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設計影響工程造價思考

時間:2022-05-07 05:53:00

導語:結構設計影響工程造價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結構設計影響工程造價思考

1工程造價與奠筑結構設計的關系

一項工程,在大小規模和裝修標準確定的情況下。工程造價的高低完全取決于結構設計,換句話說。結構設計者對結構方案的布置,荷載的取值,結構材料的選用,構件截面尺寸的假設,地基承載力的確定和基礎形式的選擇等都對工程造價產生直接影響。在以上諸因素的選擇確定中只要有一個因素確定不當都將使工程造價增加甚至大幅度增加,使投資者白自耗費不應該耗費的資金。

2結構設計中影響奠筑工程造價的因素分析

2.1建筑物的結構彤式

不同的結構形式的工程造價是不同的,采用何種形式必須要對不同形式的造價差與可多獲得的利益進行綜合比較,同時考慮當地的施工能力以及施工工期。選擇一個好的結構形式,不僅要考慮建筑上的使用功能,結構上的安全合理,施工的可能性,還要考慮造價上的經濟和造型的美觀。所以,結構體系的合理選擇必須建立在對所有結構體系深刻了解的基礎上,分清影響因素中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2建筑物的高度

建筑物層高對工程總造價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根據相關資料分析可知:建筑物造價P與高度H呈二次方關系。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建筑物造價急劇增加.隨著建筑物層數增多,豎直荷載對建筑物的造價影響不大。故如能降低層高。則可使建筑物造價在增加不大的情況下。而獲得更多的使用面積。如將通常住宅的層高3.Om降為2.8m,平均每層降低20cm左右,則造價可以降低15%左右。與低層建筑不同的是,高層建筑結構的側移有時亦成為影響造價的控制因素.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載下結構的側向變形迅速增大。側向變形與建筑物高度的4次方成正比。與構件剛度成反比,為了使建筑結構在正常使用狀態下具有足夠的剛度。避免產生過大的位移而影響結構的承載力、穩定性要求。同時考慮經濟因索的影響。《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給出了各種結構體系的混凝土高層建筑最大適用高度,在設計的時候應予重視。

2.3建筑物的高寬比

高寬比是建筑物的總高度H和傾覆方向支承體系的總寬度b之比。高寬比對高層建筑物的造價影響相當大,有時甚至比建筑物的絕對高度影響更大。一般說來,建筑物的造價P和高寬比成正比例關系,在外力相同的情況下,由于抵抗傾覆力矩有效寬度的降低,柱所承擔的荷載與高寬比成正比例關系,即框架柱所承擔的荷載隨著結構高寬比的增大而增加,因此。造價也會相應的提高。另外,高寬比的變化對建筑物混凝土用最影響較小。而對用鋼量的影響較大。整棟建筑的造價與高寬比呈線性關系,可以理解為高寬比大的建筑物結構整體穩定性肯定不如高寬比小的建筑,為了保證結構的整體穩定并控制結構的側向位移,勢必要設置剛度及強度較大的抗側力構件來提高結構的側向剛度,這類構建的增多自然使得用鋼量的增多。同時影響了建筑物的造價。

2.4建筑物的平立面設計

建筑物平面形狀越簡單。用鋼量就少每層面積相同或相近時,外墻長度越大的建筑其用鋼量就越大,平面形狀是否規則不僅決定了用鋼量的多少.而且可以衡量結構抗震性能的優劣,平面長寬比較大的建筑物,由于兩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相差甚遠,在水平力作用下,兩向構件受力不均,造成配筋的增大。建筑物豎向體型規則和均勻.剛度沒有突變,抗側剛度從上而下均勻變化,其受力均勻,甩鋼量就小,反之則大,合理的柱網尺寸及疏密程度會減少樓板及梁、柱的用鋼量。

3引入平衡機制優化結構設計控制工程造價的途徑

3.1運用價值工程理論優化結構設計

價值工程是涵蓋廣泛、思想先進、涉及專業領域眾多的一種提高產品及作業價值的有效方法.該方式以最低的成本作為實現必要功能的可靠性價值工程關系式:V=F/C其中:v為產品給用戶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產品功能與成本的綜合反映C為包括制造成本和用戶的使用成本在內的總成本F為產品對用戶的使用價值。154l科技博覽從上式可以看出,V只與F和C有關,要提高V的數值,可以有五種途徑,一是功能不變,成本降低-二是成本不變,提高功能,三是功能提高,降低成本。四是提高成本.但功能有夏大的提高,五是功能有所降低,但帶來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價值工程的真正目的是找到功能與成本的最佳匹配點,在建筑產品開發和設計階段利用價值工程原理優化工程結構設計控制工程造價的方法是找到功能與成本的最佳結合點。

3.2合理選擇建筑結構類型

一是結構設計應盡量做到使建筑體型產生規則的結構效應,使傳力中心和剛度中心盡量接近或重合。結構傳力途徑應力求簡單,直接,否則空間關系復雜部位會出現多次轉換的結構構件,這樣會導致造價提高,也容易產生安全問題。結構傳力多種多樣,支撐構件也可以根據傳力途徑是否合理進行變換,沒有一成不變的結構布置。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傳力途徑。采用最簡單、直接的傳力途徑,可以省去中間傳力的結構構件,減少結構的安全風險.使結構受力更加明確,造價也相對經濟。二是合理地選擇基礎類型。地基基礎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占資金有的達到結構工程投資的1/3以上,因此臺理的選擇基礎類型能使建筑造價降低。建設工期縮短,確保結構安全。三是根據建筑的類型,功能用途,提出不同的結構解決方案,通過比較選擇較優的結構類型,既要保證結構安全,同時以工程造價為準則進行設計。四是設計人員在配筋計算上要重視鋼筋種類的選擇。在滿足結構設計的前提下,選擇造價低的鋼筋方案,可以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

3.3推廣限額設計

所謂限額設計就是按照已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控制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時,各專業在保證達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限額控制設計。嚴格控制不合理設計變更,加強整個設計過程的縱向控制及其設計部門的橫向控制,保證總投資限額不被突破的方法。限額設計的控制對象是影響工程設計的靜態投資項目。投資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實行限額設計的有效途徑和主要方法。其原理足將上階段設計審定的投資額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專業.然后再分解到各單位和各分部工程,通過層層限額設計最終實現對投資的較好控制。

3.4推廣標準化設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必須大力推廣實行標準化設計。推廣建設工程標準設計,可以縮短設計周期、實現工程材料的統一配料、加快施工速度、保證施工質量,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

結構施工圖一旦完成,如果不做修改的話。工程投資也就隨之而定。結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是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的關鍵環節。只有將造價控制理念正確、有效地融人到建筑結構設計中去,積極運用價值工程、限額設計、標準設計等優化措施,通過牢牢把握控制估算、概算,預算的要領,才能達到提高設計質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只有真正把造價控制的關鍵確立在結構設計階段,采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造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