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設計應重視的問題

時間:2022-04-18 09:05:00

導語:巖土工程設計應重視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巖土工程設計應重視的問題

巖土工程治理設計是個綜合性的專業,設計時應以最少的投資,最短的工期,達到設計基準期內安全運行,并滿足所有預定功能的要求,包括:規劃及業主的要求,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投資和工期的經濟性要求等。本文以昆明市玉器城項目為例.就該項目中巖土工程設計時為達到預定功能出現的幾點問題進行了探討.總結了巖土工程設計時應注意的幾點問題.希望通過此例能為類似項目的巖土設計提供參考。

1工程概況

昆明玉器城是2o08年云南省政府7個重點旅游投資項目之一,為云南上基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規劃總建設用地約1150畝.擬開發的項目包括商住樓、商業區及辦公區等幾大片區。其中1、2標段主要為多層商住樓、商業區,層高一般3~7層;3標段為商住樓,層高8層;4標段主要為別墅區,層高1—3層。

1.1場地地形、地貌條件場地西部地形平緩.地形坡度5~l0。.東面為鍋蓋山山麓斜坡,地形相對較陡,地形坡度1O~20。。場地區域上位于昆明湖積盆地邊緣與山坡交接地段,地貌上屬沖積、湖積盆地與緩坡交接地貌。場地周邊的邊坡坡度一般20~30。,局部較陡,達40。以上。邊坡現為荒山,植被較發育,多為松林。

1.2工程地質構造昆明玉器城建設區地處南嶺東西構造、川滇南北構造與云南山字型構造交接地帶。區域內構造發育,主要活動性斷裂是南北向的普渡河斷裂及黑龍潭一官渡斷裂。兩斷裂均位于場地西側。場區范圍內地質構造簡單,無斷裂通過。在擬建規劃建設場地范圍內地質構造較單一,基底地層為(P213)玄武巖。

1.3場地地層構成根據勘探結果表明,勘探深度范圍內的地層按單元層由上至下分述如下:人工填土:褐紅色、褐黃色等雜色,成分主要由碎石混粘性土組成,局部含植物根莖。結構松散,濕。分布于場地表層,厚度0.50~5.30m角礫:褐黃色~灰褐色、褐紅色,成分主要以玄武巖為主,混少量砂巖及灰巖,棱角狀~亞圓形,一般粒徑0.2—2cm。大者3-5cm,充填物以粘性土為主,一般充填25%一30%,稍密~中密,濕。埋深0.00~22.70m,整個場地分布,但分布不均勻,具有較典型的坡洪積沉積特征,厚度0.6O一30.OOm。粘土:褐黃色、灰褐色、褐紅色。可~硬塑狀態,混少量角礫。一般粒徑2—5cm,濕~稍濕。切面稍光滑,干強度及韌性高。埋深0.0O~22.OOm,厚度0.50~22.50m,整個場地分布,但各地段分布不均勻,具有較典型的坡洪積沉積特征。粘土:蘭灰色、灰褐色,硬塑狀態為主,局部可塑狀態.濕。夾混角礫35%一45%。切面稍光滑,干強度及韌性高。局部含有機質。埋深4.20—26.30m。厚度0.50—18.40m。整個場地分布,空間分布不連續。圓礫:蘭灰色、灰褐色,成分主要以玄武巖為主,混少量砂巖及灰巖,一般粒徑2~5cm,大者6~11cm,棱角狀~亞圓形.

充填物以粘性土為主,一般充填30%左右,中密,濕。埋深4.20—26.30m,厚度0.90~15.30m,主要分布于場地西側相對較低及地形較平緩地段,與坡洪積層交替沉積出現,分布不均勻。粘土:灰黃色、褐黃色,硬塑狀態,稍濕。含風化玄武巖殘塊20%一25%,殘塊手易折碎。切面光滑,干強度及韌性高。埋深O.00—25.90m,厚度0.9O~21.70m,主要分布于場地東側山坡地段。全風化玄武巖:褐黃色、蘭灰色,細粒結構,杏仁狀構造及氣孑L狀構造,全風化為主,局部夾強風化巖塊及中等風化球狀體。節理裂隙發育,巖芯多成碎塊狀及土柱狀,碎塊錘擊聲啞,易碎,土柱多為硬塑狀態一堅硬狀態。埋深0.60~30.OOm.為場地下伏風化基巖。在場地東側山坡地段局部出露地表,鉆探深度范圍內未揭穿.揭露厚度0.9028.60m強風化玄武巖:褐黃色、蘭灰色,細粒結構.杏仁狀構造及氣孔狀構造,強風化為主,局部夾中等風化球狀體。節理裂隙發育,巖芯多成碎塊狀及少量短柱狀,碎塊錘擊聲啞。易碎。為場地下伏風化基巖,整個場地分布,鉆探深度范圍內未揭穿.揭露厚度0.8O~16.30m。

2巖土工程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應措施

根據規劃設計,在場地內有3個部分的巖土工程內容.均需進行專項設汁。按業主要求的出圖時間先后分為:A部分:場區內的邊坡擋墻;B部分:場地外圍靠坡高一側存在挖方邊坡,需要進行支擋;C部分:場區內的基坑,需要進行支護(擋)。根據項日工作進度安排.分3個不同的時間段分別提交設計施T圖。但是在設計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針對這些ruJ題,設計方也隨著提出了一些針對性措施:

(1)問題:由于規劃進行了多次調整,造成了不止一次的反復修改的問題,這是巖土工程設計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針對性措施:根據業主要求,在估計不會有變動的地方,先做一些前期的1一作,變動的地方再進行修改。如例1:2010年10月27日發出了“1#、2#、3#擋墻部分”方案圖設計圖,其中l#、2#設計內容為抗滑樁:在規劃單位對圖紙進行調整后,由于該處位置改變較大。在于2011年1月30日經重新計算后,發出了“昆明玉器城項目邊坡、擋墻及基坑支護工程第一分冊(A部分場地內擋墻)”的施工圖(藍圖),1#、2#設計改為重力式擋墻。例2:2011年4月29日業主要求在5月7日完成6}}、7#基坑的治理設計工作,在完成了全部的計算和部分圖紙設計工作時,于5月5日接到通知:基坑開挖深度要比原來提供的深1.Om。于是設計方重新進行計算設計。

(2)問題:上部結構的調整對巖土工程設計有較大的影響(A部分場地內擋墻)施j二圖(藍圖)設計條件是按上部結構設計單位提供的條件(房屋為淺基)進行設計,在2011年2月l8日會議上,設計單位明確房屋單體基礎改為按樁基考慮。因房屋單體的基礎形式對支擋結構影響較大,設計方對圖紙進行重新計算及圖紙修改,并分別于2011年2月22日和25日發出全部修改后的場地內擋墻設計圖。考慮后期調整變化在所難免,所發設計圖紙均為白圖,便于修改調整。

(3)問題:勘察是關鍵和基礎,關系到設計成敗與否,此項目勘察資料不是十分齊全。由于勘察受到親苗賠償、土地征用、規劃方案調整各種因素的影響,沒有一次性完成全部場地的勘察,有時候也做得不夠詳細,動態勘察是十分必要的。在巖土工程設計過程中,對于未勘察的場地要求勘察人員打鉆取樣,設計方、勘察人員、業主根據周邊場地的勘察報告,現場對土層進行確認,隨后補全勘察,對設計進行微調。對場地已進行過勘察,在設計、施_[過程中,設計人員對土層情況有懷疑或者施工開挖過程中遇到與勘察報告不一致的地方,設計人員與勘察人員通過業主要求勘察單位查明實際情況,以此優化巖土工程設計,達到安全經濟的效果。

(4)問題:在施工期間遇到了一些突發情況。巖土工程與A然界的關系極為密切,設計時必須全面考慮氣象、水文地質、天氣的動態變化。對于突發情況,應該本著治早治小的原則.以保證施工安全,結構安全,滿足后期使用要求場地北側邊坡施工過程中,由于大雨的影響,在邊坡面上出現了小范圍坍塌,上部寬度約為2.5m,下部寬度約4.5m,坍塌高度約l1.Om,最深地方約為2.8m。接到業主的通知,設計方趕赴現場,并針對現場具體情況,提出了處理方法:①清除坍塌范圍內松散的土體,將坍塌處的坡面修整成臺階狀;②采用M5砂漿砌Mu30毛石將坍塌部分填平;③在E點位置處加一排預應力錨索,錨索做法按7—7剖面實施,注意漿砌石位置預留錨索孔;④在增加的錨索兩側錨墊板上各設置一排泄水孔,做法參照原設計圖紙。位置根據出水位置調整,確保排水通暢。漿砌石位置泄水孔須穿過漿砌石。

3巖土工程設計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巖土設計需與勘察、景觀規劃設計、結構設計、施工等專業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在這個項目中,景觀規劃、結構設計隨著施工的實施不斷地進行調整,做巖土設計的人員亦需隨時設計、規劃與結構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力求整體達到和諧。勘察資料是巖土設計的基礎與成敗的關鍵。由于勘察期間,受到親苗賠償、土地征用、規劃方案調整等問題的影響。初步勘察與詳細勘察均未全部覆蓋場地,對在做巖土設計時遇到地質情況不明確時.需通過業主要求勘察單位進行補勘。

(2)巖土工程與自然界關系極為密切,設計時必須全面考慮氣象、水文、地質、水文地質及其動態變化.由于巖土工程本身及其復雜,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在預測的基礎之上,對特殊情況的發生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該項目中:場地北側邊坡施工過程中,由于大量雨水的影響.坡面上出現了小范圍坍塌,最深地方約為2.8m,巖土設計及時根據施工期間遇到的特殊情況做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加設泄水孔與錨索、修補坍塌部分、清除周邊填土等等。

(3)巖土工程設計時,應注重地方經驗,合理選用巖土參數,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4)巖土工程設計需考慮施工技術條件,設計實施的可行性,對后續設計與施工的影響。

(5)巖土工程設計應全面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對施工過程中的一些突發狀況.應本著治早治小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