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吊裝施工方案論文
時間:2022-05-04 09:59:41
導語:管廊吊裝施工方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工程概況
根據設計資料,管廊橫跨河面寬度約49m,兩端支撐點為柱頂標高+11.000m的鋼結構支架,管廊與河道水面凈空約14m。管廊由型鋼制作而成,縱梁為H450×250×9×14,斜桿為雙肢L110×8,截面尺寸5m×4.42m,長度56m,總重約82.5t。河道水深約10m,中間沒有工作面進行現場拼接作業,因此不能采用分段吊裝。經現場實地考察,結合吊機性能參數,采用250t吊機作為主吊裝設備,停位河道右側;130t吊機作為輔助吊裝設備,停位河道左側。250t吊機利用河道右側空地進行整體拼裝后,在河道中設置“浮船”作為可移動支撐點,通過吊機起重臂移動,將管廊自右向左整體水平平移;平移至左側130t吊機起吊范圍內后,兩吊機抬吊,將構件吊裝到位。
2工程難點
(1)管廊跨河道,兩支架之間缺少現場拼裝作業面,無法采用整體提升或分段吊裝。
(2)鋼結構管廊跨度56m,總重約82.5t,安裝高度11m,構件幾何尺寸較大。一般采用抬吊,需在河道中間設置臨時支撐點便于移動鋼絲繩綁扎點,具有較大吊裝難度。
(3)多機抬吊危險性大,選擇綁扎位置和吊點時,應對兩臺吊機進行合理的荷載分配,否則極易出現吊機傾翻、折臂等事故。
3施工方案
3.1施工準備
考慮交通運輸因素,管廊采取廠房分段制作,現場拼裝的形式。現場吊裝前做好場地平整,管廊現場拼接場地及左、右兩側吊機停位區域鋪塘渣、墊鋼板,確保吊機停位穩固牢靠。對吊索具進行檢查,嚴禁使用有缺陷的工器具。在管廊自右向左平移過程中,由于管廊長度和250t吊機起重臂長的原因,需要將管廊臨時放置并移動至對岸130t吊機的起吊范圍內,同時更換鋼絲繩綁扎吊點,這需要一個可移動的臨時支撐平臺。通過借鑒類似吊裝方案,采用可自由移動的浮船是比較安全、經濟的方法,即在合適排水量的船上設置臨時鋼結構平臺,作為管廊一端的支撐點。根據所用240t浮船的性能參數及經驗數據,承載50t情況下浮船吃水1m左右,臨時鋼平臺采用H200×200型鋼制作,尺寸為長×寬×高=5.5m×4m×5m,平臺頂部放置4根枕木作為管廊的支撐點。采用抬吊,吊機承受的荷載分析是關鍵問題,吊裝作業前必須重點考慮吊機的輕重技術參數,否則將導致安全事故。根據安全規程,抬吊過程中,單機承載不得超過吊機最大起重量的80%。
3.2現場吊裝
根據現場情況、管廊長度及吊機起重限載,需通過三步將管廊吊裝到位。
3.2.1開始起吊
第一步利用250t吊機和50t吊機,將管廊向河道中心方向平移,浮船停位于距河右岸8m位置,吊裝示意圖見圖2,管廊受力分析見圖3,現場吊裝圖見圖4。吊機起吊至管廊端頭超出浮船中心約3m,此時250t吊機作業半徑12m,起重臂長25.9m,根據技術參數表查得該工況下吊機最大起重量為69t。尾部50t吊機作業半徑3m,吊機承重31.2t。
3.2.2管廊平移
利用葫蘆將管廊與浮船臨時鋼平臺捆綁牢固,防止平移過程中管廊與鋼平臺錯位。同時將250t吊機綁扎點移至管廊距B端8m處,然后利用浮船和吊機將管廊整體向河道左側移動,直至進入河道左岸130t吊機起吊范圍內,此時250t吊機回轉半徑15.5m,吊機承重約42t。管廊平移必須緩慢,利用吊機起重臂和浮船動力控制平移方向,同時保證管廊平移過程中的水平,防止重心向浮船或吊機一側偏移。
3.2.3抬吊就位
管廊平移至A、B兩端均在兩岸吊機的起吊范圍后,130t吊機吊點設置在管廊A端,作業半徑8m,吊機承受荷載34.4t;250t吊機吊點位置不變。試吊后抬吊起吊,先整體向左面移動至吊裝位置下方,此時250t吊機作業半徑12m,起重臂長25.9m,根據技術參數表查得該工況下吊機最大起重量為69t。
4結語
本項目的現場吊裝作業,由于構件尺寸大且跨越河道,沒有中繼的拼接工作面,考慮吊機成本、安全施工等各方面因素后,采用的多機抬吊、浮船配合的施工方案。經實踐證明安全可靠、經濟可行,對類似的鋼結構安裝及起重作業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能廣泛應用于建筑及市政工程建設。
作者:楊先坪單位:杭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職女生就業社會保障論文
- 下一篇:會展中心施工方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