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及外部空間的探討

時間:2022-03-06 02:41:46

導語:建筑設計及外部空間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設計及外部空間的探討

一、建筑現象學

每座城市的發展都與當地人們的生活習俗、社會禮儀以及其他的歷史傳統、文化背景緊密相連,這也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必需要素。城市通過對于這些要素的吸收與沉淀,經過長期的城市發展,其本身也就具有著當地所獨有的精神內涵以及文化品位。建筑作為城市的發展中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的形象展示,是城市的外在體現。在實際的建筑設計過程中,建筑師只有將建筑與當地城市文化、精神相結合,體現出當地城市的精神面貌,才可以做到建筑與城市的融合,進而更好的體現出當地人們的思想與情感。建筑現象學理論研究的目的,不僅僅是研究建筑的外在物質屬性,而且還要研究建筑所包含的文化與精神體現。因此,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看出,建筑現象學更多的是研究人與環境的關系,研究建筑以外的文化與精神內涵。著名的建筑理論物理學家舒爾茨,對于建筑現象學有著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建筑是環境的反映,環境不僅僅包括自然環境、人造環境,而且還包括場所這三大方面。只有處理好建筑與這三大環境的關系,才可以更好的解決建筑設計及其外部間的關系問題。

二、行為建筑學

顧名思義,行為建筑學主要是研究人們的行為規律的,通過研究人的行為規律,將建筑環境與人的行為相結合,從而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符合人們行為規律的建筑設計理念與方法,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的建筑實際需求。行為建筑學研究建筑設計人員要科學合理的處理建筑設計與人們的空間行為,更多的考慮到人們的行為規范與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符合人們的實際行為需求,滿足人們社會文化習慣需要。為了進一步達到這個效果,行為建筑學要求建筑設計更加的體現出建筑的功能與私密性,更多的追求個人空間以及領域感。為了提高行為建筑學的科學以及合理性,著名的建筑理論學家凱文林奇提出了認知地圖的概念,認知地圖主要指的是人們在實際的城市建筑空間中的認知能力,它與城市布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間密切相關。認知地圖的出發點在于人們心理狀態,滿足人們實際心理需求,處理好建筑設計及其外部空間的關系,使其更加的符合人們的行為規律。

三、建筑類型學

建筑類型學認為,任何建筑形式都無法擺脫城市形態,都無法擺脫歷史趨勢與狀態,其主要是研究建筑變化與統一的問題。總體來講,建筑類型學主要是研究三個方面的問題:類型選擇、類型處理以及類型與城市形態這三大方面。對于建筑類型學研究最為成功的要數著名的建筑理論學家羅西,羅西認為,建筑是城市發展的片段,城市應該是建筑與其他因素的有機結合體。不僅僅建筑可以成為一個類型,城市本身也是一個類型。城市的存在本身賦予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特性與內涵,是建筑、人、時間以及其他因素的有機結合體,從一定程度上講,它是人類文化觀念上的形式表現。對于類型的處理以及選擇,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城市以及建筑的延續與可持續性。因此,通過研究建筑類型學,可以更好的處理建筑設計及其外部空間的關系,是探究城市形態學的科學理論與方法。

四、生態建筑學

生態建筑學與其他以上的建筑學理論類型不用,它更多的是關注建筑所在環境以及氣候,將生態學理念深入到建筑空間設計當中,從而使得建筑空間變為高品質的空間。尤其是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態意識以及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烈,通過技術上的進步,人們可以滿足自身生活環境系統的改善,尊重自然、尊重環境,考慮到社會、環境與文化、生態之間的重要關系。生態建筑學的出現,就是建立在對于建筑生態以及城市環境的基礎之上,處理好建筑規劃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復雜關系,進而提高人類的生活品味,改善人們的生活居住環境。對于生態建筑學的的理解與研究,最為著名的是建筑理論研究專家麥克哈格,他要求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使用再生材料、保護資源平衡、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科學化,保證建筑環境的生態化。

五、新城市主義

新城市主義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伴隨著衛星城市、高速公路、高速公共運輸系統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起來的。新城市主義的主要內容就是恢復舊的城市面貌和功能,以現代需求改造舊城市市中心的精華部分,使之具有符合當代人需求的新功能,但是要保持舊的面貌、舊城市的尺度、城市和建筑之間的關系。使城市重新成為人們集中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中心,建筑設計的方式是基本不進行新建,而采用在舊建筑基礎上的重建、改建、修飾的方法、保留舊建筑、舊城市的完整面貌,并賦予它新的功能內容。新城市主義理論的出現,為處理好建筑設計及其外部空間的關系,為城市發展模式與建筑與城市環境關系處理提供了借鑒。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與外部空間關系處理,是今后建筑設計單位建筑設計時的重點。通過對以上建筑設計與外部空間關系理論進行深入研究之后,建筑設計單位可以學習借鑒,將其運用于實際建筑設計過程當中。盡管建筑設計單位在建筑設計與外部空間關系處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但是實際關系處理過程中還是存在問題。建筑設計單位需要深入研究典型建筑設計與外部空間關系理論,對其進行科學合理運用,進而提高建筑設計水平,使得建筑設計更加符合人們實際建筑需求。

本文作者:宮思遠工作單位: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