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其施工常見困難
時間:2022-10-02 11:52:18
導語: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其施工常見困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施工方案及施工管理對混凝土結構件的穩定性、經久性、完整性以及外觀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著重研究了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技術要點,包括混凝土的攪拌與運輸、澆筑、收光與養護以保障工程質量。最后分析了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困難。本文的研究結果對清水混凝土技術具有指導作用。
關鍵詞: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養護
清水混凝土是一種拆模后無多余裝飾,以本身顏色為結構件外觀的混凝土結構,外觀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因此行業上也稱其為具有裝飾效果的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建筑和橋梁領域。本文針對我國清水混凝土的研究現狀,從清水混凝土技術入手,對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分析研究,為推動清水混凝土技術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1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1.1清水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
清水混凝土進行試配時,確保混凝土的外觀及顏色,保證配方為相同強度的配比。區別于普通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更長以提高產物的均勻性及穩定性;外加劑的添加量應根據現場的氣溫、濕度、運輸距離、運輸條件、原材料的含水量以及坍塌度等進行靈活的調整;對混凝土的粘稠度進行嚴格控制,避免其在澆筑過程中出現供給短缺或流失,從而導致坍塌度的過度降低;為保障混凝土的和易性,攪拌后的產物應用罐車運輸,保證容器的密封性;每一次運輸結束,必須對車輛進行清潔使筒內沒有殘留積水,避免影響到混凝土的水膠比;混凝土進場后工作人員需要做好進場記錄,觀察和測量混凝土的顏外觀色及坍落度,以確保該批次的混凝土沒有出現離析現象;攪拌完成的清水混凝土運輸到施工場地的時間應小于90分鐘,當運輸至施工場地后立即將其澆筑到模板部位,在這一過程中,禁止向混凝土中添加額外的水以及外加試劑。
1.2清水混凝土的澆筑
在進行清水混凝土的澆筑前,應對攪拌設備進行維修和檢查,確保水電系統的正常運轉,檢查鋼筋、模板等支撐物是否在正確的位置,剛度、強度是否符合標準。重點檢查模板內的清潔度,鋼筋的預留尺寸,管道的預埋深度和施工縫隙的位置。澆鑄混凝土時,在混凝土的底部同時平鋪厚度大約為3~5cm的水泥砂漿,砂漿的配料比與混凝土保持一致,二者投放點的位置控制在300cm左右。對于箱體、板材等大面積的澆筑對象,在澆筑前需預埋管道,在遠于泵機出口位置10cm處設置一橫向管道,并將其與鋼管交錯排列,鋼管頭部的彎曲半徑應大于5cm,彎曲角度呈直角,在其拐角處連接泵管。測量桿在混凝土的澆筑階段起到的作用是標記澆筑寬度和垂直高度,每層混凝土的澆筑寬度應控制在4~5cm之間,輸料管道的垂直高度不超過200cm。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澆筑的連貫性,避免因為澆鑄中斷導致的冷縫。混凝土振搗分布均勻,振搗高度需高于澆鑄厚度,振搗頻率遵循“快進慢出”的原則,使不同位置的混凝土達到勻稱堅實的標準。為減輕混凝土在澆鑄和靜止階段因為干燥收縮引起的裂紋,可以利用水泥遇水會形成網狀凝膠結構的特性,在結構形成前立即進行攪拌使凝膠失活,從而降低坍落度導致的損失,經驗表明,若使用黃花萘等輔料,則能提高其效果。
1.3清水混凝土的收光及養護
為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細小的裂紋,需要對混凝土水平面進行收光,具體操作為使用抹子對表面進行抹平,重復操作使其平整光潔,再使用鐵質滾筒滾壓兩次。為防治澆筑完成的混凝土發生收縮形變,需要按照一定的技術和方案對其進行維護;為了避免對混凝土表面造成損壞,應確保底模內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后再進行模板的拆除,切忌蠻力拆除。拆除時間應跟隨季節變化進行調整,夏天拆除時間為24小時,冬春季節應延長一定時間以確保混凝土的強度。為確保澆筑后的混凝土的表面濕度,在拆除模板表面的薄膜后,使用膠帶對接頭進行密封處理,同時使用海綿、細砂等物件對其進行保濕處理。澆筑完成后的混凝土需保持其外觀的完整和清潔,避免出現混凝土表面污染和破損的情況。
2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困難
清水混凝土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已日臻成熟,但是在部分橋梁工程的施工中,仍暴露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施工隊伍、監理部門、設計團隊以及混凝土廠商之間在施工過程中由于領域不同導致的局限性,例如設計師更重視結構強度是否滿足安全要求,而忽略了材質、實用性和耐久性的需求;混凝土生產廠商疏于對原材料質量波動的監管及反饋,使混凝土品質難以保障;施工隊伍不重視施工細節,導致掉角、密實度較差等缺陷。各部門間配合度較差,疏于協調溝通,就導致了施工的低效率,難以達成預期目標,甚至造成成品產生裂紋、水紋等缺陷。其次是施工環境。在天氣比較炎熱的夏季施工時,由于氣溫較高會影響到混凝土入模時的控制時間,使結構件內外存在溫度梯度,最終使混凝土表面出現大量細小的裂紋,破壞了飾面效果;在混凝土的振搗階段,由于操作不規范,會產生沁水現象使構件外觀呈現水紋。最后是后期養護階段存在的問題,由于混凝土構件一般在大氣環境下使用,空氣中的酸堿環境使混凝土表面發生碳化,嚴重影響了混凝土的外觀效果。
3結論
以清水混凝土工藝為出發點,從施工方案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兩個方面對清水混凝土技術進行探索。研究了清水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以及收光、養護方面的施工要點,同時分析了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的研究結果對清水混凝土技術的推廣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任文滔.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J].廣東建筑,2003,6:16-19.
[2]張濤.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與應用[J].建筑科技,2013,14:68-69.
[3]劉士紅,黃義雄,修曉明.C50清水混凝土的配置與施工技術[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3,5:75-77.
作者:賀眾啟 單位: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水庫攔河壩填筑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
- 下一篇:南干線3#輸水隧洞施工方案分析