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S移動框架主梁拼裝技術
時間:2022-04-30 03:37:00
導語:MSS移動框架主梁拼裝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簡單介紹了mss移動模架的結構組成及其在施工中的應用,重點就其現場拼裝施工方案進行講解。
1.工程概況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D2合同段位于南引橋區,起迄點樁號為:K21+967.00~K23+617.00。上部構造采用跨徑50m預應力混凝土等截面連續箱梁,梁高2.8m,單箱單室。單幅共分三聯,每聯11孔。箱梁頂面設有2%的橫坡。橋位處于水陸兩地,陸地30孔,水上3孔,最大水深3米,由于地處長江河道入???,受潮水影響非常大。墩身高度13.725m~48.344m。根據現場工程實際及投標承諾,該工程上部結構采用與挪威NRS公司聯合開發研制的移動模架施工。
2.移動模架概況
移動支撐系統(MSS)主要由牛腿、主梁、橫梁、后橫梁、外模及內模組成。每一部分都配有相應的液壓或機械系統。各組成部分及結構功能如下:
1.托架:托架俗稱牛腿、三角結構。通過墩身預留孔(孔徑:80cm*100cm)插入墩身,附著在墩身上。它的作用是支撐主梁,把主梁上的荷載通過牛腿傳遞到墩身上。每個牛腿頂部滑面安裝有天車。并配有兩對20t橫向自動移動液壓千斤頂。一個450t豎向自動液壓千斤頂,一個縱向移動液壓千斤頂。主梁嵌在天車上。為減少主梁在縱向移動時與天車接觸的摩阻,天車上裝有聚四氯乙烯滑板,通過三向液壓系統使主梁在板橋向、順橋向及豎向高度上正確就位。
2.主梁:滑模主梁為一對鋼箱梁。鋼箱梁的斷面尺寸為1.824×3.438m,長度63m,分為六節——8.5m+11.5*3m+11m+9m))。節間由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為使主梁在順橋向由上一孔滑移至下一孔,主梁前、后兩端配有橋架式鼻梁,長21m。主梁是整套滑模的承重部件,重約360t。主梁上開有窗口,橫梁由此置入主梁,窗口內設有豎向液壓千斤頂、機械千斤頂及橫向千斤頂。鋼橫梁通過壓力系統與主梁鉸接,主梁承受由橫梁傳遞來的外模、內模及上部結構的施工荷載。
3.橫梁:整套滑模共有18對橫梁,橫梁為“H”型,鋼結構尺寸為35cm*90cm*900cm,每對橫梁為銷連接,橫梁間距3.6m,橫梁上沒有銷孔,以便安置外模支架。橫梁通過主梁內的壓力系統,可進行豎向、橫向調整。
4.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緣板組成。底板直接鋪設兩相鄰橫梁間與橫梁相對應。每對底板沿橫梁銷接方向由普通螺栓連接。連接外模板縫實為外模中軸線。底板總寬6.5m。腹板、肋板及翼緣板也與橫梁相對應,并通過在橫梁設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撐來安裝。
5.內模:本工程模架內模自行設計加工。
3.滑模施工原理及工藝流程
MSS滑移模架的滑移及模板的安裝調整是以"液壓"為動力,以液壓千斤頂為工作機具,在液壓控制裝置的控制下,通過液壓千斤頂的頂推,從而完成主梁的就位、橫梁的調整及內外模的安裝和調整。施工前,首先編制好施工技術方案。購置專用設備、機具,租賃大型吊裝設備。滑模按如下工序進行施工:托架(牛腿)的組裝,主梁的拼裝及有關施工設體機具的就位→托架吊裝→主梁吊裝及主梁就位→安裝橫梁→鋪設底板、安裝模板支架→安裝外腹板及翼緣板、底板→內模施工。
滑?,F場組裝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箱梁施工的工程質量、進度及施工安全。其中移動模架主梁作為系統的主要應力支撐系統,在整套系統中所處的地位十分的重要,但是由于移動模架主梁為大截面箱型鋼制構件,具有體積大,重量重等特點,對于拼裝施工機械設備的要求及現場安全作業的影響相當大。因而選擇一種最佳主梁拼裝施工方案尤為重要。
本工程所采用移動模架主梁、前、后鼻梁的分節長及分節重如下表所示:
圖3.1-1移動模架主梁及前、后鼻梁分節拼裝平面布置圖
圖3.1-2后鼻梁、主梁、前鼻梁分塊重心布置示意圖
主梁及前、后鼻梁加的重心位置距后鼻梁端部54.59m,與其中心位置相差6.61m。
圖3.1-3主梁及前、后鼻梁拼裝完成后重心與中心相差示意圖
主梁截面尺寸為1.824×3.438m,前鼻梁截面尺寸為1.992×3.494m,后鼻梁截面尺寸為1.812×4.52m,如圖3.1-3所示。
圖3.1-4主梁及前、后鼻梁截面示意圖
主梁各梁段之間用高強螺栓連接,前鼻梁各梁段之間用高強螺栓連接,主梁、前、后鼻梁之間用銷子連接。
牛腿托架加推進小車高5.766m,全長7.822m,托架單個重22.75t,推進小車單個重5.25t。
4.方案比選
針對此套滑模特點及現場工程實際,MSS移動模架主梁的拼裝初步擬有三個方案:方案一(支架法)為現場搭設貝雷支架,采用2臺50t履帶吊分節段拼裝主梁、前后鼻梁,然后采用4臺100t千斤頂調整到位,牛腿托架在前、后鼻梁及主梁拼裝前采用吊車吊裝就位;方案二為用精扎螺紋鋼整體提升前、后鼻梁及主梁到位,牛腿托架采用支架拼裝然后橫移就位;方案三(卷揚機提升法)為用卷揚機整體提升已在地面拼裝好的前后鼻梁及主梁,牛腿托架采用支架拼裝然后橫移就位。
三種施工方案優缺點分析表4-1
優點缺點
方案一
(支架拼裝法)1.一次性安裝到位,工藝簡便。
1.支架材料消耗多;施工時間長;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
2.需要大型起吊設備配合作業;臺班費用支出大;
3.高空拼裝作業,施工困難,安全性較差。
4.牛腿安裝受支架搭設位置影響較大
方案二
(千斤頂頂升法)1.地面拼裝,操作方便安全;拼裝質量有保證;1.液壓千斤頂噸位要求比較高,設備不易獲取,工作過程中各千斤頂同步性較難把握,且千斤頂行程有限,主梁安裝到位需頂升多次,安全性低;
2.橫向對拉精扎螺紋鋼剛性較大,搖擺或震動都可能造成斷裂損壞以及支架系統的傾倒。
3.施工時間長;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
方案三
(卷揚機提升法)1.地面拼裝,操作方便安全;質量有保證;
2.整體一次性吊裝就位,有利于縮短工期;
3.利用鋼管樁支架設精軋螺紋鋼做提升保護裝置,安全有保障;
4.牛腿采用滑移法就位,避免了與吊裝空間位置沖突;
5.支架材料可重復利用。1.由于重心偏位,起吊時有前后擺動現象,施工安全性較低;但準確計算重心位置可以緩解。
2.需另行加工扁擔梁、吊架
3.起吊同步性較難控制。
5.現場拼裝施工
最后通過對以上三個方案的優缺點進行比較之后,我部確定采用第三個方案進行主梁的拼裝及吊升。
5.1場地布置與基礎處理
⑴地基處理
在113#、112#、111#墩墩身兩側進行地基處理,地基沿墩身兩側分塊處理用于放置貝雷支架,單個分塊平面尺寸為1.5×3.4m。地面用推土機推平并鏟除表面土,用碾壓機壓實后鋪10cm厚二灰土做墊層,再在硬化后的二灰土上澆注5cm厚C15號混凝土做基礎。
在處理好的地基上鋪設貝雷桁架用以支撐梁段以便于梁段連接施工,每兩片貝雷用90cm花架組成一組,每段梁下面安放兩組,貝雷花架距離梁端距離除前鼻梁第一段為4.5m外,其余為1m。
⑵鋼管樁吊裝平臺搭設
在112#、113#墩兩側打設φ630×8mm鋼管樁,作為整體吊裝主梁的平臺基礎。每個吊裝平臺有四根鋼管樁,沿橫橋向距墩身0.5、4.5m,沿縱橋向間距為4m,對稱布設在墩身中線兩側。距墩身0.5m的鋼管樁通過膨脹螺栓固定在承臺上,另外兩根鋼管樁打入土內。每根主梁設兩個吊點,則需要搭設兩個吊裝平臺,其場地處理如圖5.1-1,吊裝平臺平面布置及立面布置分別如圖5.1-2和圖5.1-3所示。
圖5.1-1貝雷支架布置圖
圖5.1-2鋼管樁吊裝平臺平面圖
在鋼管樁頂沿橫橋向布設兩排2H450型鋼,單根長5m;2H450型鋼與鋼管樁之間焊接,其中一排2H450型鋼用于安放2臺卷揚機的吊勾,另一排2H450型鋼中間留一定空隙,用鋼板聯結,其中間能通過精軋螺紋鋼以便吊裝前、后鼻梁及主梁,以作為卷揚機吊升過程中的保險措施;2H450上鋪設I32做分配梁,單根長5m,間距0.5m;在I32上鋪設6mm厚鋼板,用于布設卷揚機和便于人員行走,注意鋼板鋪設時讓出2H450型鋼上的操作空間。
鋼管樁沿順橋向打設[16剪刀撐及平連,剪刀撐及平連豎向為2道,間距5m。
圖5.1-3鋼管支架布置立面圖、側面圖
5.2主梁安裝
主梁組裝時,應根據沿模設計圖紙,嚴格按照《鋼結構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對于高強螺栓連接面,仔細檢查,逐一進行表面處理,使其達到應有的摩阻系數。高強螺栓連接,采取初材、終抒,循環重復操作,使每一高強螺栓都達到設計扭矩值,并對扭矩扳手定期進行標定,保證連接面的受力強度,防止工程事故隱患,對質量和施工安全有影響的構(配)件必須剔除或經過處理,合格后方可使用。具體步驟如下:
⑴安裝第一節主梁到貝雷支架上;
⑵在靠近連接點的滑軌下分別布置一個10噸的千斤頂,共計4個;
⑶調整第一節主梁到正確的標高;
⑷用楔塊楔住主梁,放松四個千斤頂;
⑸再次檢查第一節主梁的標高確保還處于正確位置;
⑹在貝雷支架上安放第二節主梁,與第一節間距10mm;
⑺用千斤頂調節第二節主梁的標高,安裝兩節主梁間的連接板,先不必擰緊;
⑻用楔塊楔住第二節主梁,放松四個千斤頂;
⑼檢查第二節主梁的標高,確保相對第一節處于正確位置;
⑽使用轉角法擰緊第1、2節主梁間的螺栓設計扭矩值。順序為從連接板的中間向外側依次施擰;
⑾重復6-10步驟將每兩節主梁連接在一起。
5.3前鼻梁安裝
具體步驟如下:
⑴使用2臺吊車吊裝第一節前鼻梁,易于調節角度完成陰陽連接處的安裝;
⑵正確使用墊片,安裝銷栓,連接主梁與鼻梁的下弦;
⑶插入襯板,使用36mm筋扎螺紋鋼緊固上弦連接法蘭,共5根筋扎螺紋鋼;
⑷第一節前鼻梁松鉤,吊裝第二節前鼻梁;
⑸插入銷軸,連接第一、二節鼻梁的下弦;
⑹插入襯板,使用36mm筋扎螺紋鋼緊固上弦連接法蘭,共4根筋扎螺紋鋼;
⑺第二節前鼻梁松鉤,吊裝第三節前鼻梁;
⑻插入銷軸,連接第二、三節鼻梁的下弦;
⑼插入襯板,使用36mm筋扎螺紋鋼緊固上弦連接法蘭,共4根筋扎螺紋鋼;
⑽第三節前鼻梁松鉤,通過增減上弦連接處的墊板來調節前鼻梁的縱向坡度。
⑾安裝張拉工作平臺。
5.4后鼻梁安裝
具體步驟如下:
⑴使用2臺吊車吊裝后鼻梁,易于調節角度完成陰陽連接處的安裝;
⑵正確使用墊片及安裝銷栓連接主梁與鼻梁的下弦;
⑶調解后鼻梁的縱坡與主梁一致;
⑷將連接板焊接到主梁的頂部,即完成后鼻梁與主梁的連接;
5.5牛腿托架安裝
牛腿托架加推進小車高5.766m,全長7.822m,托架單個重22.75t,推進小車單個重5.25t。由于托架呈三角形且有一定高度,拼裝放置不穩定,現場在113#、112#墩身兩側搭設牛腿托架安裝三角支架進行支撐。按圖紙要求將牛腿托架在支架上安裝好,支架中心同墩中心,支架位置避開主梁拼裝架位置。在支架底部安裝滑船和滑移軌道,用于牛腿托架就位,支架搭設高度應嚴格控制,以免牛腿托架不能準確在墩身預留孔內就位。牛腿托架安裝及滑移支架見圖5.5-1、圖5.5-2所示。
圖5.5-1牛腿托架安裝及就位支架、軌道立面圖
圖5.5-2牛腿托架安裝及就位支架、軌道側面圖
托架置入墩身預留孔時,應對托架頂面用水準儀抄平,以便使天車在板面上順利滑移。為防止墩身兩側托架在受力時傾覆,兩側對穿精軋螺紋鋼拉緊,以防失穩。
5.6主梁和前、后鼻梁整體吊裝
在每個鋼管樁頂平臺上布設2臺卷揚機,用于提升前、后鼻梁及主梁,卷揚機吊勾放置在焊接在一起的2H450型鋼上。主梁提升吊架由I32、[32型鋼和扁鋼吊帶組成,布置形式見圖5.6-1。在中間留縫隙的2H450型鋼上布設由2I16型鋼加工成的扁擔梁,每個平臺上放置4個扁擔梁,用于穿布Φ32精軋螺紋鋼,作為主梁和前、后鼻梁整體吊裝時的保險裝置。精軋螺紋鋼吊在主梁和前、后鼻梁上的扁擔梁亦由2H450和2I16型鋼組成具體布置形式見圖5.6-2。
主梁吊裝高度超過拼裝設計標高30cm以上,然后安放在2I36型鋼上,2I36型鋼臨時焊接在已經焊接好的牛腿上,以便牛腿托架安裝就位,牛腿托架就位后,用卷揚機起吊前、后鼻梁及主梁,割除鋼管樁上的臨時牛腿,下放至牛腿托架上,然后將前、后鼻梁及主梁橫移就位,及時安裝橫梁連接。
4.結束語:
采用卷揚機提升法進行移動模架主梁拼裝,利用企業自身擁有的常規設備,降低了施工難度。具有施工平穩,安全可靠,拼裝時間短,使用輔助設備少等優點,減少了人力物資的浪費,在滿足現場施工要求的同時,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又能加快施工進度,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對同類型的現場施工有一定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⑴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公路施工手冊(橋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⑵《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
⑶《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
- 上一篇: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的陷阱綜述
- 下一篇:建筑企業預結算的對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