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論文

時間:2022-02-22 10:17:00

導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論文

1進行造價監控是提高建設投資效益的有效方法

建設工程造價監控一般指建設造價咨詢等社會中介機構,接受發包方(建設單位)的委托,運用專業技術知識,自項目立項至竣工結算,為建設單位提供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全方位的造價咨詢服務。通過工程造價的監控,能動的影響工程決策、設計、預算、招標合同、施工過程、竣工結算等階段的工程造價,確保投資價款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建設工程投資效益。

1.1在決策和設計過程中,編制投資概算。在優化設計方案后,項目投資額減去預備費后,應大于施工預算值。

1.2參與招標工作,根據市場材料單價調查,控制主要材料,尤其是裝飾、安裝工程材料價格,杜絕“抬高標底”的現象。

1.3在建設單位組織下,會同承包方赴市場,確定本工程所監控主要建筑材料的品種、規格和單價。

1.4對影響工程造價的設計變更、簽證。從專業技術需要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方案,供業主選擇。

1.5施工過程中,由造價咨詢公司派員不定期進駐工地口對隱蔽工程,材料貨真價實,建筑細部構造層次,變更工程等及時辦理簽證記錄,杜絕事后扯皮的現象。

1.6在建設單位的統一組織下,辦理中間結算價和竣工結算價。并由造價咨詢公司出具“工程造價監控審核報告”。

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監控工作是在項目法人領導與組織下進行的。不改變建設單位對項目工程的決策定義,也不改變建設單位在整個建設周期內的主導地位。但確保了整個建設項目在各工作階段上“造價”得到了有效控制。所有材料貨真價實。阻止了其它相關費用的虛高現象。促進了建設資金發揮其最大的投資效益。

2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的意義

合理確定工程造價歸根結底是工程造價管理的范疇,是經濟與技術統一的管理過程。搞好施工組織設計是工程造價的一項重要內容,周密組織施工、施工方案優化、工期總進度計劃安排、機械設備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有效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施工組織設計得以實現。具體的措施有:

(1)保證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質量是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的關鍵,由于組織設計工作做得不夠深入,對工程造價的確定帶來很大的麻煩,同時也為合同的正常執行帶來困難。因此,在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中,施工方案的選定不能簡單地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決定,而應當依靠集體的智慧,進行認真的比較討論,從技術經濟兩個方面綜合評定。

(2)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是控制工程造價的基礎。施工方案的設計是施工組織設計的中心環節,工程造價能否得到控制,首先取決于方案是否優良。在設計過程中,應對各種方案進行比較,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從中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有時也可以博采眾長,形成新的、更完善的方案。

(3)要認真研究工期、質量、工藝三者之間的關系,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依靠科技進步,大膽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要因地制宜,靠加大企業自身的改革力度等措施來保證業主的工期和質量,要真正做到少投入、高效益,使施工組織設計不但在工期、質量、工藝上有一個突破性的進展,而且要為降低工程造價做出更大的貢獻。

(4)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是降低工程造價的主要手段。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既可以提高生產力,又可以降低工程造價。比如:碾壓混凝土筑壩,大體積混凝土通倉澆筑及用土工布、土工膜代替土石壩反濾料等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即可加快施工進度,節省材料消耗,減少設備數量,又可降低工程造價。在設計中,應大力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為降低成本提供主要手段。

3有效地進行控制工程造價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必須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在項目建設前期階段必須實行監理(含造價監理)制度。通過對設計過程的監理,使設計趨于合理,造價控制在限額范圍內,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另外一方面是積極推行“限額設計”方法,這是被實踐證明的有效途徑,它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準確地說是一個技術經濟問題。這種“限額設計”能有效地控制整個項目的工程造價。為使“限額設計”達到預期目的,應該做到參與設計人員必須是有經驗懂技術經濟的設計師。他們設計的成果必須是實用、先進而且造價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的另一方面是必須進行多方案比較,因為設計成果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并不是一開始就能確定下來,所以多方案比較是衡量其實用性、先進性和經濟性的重要手段。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從組織上采取措施就是明確項目組織結構,明確造價控制者及其任務以使各部分的造價有專人負責;從技術上采取措施就是嚴格檢查監督各階段設計,用技術經濟的觀點審查設計方案,深入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從經濟上采取措施就是動態地比較造價的計劃值與實際值,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根據設計的進展情況調整設計方案。

我國工程設計領域長期以來沒有做到技術與經濟的優化結合。技術人員缺乏經濟觀念,設計思想保守,使設計成果的經濟性得不到充分體現。因此,我們現在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將組織、技術與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經濟分析、技術比較及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的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上的技術先進。

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造價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造價工程師應該全面地掌握和運用招投標文件、合同協議書及有關設計、施工文件。以合理的工程量清單為依據,抓住計量支付這個關鍵環節,認真審核支付申請,使每筆資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造價工程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除了對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控制外,還需要及時掌握國家有關工程造價方面的法律法規,收集各種價格信息,了解價格動態,整理分析各種造價資料等。顯然,沒有豐富的經濟知識和扎實的技術功底是難以完成上述工作的。這就對造價工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造價控制的核心內容是以市場為中心對造價進行動態控制和管理。建設項目的復雜性決定了其計價的多次性,與建設過程相對應的各階段造價是動態地反映了項目的總造價。特別是在工程實施階段,由于外部條件的變化,設計階段未考慮周全的因素往往暴露出來,導致設計變更,造價也隨之變化。這就需要造價工程師對建設工程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分析,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使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總結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資的重要環節。在實踐中,造價管理人員必須與設計、監理、施工等有關各方密切配合,共同把關,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提高造價管理工作的質量,讓建設單位的建設資金發揮最大的投資效益。

摘要:工程造價管理是是一種在擬定的規劃、設計方案下,預測、計算、確定和監控工程造價及其變動,最終達到預期目標的系統活動。它以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方針、政策作為規范準則,涉及和運用其他技術經濟學科的成果,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