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析現代城市設施建設困境應對策略

時間:2022-02-28 04:09:00

導語:論析現代城市設施建設困境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析現代城市設施建設困境應對策略

摘要:城市基礎設施體現著城市的競爭力,而城市競爭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城市在國內外的前途和地位。所以如何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是打造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我國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所面臨的問題,并在借鑒外國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加強城市道路規劃與公共交通建設;加強規劃,避免重復性建設等建議,從而促進我國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基礎設施;城市交通;公共監督;生態環境;政府機構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無疑成了公共品需求最多的領域。城市公共品是否能妥善提供直接關系到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水準。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市公共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倡導建立和諧社會,保障民權民生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交通擁擠

首先,城市的交通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城市經濟越發展,居民出行的頻率就越高,所出行的距離就越長。在交通的高峰期,往往存在堵塞,擁擠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出行。其次,城市機動化的發展,特別是小汽車出行的增加,停車設施不完善,會干擾動態交通,造成不必要延誤,降低可達性,影響到城市總體發展。最后,由于城市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建設與其他城市基礎設施一樣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具有初始投資大、投資回收慢、直接經濟效益低等特點,所以在規劃、建設、管理上一直落后于其他產業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設面臨著資金嚴重短缺、融資渠道狹窄、方式簡單僵硬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

(二)重復性建設問題嚴重

我國城市基礎設施設計、規劃、布局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藍圖,對城市基礎建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國的城市規劃工作起步較晚,相當多的城市在20世紀80年代才組建規劃管理部門,城市規劃水平較低,規劃管理體制尚不完善。

由此導致了許多城市的盲目建設和重復建設,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制約了基礎設施服務功能的發揮。

(三)有些項目建設周期過長

許多政府由于基金計劃和時間計劃考慮的不周全,而造成盲目投資。一個項目很可能只進行到一半就沒有資金了,這個項目只好停止下來,要么等待新的資金撥入,要么等待下屆政府來解決。還有很多項目效率低下,不能夠按期完成,或者施工時間太長,對居民的生活產生不便,使居民對建設項目的熱情大大減退。

(四)政府機構不合理,效率低下

我國政府壟斷經營是城市基礎設施運營效率低下、公用產業資不抵債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管理改革中的頑癥。長期壟斷經營的結果是,經營單位缺乏生存憂患意識和競爭壓力,生產、運營效率低下,技術、管理創新乏力,人員大量冗余,政府財政負擔過大,企業經營包袱沉重,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政府經營企業憑借壟斷優勢,限制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此外我國政府機構臃腫,設置眾多,機構重疊、業務交叉,而各部門之間權責劃分又不夠明晰,造成政出多門、管理分散、政令不一的現象。

二、國外典型國家做法及借鑒

(一)保障城市基礎設施資金

美國各級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視。重點主要集中在改善社會和經濟發展環境方面的項目上。聯邦政府主要負責涉及國家全局或需投巨資的公益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并據此向地方政府提供撥款、貸款和稅收補貼。美國州一級政府,尤其是州以下的地方政府是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角。其資金來源包括稅收、基礎設施企業的收入、市政債券、贊助捐贈等。但地方政府財力同樣是有限的。為此,美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機構均通過組織發行市政債券募集了大量低成本社會資金,不僅對推動美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還解決了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代際公平負擔問題。美國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較為典型的模式有BOT和TOT兩種。

(二)積極吸引社會資本

埃及現有的鐵路全部由國家經營,連年出現虧損,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開羅等大中型城市居民住宅區不斷擴大,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還需要興建連接這些城區的輕軌鐵路。這些將大大超出了政府的預算能力。因此,埃及政府制定了新法案引進私人資本的投資。埃及政府向人民議會提交了關于允許私人資本參與城市輕軌鐵路建設的新法案。由于新法案的通過,埃及出現了新一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熱潮。

(三)規劃謹慎細致

巴黎啟動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達73項,小項目預算為幾百萬歐元,最大的項目高達30億歐元。作為巴黎市政府的項目,由城市規劃局組織專家進行討論,確定原則與目標,同時聽取周圍居民的意見,再報市政府批準。如果出現兩種意見爭執不下、難分優劣的情況,規劃局則將兩種不同意見提交政府,并說明各自的理由,由市政府組織公開的聽證會,吸引各方代表參加,最終由巴黎城建委員會決定取舍。涉及與巴黎大區有關的項目時,市政府要與有關省政府磋商,達成共識。

三、解決我國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城市道路規劃與公共交通建設

首先,由經驗豐富,素質齊備的城市道路規劃師進行細致科學的道路規劃,使交通網便于通行。對私人車輛進行嚴格控制,可以通過增加養路費,或者通過發行"交通高峰通行證"的方法來限制私人車輛。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內部提倡辦事少用公車,使用公車必須有相關部門的簽字,從而減少公車上路車輛。其次,完善公共交通建設,提倡乘坐公交出行。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公交部門的補貼,加強對公交路網的規劃和完善,使公交成為方便實惠的交通工具。開通快速公交,并提高快速公交的效率。根據"公交優先"的原則,構筑現代化的城市公共客運體系。

(二)加強規劃,避免重復性建設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其長期有效的執行有賴于合理的長期總體規劃,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現象的產生,提高建設的整體效率。同時,城市總體規劃應該實現公共決策從封閉和半封閉向公開透明的狀態轉變。政府應該廣泛聽取城市居民的意見,并向有關專家進行咨詢。規劃修編的有關專題研究要在政府組織下,由相關領域的資源專家擔任專題負責人。

(三)尋找多元化投資主體,引入競爭機制

首先,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有限,基礎設施產業自身又缺乏積累機制。因此,必須以多種融資渠道方式來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除了政府出資外,還可以利用民間資本,外國資本等方式來參與基礎設施的建立,用多元化投資方略來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其次,對一個項目的規劃以及建設要引入市場機制,以提高項目的辦事效率。通過公開招標,擇優選擇承包單位。推行建設項目法人責任制,建立投資責任約束機制,實行全過程負責并承擔投資風險。

(四)加強公眾監督,抵制腐敗現象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強公眾的監督。政府部門應該廣泛聽取城市居民的意見,建立專門機構收集公眾建議,通過投票和聽證會制度來解決信息失靈的問題。全面評價政府官員的政績,對于貪污腐敗和以犧牲公眾利益為代價追求政績的官員要給以嚴厲處分。

參考文獻:

[1]張亞軍.可持續發展條件下的新一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J].上海城市規劃,2010(3).

[2]代淑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管理研究[J].新西部,2010(5).

[3]王立校,靳秉強.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初探[J].經濟論壇,2008(15).

[4]郭先登.關于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研究[J].東岳論叢,2008(1).

[5]王艷,冉成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效率問題研究[J].城市話題,2007(1).

[6]信息中心.他山之玉:一些國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