了車庫的使用空間,同時又減少了管材的用量,尤其是當噴頭的連接立管較長、噴頭數量較多時,這種節約會相當明顯。

合理地布置配水干管同樣也可以節約投資。圖9的做法在一些設計中是經常出現的。而對于此種情況,在華發新城三期地下車庫的噴淋系統設計中,我們則按圖10的方式進行配管。經過比較,兩種方案在管材上的成本相差無幾,但管件上的成本就相去甚遠。因為圖9中采用的卡箍接頭的數量是圖十的8倍!

4.6如何避免排水干管進入地下車庫

由于車庫頂板面積大、覆土淺,為保證快捷、順暢地排水,排水管應就近接向地下室的四周。然而在實際工程中,地下室頂板往往高出周邊的市政道路。針對此種情況,一般的做法見圖11。該做法的主要缺點是:影響車庫的美觀;會因預埋防水套管位置不準而給安裝帶來麻煩;容易漏水。筆者則采用在地下室外墻設置局部凹壁的辦法,見圖12。其優點是:不需預埋套管,靈活性強;管道與地下室完全分開,無漏水隱患。

4結語

在滿足日益復雜的功能的前提下,要求居住區地下車庫的給排水設計既經濟臺理,又美觀實用,使地下車庫真正成為居住小區的又一道風景。這種人性化的設計要求將成為未來給排水設計的必然趨勢。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居住區地下(或半地下)停車庫的規模加大,功能增強,檔次提高,給排水設計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本文針對設計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其解決方案。

關鍵詞:住宅;地下車庫;消防;給排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