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
時間:2022-05-15 03:05:59
導語: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環境保護和能源損耗問題逐漸引起社會公眾注意,將綠色建筑技術融入建筑設計中,有效結合,創新和發展新型建筑施工工藝和技術方法,不但能夠有效減少資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還能夠提高社會效益,促進生態和諧,保護資源和環境。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能夠促進企業積極、健康的發展,文章基于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展開分析,提出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設計;綠色建筑技術;有效結合;優化設計
綠色建筑技術是現今時展的需求,通過對建筑設計、房屋形態特征、建筑結構、區域氣候以及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現階段建筑企業施工生產有效轉型,改進施工建筑材料,引入先進的施工工藝方法,培養相關專業人員的綜合素養,結合實際,優化建筑設計方法,開展綠色建筑。近年來,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嚴重,社會公眾逐漸重視起相關問題,思考解決方式和問題特征。建筑行業作為相關問題的重點行業之一,在建筑行業生產施工過程中,造成大量的資金資源浪費,并且建筑行業的逐漸增多,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加,企業生存經營壓力較大,經濟成本成了主要考慮的生產施工限制因素,粗放型經濟導致的環境破壞和能源浪費是大量開展建筑工程項目的必然。現階段,綠色建筑技術逐漸融入建筑設計中,促進節能減排,不僅提高企業自身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而且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保障了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綠色建筑符合全面、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確保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促進建筑企業轉型建設與和諧發展。
1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行業的興起是現代建筑行業的轉型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建筑設計和建筑技術施工階段,有效地將綠色建筑理念結合其中,能夠在保證建筑工程項目高質量高標準的前提下,保護環境,節能減排,促進生態平衡。綠色建筑的概念包括對能源、環境、資源利用率及建筑廢料污染處理等幾個方面,從建筑結構特征和施工方案設計入手,使建筑行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型道路。綠色建筑的概念是集環保設計、優化能源結構和資源配置為一體的建筑新理念,以建筑物的主體作用為基礎,根據生活需求和環境、氣候等客觀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增加額外功能,與時俱進,是現代建筑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現階段,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行業和施工設計的應用上還不夠完善,應當加強管理和應用,提高綠色建筑企業施工質量。綠色建筑是我國近年來根據建筑行業發展、環境保護和能源問題提出的新概念,倡導在綠色環保節能理念的指導下,在建筑施工工程項目中融入綠色建筑意識,降低污染和能源損耗,防止資源分配不合理等浪費問題的產生。另一方面,綠色建筑技術的融入,能夠促進建筑工程施工和監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相較于綠色建筑技術而言,傳統建筑技術其實也可以做到相關效果和功能,但是傳統建筑思維和觀念認為綠色技術注重的內容缺乏必要性,工序麻煩,技術要求較高,影響正常施工工程的進行。所以綠色建筑技術在運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傳統建筑施工的慣性思維,培養環保節能等綠色意識,促進相關企業的發展和轉型。
2建筑設計中融入綠色建筑技術的影響因素
綠色建筑融入建筑設計的具體原則需要追求功能性、實用性和安全性,既要滿足施工方案設計標準要求,又要符合建筑結構特征,同時也要考慮到居民的住房和使用體驗。在保持原有建筑物基礎結構的前提下,添加或適當整改相應結構細節問題,優化房屋的功能性,比如在土建外墻體中融入節能保溫技術,優化房屋陽臺結構,設置綠化帶隔絕風沙塵粒和噪音等功能性結構設計。通過融入綠色建筑,最大程度發揮綠色建筑的應用價值,推動建筑行業的轉型和發展。首先,綠色建筑規劃是建筑施工初期準備工作的關鍵內容,是整體施工工作的基調,具有不可逆性,需要與施工和安裝工作同期進行,后期彌補和補救需要浪費大量資源,反而違背了本身綠色建筑的理念,綠色建筑以強調建筑技術的性能,完善建筑內部結構施工體系,提高功能性的應用高價值。其次,在實際過程中運用相關施工技術,注重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性和一致性。第三,如何規劃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安排需要考慮使用需求及客觀要求,包括能源、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對采光、通風、水壓、能源等多種形式的具體應用,促進建筑技術中能夠可持續利用再生能源。當然,還需要不斷提高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力度,保證建筑技術和能源雙方間的循環過程,從本質上降低建筑材料浪費情況,以此確保建筑資金可以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需要對綠色建筑平面進行優化配置,根據不同的設計方向,保證設計內容的優化完成。首先,全面了解影響建筑規劃的因素,明確不同建筑階段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按照施工設計圖紙的具體內容來開展各個環節的設計工作,保證平面設計工作的深度優化,和項目施工各個環節保持一定的關系,以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最終影響到綠色建筑的整體效果。
3綠色建筑技術融入建筑設計的方法分析
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設計方案的規劃和制定需要具有科學性、合理性,要針對建筑結構特征、房屋內部環境布置、建筑物的具體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的外界不可抗力因素綜合考量,以保證綠色建筑技術能夠充分發揮效用,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做足施工前期準備,在施工方案設計時,事先做好相關現場環境勘察,考慮到現實因素,融入施工方案的設計,將細節規劃落實到各個施工工序和環境,比如通風系統、管道安裝、日照、遮陽設施的安排。可以聘請相關專業人士進行教學指導,普及相關綠色建筑技術的具體應用,確定綠色建筑設計觀念。綠色建筑技術一方面與我國現階段城市化進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協調,獨立且共通,能夠適應我國當前發展的步調,受政府相關政策的財政補貼和扶持,發展空間和前景廣闊。另一方面,綠色建筑的應用范圍較廣,工程項目的類型不同,綠色建筑技術的適用性也要隨之改變,對于綠色建筑技術而言,需要加強與建筑行業自身的施工技術的共同性,有機融合,完善建筑施工管理機制和方法內容,特別是建筑技術而言,要根據傳統建筑特征和施工工藝進行協調,思考相關補救、配合和彌補措施。
4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結合措施分析
4.1建筑外部。建筑工程項目的外部環境條件是客觀決定的,要綜合考慮相應不可抗力因素,在場地的規劃,建筑項目與外部環境的協調性,建筑物密度,建筑物間距,日常、季節性雨季、風沙塵土顆粒物以及室外溫度等多重因素,要綜合思考建筑空間的使用率和使用空間,才能在建筑設計中增加所需要的相關綠色建筑,優化結合。通過合理控制建筑相關要素,加強排水設計、設置綠化帶等操作,構建多樣化多層次符合生態建筑。尤其是考慮氣候性特征時,需要就材料類型的選取、區域環境的影響、地勢地貌特征以及實際施工安裝技術困難問題進行綜合考量,以保證使用效果。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融入綠色建筑技術,需要遵循科學規范的制度,不但要遵循建筑設計本身的規則,還要考慮綠色建筑技術原理和理念與建筑設計的融入性。要加強形態設計以及節能設計的優化組合,注重長遠效益,不能以解決現狀問題為目標,還要注重適應性和持久性,保持建筑物與氣候環境相互促進,和諧發展。4.2室內環境。綠色建筑技術室內環境也需要做好相關檢測調查工作,比如房屋的朝向面,要充分考慮到日常所需的光照,提高房屋的采光性,減少日光燈的使用,省電節能。可以通過角度的設置相應的反光結構,調控室內自然光分布,顯得自然融合,提高生活水平和舒適度。并且通過優化建筑墻體的節能保溫施工技術,來有效維持室內的溫度系統,減少空調、風扇的使用,節約資源和資金成本。再者,建筑物的空間分配也要注重劃分相關區域,建立好隔音措施和防噪工作,加強室內的通風系統設計和水管道結構的合理安裝,有效促進生態建筑的建筑施工開展,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4.3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也是綠色建筑的核心關鍵內容之一,在節能材料上做到優化選取,加強質量檢測,選取耐用耐熱耐潮的高性能建筑材料,既能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體驗,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筑成本和后期的維修資金。還要加強可持續循環利用的材料回收。并且也要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時,強調實用性和裝飾性,優化綠色建筑外觀設計。
5結語
總而言之,綠色建筑技術融入建筑設計現階段還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需要就實踐成功案例和實際施工經驗不斷總結、學習,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方案策略,現階段,需要就影響建筑設計的具體影響因素加強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結合,促進現代建筑企業的轉型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澤平.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J].住宅與房地產,2019(03):12.
[2]鐘梓嶼.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J].居業,2019(01):62.
[3]陳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8(11):84,86.
[4]馬明君.試析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J].民營科技,2018(11):126.
[5]袁琛.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44):52-53.
[6]蘇增苗.解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J].建材與裝飾,2018(40):108-109.
[7]趙正.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和優化研究[J].居舍,2018(26):105.
[8]邵振偉.淺析建筑設計與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結合[J].四川水泥,2018(08):120.
[9]余正華.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和優化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26):247-248.
作者:劉曉彤 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
- 上一篇: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節能研究
- 下一篇:綠色航站樓建筑設計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