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消防防火設計規范化要求論文
時間:2022-12-17 09:18:00
導語:高層建筑消防防火設計規范化要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結合建審工作實際,以規范合并修訂為契機,對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一些不明確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0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的越來越復雜化、多元化和綜合化給消防設計帶來了難度和進一步的挑戰。隨著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各種功能復雜的大型建筑、各類新型場所不斷涌現,現行的防火設計規范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才能更有效的防止和減少建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筆者結合建審工作實際,以此次規范合并修訂為契機,對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中一些不明確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與《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存在三處不一致的地方
《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十三條在地下建筑內設置公共娛樂場所,除符合本規定其他條款的要求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①只允許設在地下一層;②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二個,安全出口、樓梯和走道寬度應當符合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③應當設置機械防煙排煙設施;④應當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⑤嚴禁使用液化石油氣。
根據《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二條,公共娛樂場所是指:①劇院、錄像廳、禮堂等演出、放映場所;②舞廳、卡拉OK廳等歌舞娛樂場所;③具有娛樂功能的夜總會、音樂茶座和餐飲場所;④游藝、游樂場所;⑤保齡球館、旱冰場、桑拿浴室等營業性健身、休閑場所。由此可見,公共娛樂場所包含的范疇較大,其中包括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因此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在地下建筑內時,也應當執行《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十三條的相關規定。
1.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9.1.3條第5款設置在一、二、三層且房間建筑面積大于200m2或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應設置排煙設施;第9.2.1條第1款按本規范第9.1.3條規定應設置排煙設施且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場所宜設置自然排煙設施;第9.4.1條設置排煙設施的場所當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根據以上條款,得出結論:設置在地下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也可以采用自然排煙方式,且對于設置在地下的其他公共娛樂場所未提及。
1.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8.5.1條第6款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或設置在建筑的首層、二層和三層且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m2的地上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游泳場所除外),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得出結論:未提及設置在地下的其他公共娛樂場所。
1.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11.4.1條第10款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建筑的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得出結論:未提及設置在地下的其他公共娛樂場所論文。
由此看出,《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與《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存在三處不一致的地方,《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對于設置在地下建筑內的公共娛樂場所要求設置機械防煙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卻對于設置在地下建筑內的公共娛樂場所未做要求。因此在執行規范的時候,對于設置在地下建筑內的公共娛樂場所是否需要設置自動消防設施,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困惑。
鑒于公共娛樂場所經營時間長,人員較密集,設置在地下建筑內時更加增大了火災危險性,綜合這些不利因素,對于設置在地下的公共娛樂場所也應當設置自動消防設施,對于防排煙問題,可以采取自然排煙和機械排煙相結合,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場所宜設置自然排煙設施,當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應當設置機械排煙設施。筆者建議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合并修訂時,能將以上問題做進一步明確。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對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相關規定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在執行規范時容易產生混淆,應進一步提高統一性和可行性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設置要求分散在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等五個章節里,分別是第5.1.14條、第5.1.15條、第5.3.8條、第5.3.12條、第5.3.17條、第7.2.2條、第8.5.1條、第9.1.3條、第11.3.5條、第11.4.1條。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設置要求進行了一定匯總,主要集中在規范的第四章第4.1.5A條文中。那么,設置在多層民用建筑和高層民用建筑內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在防火設計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處?
2.1設置在多層民用建筑里內,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可以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時,但要滿足最遠房間的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9m的要求;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筑內,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不能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
2.2設置在多層民用建筑的任何一層,對于建筑面積≤50m2的廳室或房間,可設置一個出口;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地下、四層及四層以上時,對于建筑面積<50m2的廳室,可設置一個出口,對于設置在首層、二層、三層時,按照建筑面積≤60m2的廳室,可設置一個出口。
(高規中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建筑面積≤60m2,可設置一個疏散門,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建筑面積≤75m2,可設置一個疏散門,因為高層民用建筑里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不能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因此,對于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筑的首層、二層、三層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應參考≤60m2標準執行此項規定。)
2.3排煙方面存在不同相同點:不論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在多層建筑還是高層建筑內,內走道都應按要求設置排煙設施。而對于房間就有所區別:
2.3.1多層民用建筑:設置在一、二、三層,建筑面積>200m2的房間需要設置排煙設施;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或地下、半地下,不論房間面積大小,都需要設置排煙設施。
2.3.2高層民用建筑:設置在地上部分,建筑面積>100m2的房間需要設置排煙設施;地下部分各房間總面積>200m2或一個房間面積>50m2需要設置排煙設施。
結論:對于設置在建筑的一、二、三層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需要設置排煙設施的房間面積高層(>100m2)較多層(>200m2)嚴格;對于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多層較高層嚴格。
2.4疏散寬度的要求和計算有所區別《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4.1.5A條中明確規定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在計算疏散寬度時,面積按廳室的建筑面積計算,而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此并未明確。另外,高層和多層的百人凈寬度要求不同,(多層建筑:設置在一、二層按0.65米/100人計算;設置在三層按0.75米/100人計算;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按1米/100人計算;設置在地下建筑內又分為與地面出入口高差≤10米的按0.75米/100人計算;與地面出入口高差>10米的按1米/100人計算;高層建筑:按照1米/100人計算。)因此,在計算疏散寬度時,存在很大的不同。
綜合以上情況,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在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中有很大的不同,在執行規范時容易產生混淆,建議規范在合并修訂時能將此問題進行進一步統一,提高規范的可行性。公務員之家
3一些新型場所的屬性問題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5.1.15條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4.1.5A條中提及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包括:歌舞廳、錄像廳、夜總會、放映廳、卡拉OK廳(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廳)、游藝廳(含電子游藝廳)、桑拿浴室(不含洗浴部分)、網吧等。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其他一些場所,在執行規范的時候有一定困難,比如:酒吧、臺球廳、棋牌室、浴足房等場所。
根據《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二條規定,酒吧、臺球廳、棋牌室、浴足房等場所,均屬于公共娛樂場所,但以上場所是否屬于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并未有明確的規定。而在《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圖示》(編號:GJBT-881,圖集號:05SJ811)第47頁第5.1.15條圖示舉例中,將臺球廳、棋牌室也列入了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范圍。通過近年來發生的火災事故情況來看,酒吧相比臺球廳、棋牌室、浴足房等場所火災危險性大得多,筆者建議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合并修訂時,將酒吧納入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范疇,執行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相關規定。而對于臺球廳、棋牌室、浴足房等場所因火災危險性較小,列入公共娛樂場所的范疇,執行公共娛樂場所的相關規定即可。
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產生歧義的條文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11.4.1條第八款規定: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場所包括老年人建筑、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m2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旅館建筑、療養院的病房樓、兒童活動場所和不小于200床位的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手術部等。
第11.4.1條第八款這種排列有歧義,對于療養院的病房樓、兒童活動場所是不論規模大小都設置,還是按照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m2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標準執行,在條文說明中也并未明確??紤]到療養院和兒童活動場所與老年人建筑比較接近,使用人員都屬于老弱病殘群體,缺乏逃生自救能力,發生火災時,疏散比較困難,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因此,在執行規范時,應參考老年人建筑執行。筆者建議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合并修訂時,將這一問題做進一步明確,并在其他條文修訂時,更加規范明確,杜絕產生歧義的情況發生,提高規范的嚴謹性、可行性。
- 上一篇:工業經濟局群眾和信訪自查總結
- 下一篇:局依法行政工作年度實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