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節能建筑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9 11:40:02
導語:環保節能建筑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目前建筑耗能占我國整體能源消耗總量的百分比逐年上升。由于每年都要新建或者改建一些建筑,這就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使自然環境不斷的惡化。同時,在建設中存在著嚴重的水污染、土地資源的利用率較低、建筑耗材高等一些嚴重的問題。由于自然環境地不斷惡化,這就使建筑系統內外物質的良性循環和能量的良性轉換得到嚴重的破壞,即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由此可見,居住住宅區的氣候設計,不僅僅只是能夠充分的利用自然能源、盡量減少再生能源消耗的一個問題,還是直接處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一個問題。
二、環保節能建筑設計原則
1要做到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化。具體如下:
(1)防止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污染水、土壤和空氣;
(2)盡量的使用本地建材,這樣做不僅可以大大的減少在運輸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3)注重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我們在選擇材料時,一定要充分的考慮材料的可循環性,在建設過程中倡導材料循環再利用。
(4)盡量利用既有的建筑,從而能夠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2要使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高。即要充分地利用在建設的過程中的能源、水、土地、以及各種建筑材料等,從而可以更好的節約能源。
3要做到能夠最好的對待生態環境。這里所說的對待生態環境好是指要做到對于人和其他自然中的生物的生存和健康要有利。眾所周知“以人為本”原則固然正確,然而人類亦是自然生物當中的一份子。因此,在建筑設計中,不但要滿足“人”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還要做到平衡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從而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如何實現建筑設計中節能環保
1建筑的綠化覆蓋
綠化和自然環境不是孤立存在,他們之間相互依賴。要想實現建筑的綠化覆蓋,首先要使建筑空間與城市綠化能夠得到統一。其次,要將建筑與綠化復合,使雙方的效益達到最大化。再次,要以一種人性化的方式解決建筑與城市的生態問題。
2選用綠色環保節能型建筑材料
(1)裝飾材料。因為不同的裝飾材料所消耗的能源都不盡相同。例如,如果一個房間貼著深色的壁紙,其所需要的照明用電是同樣大小貼淺色壁紙的房間的兩倍。另外,房間里面選擇合適的燈具可以實現節能效果。首先,像大面積的房間例如客廳,要選用那些多角度的裝飾燈具,這樣可以更好的使房間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得到照明;其次,應大量使用一些節能的燈具,使燈的亮度根據自然光線的強弱來調節;再次,要鼓勵居民經常使用不同規格的燈泡。因為不同材料對于能源的利用是不一樣的,所以要盡可能的選用那些綠色節能的材料來建造我們的家園。
(2)維護材料。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民用建筑外墻圍護熱能損耗量是發達國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解決外墻周護熱能損耗的問題刻不容緩。市場上一些新型的節能環保材料如:外墻擠塑板、中空玻璃、倒置式隔熱保溫屋面等都可以更好的提高建筑的保溫性能,改善建筑熱工環境,因此,在今后的建筑設計中我們要積極的推廣使用。
(3)要開發一些新的節能能源代替電力。目前,節能燈的使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用電緊張的局面,但是每逢夏季,用電不足的現象在我國南部仍然存在。因此,如果在建筑住宅設計的最初階段把燃氣作為電力能源的補充考慮進去的話,就能夠節省很大一部分的電力。因為液化天然氣具有安全、價格低廉、清潔等優點,所以成為燃氣空調的首選能源。此外,我們還要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如地熱、水熱、風能等自然能源。
3屋面節能設計
住宅建筑外圍護充分考慮節能設計以后,還應對屋面隔熱保溫效果進一步加強。首先,選擇保溫層的時候,要選擇那些導熱系數較低并且密度較小的材料,以防止屋面厚度和重量過于大;其次,要控制好保溫層的吸水率,防止由于保溫層吸水過量導致保溫效果降低。目前市場上,膨脹珍珠巖保溫層能夠很好地解決常規屋面保溫材料的一些缺點,而且它不污染環境、價格也比較低廉、施工操作還簡單。至于住宅建筑其他部位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
4太陽能的利用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較好的太陽能資源,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減少建筑能耗。太陽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有兩種:
(1)主動式太陽能建筑。指那些需要借助其他資源配合的太陽能使用系統的建筑。在該系統里面,光電系統的研究最多,這是因為它的能量轉換率低但是費用卻很高。所以如果想要在今后能夠大批量使用的話,還需要進一步來研究。
(2)被動式太陽能建筑。主要是指在陽面通過使用儲蓄熱質和陽光房來吸取儲備熱量進而將其合理利用的這樣一種形式,這種方式在我國目前應用比較廣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節能與環保”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我們建造的無論是環保型建筑還是節能型建筑,其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為了能夠讓人們安居樂業,為了使社會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在今后的建筑設計當中,我們應以“以人為本”為前提,充分考慮地球的有限資源,努力為人們營造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居住環境。
作者:韓承偉單位: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論文
- 下一篇:幾何單元復習課教學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