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園林綠色建筑開啟新時代探討

時間:2022-11-17 04:18:46

導語:立體園林綠色建筑開啟新時代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立體園林綠色建筑開啟新時代探討

“十四五規劃”期間是中國從全面小康社會向美好社會發展的重要階段。立體園林綠色建筑營造了全新的居住方式,前庭后院的建筑設計打開了傳統住房封閉的生活方式,極大地提升了人居品質,符合現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常態化的情況下,為人們提供了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是奉行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好社會的重要體現??萍紕撔麓呱掳l展動能,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將推動綠色建筑規模化、質量化發展,促進城市綠色轉型、引領住房消費升級、拉動內需,成立體園林綠色建筑開啟人類綠色居住新時代為新型城鎮化建設重要抓手,助力“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形成。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又稱:庭院房、城市森林花園建筑),是由新疆天地集團牽頭,與眾多頂尖科研團隊歷時多年不斷創新的研究成果。立體園林綠色建筑通過建筑基礎空間模塊的創新,對高層建筑奇數層與偶數層的室內外平面、立面布局進行空間轉換,在保證室內采光性舒適性的前提下,使每家每戶都擁有了一座兩個自然層或以上高度、面積四十多平米以上的具有相對私密性和安全性的空中私家庭院。同時,還可將相鄰建筑的奇數層或偶數層在空中相連,形成空中圍合院落,供住戶休閑娛樂、運動交流。這將使城市居民實現了有家有院、有園有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鄰里間和諧相處、居住與綠色和諧共融的美好宜居夢想。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將建筑、自然、人文有機結合,極大滿足城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質的需要,契合了國家建設低碳、綠色、人文、宜居生態城市的戰略方向。田園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延續了錢學森院士“山水城市”的研究思路。體現著中國園林專情山水,園林與建筑共生的天人合一的設計觀念。體現了中國的人文精神,實現了職、住、商、娛樂等多功能的復合。其本質是實現微中水、微能源、微交通、微農埸和微降解的載體。因此,立體化的城市功能和空間將成為解決問題和保持城市緊湊發展有效途徑。不僅可以削減空氣污染,創造四季景色變幻的新地標,還建立了“職住平衡”的新生態系統,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實現微循環。立體園林建筑集合了中國傳統四合院、胡同街巷、空中園林、空中停車、電梯房和空中別墅等眾多建筑優勢于一身,徹底改變城市鋼筋水泥林立的環境風貌,提高城市綠化率,緩解城市生態環境壓力,改變城市熱島效應,有效減低PM2.5,徹底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提高市民住房品質,在全球開創出了一種全新的“中國住房模式”!

一、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契合國家戰略和百姓需求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國家多部委日前聯合提出創建目標:到2022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而立體園林綠色建筑是綠色建筑的升級版,將成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是解決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城市病”的有效舉措。1.對治理“城市病”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城市集聚效應非常明顯,“城市病”也逐步顯現?!俺鞘胁 钡母丛谟诔鞘羞M化進程中人與自然、人與人、精神與物之間的失諧,導致了城市生活質量的倒退乃至人類文明的倒退。城市立體園林生態建筑改變了城市風貌與環境,搭建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鄰里間和睦相處的橋梁,提升了人居品質,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是治理“城市病”的一劑良方。2.契合了國家大健康戰略。實施大健康國家戰略,是在黨的報告中提出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應對醫療衛生領域嚴峻挑戰的重大決策。實施大健康國家戰略的重點,是要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給老百姓創造適宜生活的生態環境,在群眾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身體鍛煉,做到“治未病”以防病養身。城市立體園林生態建筑讓群眾從火柴盒式電梯房中解放出來,回歸大自然,享受綠色生態環境,“身、心、靈”得到良好養護,是實施大健康國家戰略的有效途徑。3.契合了國家綠色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實施綠色低碳戰略,是我國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履行低碳減排國際義務的重大國家戰略。城市電梯房為主的住房模式,城市被水泥柱式的住房覆蓋,地面大多被硬化,“熱島”現象嚴重,成為碳排放重災區。發展城市立體園林生態建筑,幢幢高樓成為“參天大樹”,整個城市變為綠色森林,城市從碳排放重災區變為大氧吧,凈化了空氣,調節了氣候,消減了噪音,緩解了“熱島效應”,城市成為民眾喜愛的綠色低碳宜居城市。4.契合居民居家社區養老需要。我國人口老齡化是大勢所趨,居家社區養老是比較符合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受到絕大多數老年人的歡迎。但傳統電梯房讓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只能蝸居家中,缺乏鄰里交往,享受不到院壩社區文化,醫護不及時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居家養老效果。城市立體園林生態建筑,每兩層住房的十幾二十戶人,均有幾百上千平米的共享活動空間,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可以無障礙地出家休閑游玩交往,便于老人之間互助養老,并可共享社區智慧醫養服務。同時,街坊四鄰其樂融80/2020.102020年第10期風采:行業企業融,老人們在花園庭院中與兒童、年輕人交往,時刻感受著他們的青春與朝氣,有助于老人們身心愉悅和健康,安享幸福、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也有利于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聚族而居,鄰里相望”傳統文化傳承。5.滿足城市居民提高生活品質的愿望。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不少大中城市人均GDP超過了1.5萬美元,北上深廣等一線城市超過了2萬美元,城市居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愿望非常強烈。但是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不允許像歐美國家一樣每戶一幢獨立別墅。城市立體園林生態建筑實質上是將地面別墅搬到了空中,在占地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讓居民享受到別墅的生活品質和便利的城市配套服務,居住高層的居民如同居住在地面一兩層高的四合院里一樣舒適,顯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還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空中“微型社區”,營造出全齡友好的新型社區環境,無疑會廣受城市居民的歡迎。6.契合國家啟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需要。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支撐了我國經濟發展多年,尤其在當前百年不遇的國際大變局背景下,房地產業仍將是新型城鎮化建設重要內容,是拉動內需,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抓手。立體園林綠色建筑為房地產業的綠色升級、健康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目前盡管部分城市商品房建設已經過剩,但面臨既有住宅區更新改造的需求。在當前國家實施的城市舊城改造中,利用城市立體園林生態建筑模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一舉多得的效果?;舅悸肥?,將擬改造城市老舊小區最邊上的樓拆掉,建成高層城市立體園林生態建筑,參考TOD模式,把小區泊車和托幼、養老、醫療、購物等便民服務以及綠化分別嵌入到該建筑的地下空間、底商和高層住戶露臺之中,在滿足小區居民需求的同時,又有效拉動了服務業的就業。政府不用投入資金,僅利用容積率政策,就可鼓勵房地產開發商參與項目開發,解決老舊小區改造資金需求,在滿足城市居民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能夠形成強大的經濟增長動能,成為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有效措施。

二、立體園林綠色建筑的效益分析

較之一般建筑,“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具有更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能為社會創造更好的公共利益,為環境帶來更好的生態利益,更加契合容積率獎勵機制。與普通住區相比,在相同土地規模,相同人口數,相同開發成本的情況下,城市森林花園建筑能帶來更有效的實施效果,帶來更豐富的經濟、社會、生態、景觀實施效益。1.經濟效益。立體綠化產生的間接的社會經濟價值是其本身直接經濟價值的18~20倍,以200畝城市森林花園建筑為例,其綠化總面積將達到或超過200畝,使用地100%得到利用,并且在相同的人口容量及土地容量的情況下,可大幅度減少資源消耗,極大地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2018),而且其生態效益每年可帶來的間接經濟價值高達3562.3萬元人民幣(以成都為例)。2.社會效益?!俺鞘猩只▓@建筑”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園綠地等公益設施和空間,使“在公園中建設社區”成為可能,成為綠色舒適的公園式社區,打造生態優質的公共服務空間,從而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為城市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動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3.生態效益。生態價值:以成都200畝城市森林花園建筑為例,根據私家花園庭院的種植情況,可以計算出使用期限內,200畝城市森林花園建筑每年可固碳34865.05t、釋氧25357.35t;凈化空氣(SO2、煙塵等)7999.40kg;節約用電1035260kwh;涵養水分3700t。由此可見城市森林花園建筑擁有較好的生態效益,不僅可以凈化空氣,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調節街區小氣候、改善室內溫度及濕度,消減城市噪音,降低空氣污染,同時又能自然滲透、自然凈化、自然排放,便于海綿城市生態效益的發揮。4.景觀效益景觀綠化:美化城市第五立面,使整個建筑在綠色植物包裹之中,營造綠色宜人、親切自然、全齡友好的社區環境,使人居環境更具優勢;普通社區綠地率僅占30%左右,一個占地200畝的城市森林花園建筑區域,可以在空中帶來超過200畝的綠化土地,使得相對綠化率達到100%,實現了綠地面積的最大化。

三、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作為項目申報單位,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建筑創新技術成都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立體園林綠色建筑已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為2019年科技研發項目。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天地建筑創新技術成都有限公司主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園藝工程研究所、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中國投資協會參編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城市森林花園住宅建筑技術規程》已進入掛網征詢階段,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正式頒布。隨著各地試點項目的落地,包括浙江省、長沙市、株洲市、岳陽市、湘潭市、仙桃市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相關部門,對符合要求的項目給予了獎勵政策支持,鼓勵立體園林綠色建筑的發展。

四、結語

在當前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以城鄉協調發展為主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肩負著擴大內需、拉動增長的重任。創新的立體園林建筑將推動地產行業迭代與升級,引領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滿足人們美好人居環境需求,從而促進住房消費升級,成為拉動內需的全新經濟增長動能。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基于市場應用的“城市森林花園建筑”技術經濟指標研究》

作者:袁清揚 單位: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生態人居及康養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